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第二季在央視播出,是繼該系列第一季成為熱點文化事件之後又一次令人欣喜的延續。新一季《航拍中國》集結7個省區的最新空中影像畫面,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充滿神奇、極具魅力、富有美感的中國,對紀錄片而言這是代表當今最新航拍技術水平、航拍藝術水準和航拍敘述最前沿的的新時代影像中國故事。《航拍中國》系列紀錄片正在成為中國紀錄片影像體系中一次重要的新突破。
紀錄片影像美學在傳播中所發揮的作用,往往超過創作者的預期。一部好的紀錄片可以喚醒觀眾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自豪感,更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於國家形象的一次影像建構。
《航拍中國》第二季延續了第一集最成功的元素,卻並不止步於原有的成果。創作者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營造出一個全新的影像話語體系,嘗試在空中講述一個美麗中國的故事。作為一部航拍紀錄片,央視第一次運用了無人機、載人機和軌道衛星進行影像創作,這種探索和拓展具有重要的價值並給未來紀錄片創作以啟迪,震撼的影響加上動畫、音樂、文學的輔助,紀錄片給我們展示了如詩如畫的、令人迷醉的,充滿視聽震撼的審美享受和文化飛行之旅。對紀錄片行業而言,《航拍中國》本身所體現出來的技術含量是國際級的,代表了中國紀錄片乃至於國際同行業最新的航拍技術水準。
《航拍中國》第二季講述了7個令人神往和難以忘懷的美麗故事。如果說第一季更多得是在展示,第二季則加大了內容本身的與景觀之間的聯繫。
無論是草原的故事還是土樓的故事;不論是溼地的故事還是廣州塔小蠻腰的故事;不論是丹霞的故事還是港珠澳大橋的故事……從古到今,從自然到人文,從宏觀到微觀,呈現奇觀的背後更是講述奇觀所蘊含的信息與故事,這恰恰是第二季《航拍中國》向前邁進的關鍵提升。
《航拍中國》第二季具有很高的審美藝術和影像敘事藝術,除了動用高科技航拍手段以外,獨特的空中視角運用、旁白音樂動畫等輔助元素的運動、單集圍繞一個地區的串聯式敘述,從地理風貌到社會生產方式到國家符號的認同,產生這些深層次思考的源頭,就是獨特視角和藝術敘述帶給人們的最直觀的視覺衝擊力,《航拍中國》無疑都正在逐漸形成中國人的航拍美學體系。
同時,它意味著中國原創航拍大片的一個標杆性品牌正在形成和鞏固,如果說第一季是好作品,那第二季便形成了好品牌,在影像呈現、故事呈現和藝術呈現的背後體現出當代中國的、中國人和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對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現實,我們的未來充滿了自信,這是一種油然而生的文化自信,國家自信和民族自信。紀錄片充滿了對我們的這片土地、對我們的歷史、對我們的今天和未來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認同感。這種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國家自信,洋溢和蕩漾在每一幅畫面和每一個音符中。
《航拍中國》第二季的熱播體現出我們的主流媒體的敢於創新,敢於突破的勇氣和能力,都說任何作品翻拍和續集是最難做的,在第一集成功的基礎上,創新是艱難的,時隔兩年再做第二季的確難度太大,但是主創團隊央視紀錄頻道不畏艱難,大膽創新,在第一季基礎上,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藝術,包括思想和立意,都有了全新的一個推進、提升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