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婦趙福霞:堅強面對生活 用愛撐起全家

2021-02-22 宜川微訊

一切收拾妥當之後,趙福霞看到前來的記者,熱情地招呼進屋坐。進屋後,她看見公公李喜春在炕上坐著,背後靠的枕頭掉下來了,她趕緊拿起來和被褥一起疊放好,扶著公公往後靠了靠。趙福霞告訴記者,她公公今年62歲了,從2009年開始患有小腦萎縮症,漸漸地,生活不能自理,現在也只有天氣好的時候坐著輪椅到外面曬曬太陽。這9年多來,一向倔強的公公會時而哭泣鬧脾氣,她就一邊做家務,一邊開導公公,把從小品上學來的笑話講給公公聽,曬太陽時給他捏捏胳膊、揉揉手、捶捶腿,周而復始,慢慢地,公公也就想開了,情緒也平復了。提起趙福霞這些年的悉心照顧,李喜春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對我好太太哩,就和女子一樣。」 

  然而,禍不單行。2013年又一個噩耗傳來,她的丈夫檢查出患有肺癌和淋巴癌。剛開始,她不敢讓公公婆婆知道,平日裡還要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依然照顧公公的日常起居。還是她兒子發現自己的頭髮白了好多,臉上又增添了些許皺紋。丈夫最後離開了他們,她很痛心。說到這裡,她公公又哭起來了,趙福霞拿起紙給公公擦了眼淚,緊緊地握著公公的手說:「娃她爸雖然走了,但還有我啊。」質樸而簡短的話語,聽起來卻是那麼鏗鏘有力。 

  說話間,趙福霞低頭看了一下時間,她說,兒子就要下課了,她還要給兒子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照看著公婆、丈夫,忙著地裡的農活,供兒子上學等等所有的擔子就這樣落在了她的身上。對平凡生活中的波瀾,趙福霞莞爾一笑,她堅定地說:「別看我是個女的,但我能撐起我們這個家。」  

相關焦點

  • 大愛人間 | 撐起山河,寄愛人間
    撐起山河,寄愛人間     有這麼一群人,用自己的雙手撐起大好河山,他們將愛寄於人間,而人間又以愛回報他們的付出。《良醫》這部影視劇,是奮戰在救亡一線的戰士們的一幅群像。天才醫生墨菲、寬厚包容的院長格拉斯曼、善良耐心的克萊爾……他們的存在如同黑暗中的微光,為身處絕境中的病人帶來希望。      我首先看到的是一種無私奉獻的大愛。
  • 身邊的不平凡:洛南縣13歲女孩用愛撐起一個家
    趙甜歌,一個洛南縣景村鎮貧困家庭的13歲女孩,以柔弱的肩膀和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撐起了一個家。在村裡,鄉親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孝女甜歌」。         過早承擔家庭生活重擔的趙甜歌,顯得比一般同齡的孩子更成熟、更懂事。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人生不能選擇,我只能努力去改變自己。求學是我真正的出路!」
  • 濮陽好人丨許婷婷:為愛堅強 她替夫扛起家庭重擔
    ,用6年的時間譜寫出一曲孝老愛親的大愛華章。2011年,一個家庭困難的女同事因事急需錢用,許婷婷得知情況後,當場拿出準備給孩子交學雜費用的500元錢,熱情地塞到那位同事手中。儘管同事知道許婷婷的手頭也不寬裕,一再拒絕,許婷婷最終還是把錢硬塞進了同事手中。除了經濟上的慷慨相助,許婷婷還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去開解和鼓勵這位女同事,幫助她重燃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 越南媳婦的跨國婚姻,她們在這邊的生活很中國
    這是一組拍攝於2017年12月5日的照片,照片上的主人公是一對年輕、對生活充滿期望的小夫妻。小夫妻倆屬於典型的跨國婚姻,男的是生活在麻慄坡縣八布鄉邊境村寨的苗族,女的則來自於越南,是一位血統純正的越南女子。這是小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在麻慄坡縣婦幼保健院。
  • 「板凳姑娘」丁瑩:用手撐起明天
    沒有雙腳走路,雙手就是她的腳,她用雙手握著兩根小凳子,來回地走著,這兩根小凳子成了丁瑩的「雙腳」。    在學校裡,丁瑩是個勤學好問、尊師愛友的好學生。積極動腦、敢於質疑是她在學習上最突出的表現。她遇問題總喜歡問個為什麼,有時為了一個問題或一種解題方法,她會與老師、同學展開辯論,老師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 豬堅強的晚年生活:吃飯、洗澡、散散步
    由於 「 豬堅強 」 的原主人養不起,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就用3008元將 「 豬堅強 」 買了下來,並打算一直養它到自然死亡。生活在博物館裡並且有專職飼養員照料的 「 豬堅強 」,體重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
  • 【一線】「中國電力楷模」郭建剛:用愛詮釋精彩人生
    賈文霞最終癱瘓了,充滿著溫馨和浪漫的生活瞬間毀滅。妻子病重臥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郭建剛沒有被困難壓倒,而是堅強地撐起了這個家,用自己的愛讓癱瘓妻子又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下班後,他趕回家收拾家務、洗菜做飯,天氣好的時候就帶妻子出外散步。每天睡覺前,為妻子做全身按摩,防止肌肉萎縮、關節粘連。由於病情發展,妻子兩隻手的小拇指關節已經脫臼,雙手嚴重變形,拿不成東西,連筷子都抓不住,郭建剛就幫妻子穿衣服、一口一口地餵妻子吃飯。外出治病,妻子睡臥鋪,自己坐馬扎;給妻子吃可口飯菜,自己躲到無人處啃方便麵、嚼饅頭。
  • 蛋餅媽媽的愛,看哭無數人
    普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進入社會打拼著夢想,心心卻只能在媽媽的照顧下生活。搬一些食材,在砧板上切切菜,生意忙的時候遞一下蛋餅。因為出生的時候黃疸嚴重,醫生勸靳巧榮放棄這個孩子,但她堅持治療,再苦再累也從來沒有想過拋棄的念頭。25年來,蛋餅媽媽靳巧榮一直把兒子帶在身邊,去飯店打工的時候帶著,流動車做雞蛋餅也帶著,雖然蛋餅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了,但是兒子的智力卻一天比一天差。
  • 劉燁:我對兒子的愛和對女兒的愛不一樣!
    我們後來有了女兒。男孩兒呢,我只能嚇唬他,故意把聲音放低:「諾一,現在睡覺……」我覺得兒子和女兒真不一樣,我抱著兒子時,他不會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可我抱起女兒,她總會把頭趴在我的肩膀上。  我媳婦安娜是我的天使,也是最好的母親……  我媳婦對我來說就是天使,她是老天爺派來拯救我的人。  我以前失眠喝酒,她告訴我生活是什麼,生活太美了。
  • 泌陽大媽靠嘣爆米花撐起一個家
    過去家裡窮,哥哥娶不上媳婦,按照當地習俗,經人介紹,她以換親的方式與比自己大17歲的李雲傑結為夫妻。      郝國蘭賢惠善良,把家裡操持得井井有條。為了使家裡人擺脫貧困,她買了一臺爆米花機,開始學習用爆米花增加收入。       郝國蘭曾在鄭州嘣爆米花生3年,又在上街區幹了7年。與此同時,她又教會了當保安的丈夫嘣爆米花。
  • 速度與溫度的碰撞|神木快遞小哥:1輛三輪車撐起全家6口的生活與希望
    為了保證用最快的時間把快遞送到客戶手裡,相比其他的快遞公司,順豐的每個快遞員要派送的數量並沒有那麼多,但因為提成高,每個月的收入也不錯。還得還買房欠下的「饑荒」,全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地,不過幸好經過他的努力,7年時間還完了20多萬的貸款,如今算是過上好日子了。
  • 腦癱女孩田璐璐自食其力撐起家
    「你好,璐璐,給我來兩斤開心果,兩斤大榛子。」田璐璐是位腦癱患者,因為疾病,她語言不清,肢體抽搐,面部痙攣。可同時,她又是微店「璐璐愛心小鋪」的店主。每天,她都這樣努力地回答每一個顧客的問題。儘管店裡的生意並不多,但她從沒想過放棄,因為這個微店是她多年來的夢想,更是全家生活下去的希望。
  • 故事:好媳婦有眼力見兒
    「不中用了……萬人煩了。」二大娘拉著我的手說。「啥呀二大娘,兩個兒子家您輪換住,子孝媳賢,有啥煩呀。」我寬慰老人家。二大娘湊近我的耳朵說:「大媳婦不孝,惹我生氣。二媳婦好,順我。」我「哦」了一聲,心疑:大媳婦是老實人,怎會不孝?倒是二媳婦,心眼多……中午,我把二大娘的話告訴三弟。三弟笑,說:「也對,也不對。」
  • 「中國好人」李玉潔:「空中課堂」傳遞堅強!
    接到答覆後,她用1天的時間準備資料,沒有錄音設備,就用手機代替,為了保證音頻質量,她一個人呆在9平米的房間反覆錄製了3小時。在這節特殊的班會網課上,李玉潔用錄音的方式講述了自己患病求學、堅持文學創作夢想、投身公益的心路歷程,勉勵廣大師生勇敢做自己、熱愛生活、體驗人生,正確面對疫情、面對網課、面對學習、面對未來。「我們與李玉潔姐姐相比,是最幸福的。
  • 文明家庭|楊琳家庭:用愛滋養幸福之花
    面對無情的病痛,只能堅強面對。楊琳想搬回去與父母同住,以便能夠更好地照顧病重的母親,丈夫握著楊琳的手說:「從今天起我們一起好好照顧我們的母親」,這一承諾就是14年。楊琳從事吊車工作,安全上來不得半點分心,白天楊琳上班,必須保持足夠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 伊能靜在家做一日三餐,越來越有煙火氣,網友:誰有這媳婦是福氣
    但還就真有一位明星,已50多歲了,每天為老公、孩子、婆婆做各種可口美食,向婆婆和老公撒嬌,把自己的煙火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這位明星就是大家熟悉的歌星兼演員——伊能靜,她有很多我們熟知的優秀作品。伊能靜和庾澄慶曾有過一段姻緣,離婚後又嫁給比自己小很多歲的秦昊,並生下一個女兒。
  • 英語美文:《我學會了堅強》傷痛過後,我還會再愛
    ▲ 微信關注「唯美英語」,每晚10點發現英語之美~I learned to be strong我學會了堅強 當真言終於被道出,並展現於我面前,使我不得不現實地面對時,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愛得如此深切,而那愛情卻從未走向我。我坦然告白埋藏於心中已久的那份情感,但在他溫柔的宛然拒絕聲中,我認識到我必須堅強。
  • 網紅無毛貓辛酸故事逼哭8萬人,網友:它的堅強是我的榜樣!
    雖然凱莉更加用心照顧賈斯柏,並為愛貓準備了一個眼罩。但數年後,賈斯柏的左眼也出現同樣症狀,只能同樣摘除處理,從此失去雙眼,只能重新適應全盲的生活,更禍不單行的是,2019年4月時還不幸中風,且難以康復如初。
  • 遠嫁到中國的越南媳婦,她們稱這裡的生活很知足 !
    近幾年關於越南新娘的話題持續高溫,越南不僅成為了婦女輸出大國,中國也成為了越南女人最大的引進國,而這些遠嫁姑娘有83.6%的「越南新娘」對婚後生活感到滿意,有36.3%的「越南新娘」家庭因此生活水平超過了越南的平均值,一次姑娘遠嫁成為越南當地脫貧的一條快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