兩性的生理條件上的差別全方面的影響著兩性的行為,從婚戀觀到政治觀,兩性均存在顯著的差別。對於婚戀觀,我在我的《婚戀經濟學》這本書中有著大量的介紹,這裡稍微提及一下兩性在政治觀上的差別。
首先強調一下,在這裡左是指比較偏向大政府,而右是指比較偏向小政府。如果按照美國政黨的分類,女性更容易支持民主黨,而男性更容易支持共和黨。現在有很多在政治上持有保守主義傾向的國內經濟學家,看不慣美國,尤其是歐洲的政治,認為的白左當道,世界完了。其實,整個歐美政治的左傾隨著女性具有投票權就已經開始。原因就在於兩性生理條件的差別。
對於大政府,既有得益者,也有受害者。
得益者其實是兩端,一段是大資本和大金融。對於他們而言,其可以利用其龐大的資本實力,向政府尋租,甚至要求政府設租,去獲取超額的利益。如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大範圍推廣養老保險,造就了華爾街這樣一個超級大的利益集團。另一端是底層民眾和抵禦風險能力比較弱的人。當然,從取得利益的規模的角度看,這些民眾能拿到的利益非常有限,但畢竟螺螄肉也是肉,這些民眾當然支持大政府和收入再分配製度。
受損者是中間部分,即所謂的中產階級。一方面,大資本利用資本的力量結合政府獲得超額利潤,這種利潤並不來自於市場競爭,而往往是通過限制市場競爭而來。中產階級中很多部分是中小資本家,他們的利益會因為大資本限制競爭而受損。另一方面,他們是稅收負擔的主要承擔者,但轉移支付部分並沒有落在他們的手上。因此,中產階級往往是小政府的支持者。
相較於男性,從整體上看,對於女性而言,不僅從統計意義上講收入水平不如男性,其對未來的不確定程度要高於男性。因此,其對大政府的需求也高於男性。
有美國學者研究發現,對於女性而言,其在未婚時,支持民主黨(大政府政策)的比例要遠高於男性,因為未婚女性一方面收入低,另一方面,也存在不低的未婚媽媽,這使得女性對政府轉移支付的需求較大,她們也更容易支持民主黨。在結婚後,女性支持民主黨的比例快速下跌,原因就在於在此時,女性和丈夫一起往往成為稅收的負擔者,而不是轉移支付的得益者。在女性離婚後,其對民主黨的支持率會快速上升,並達到遠超未婚時的水平。其中的原因還在於收入的下降和獨自養小孩的壓力使得其對政府轉移支付的需求大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