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月偉
美國《時代》(TIME)雜誌評選的年度風雲人物本周出籠,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裡(Greta Thunberg)擊敗了香港示威者,登上《時代》本期封面,被認為是過去一年裡,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不論好壞——的人物。
香港反建制陣營失望之情溢於言表。畢竟,經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上月中在面簿喊話催票後,香港示威者成了《時代》讀者票選的年度風雲人物第一名:在2700多萬的網絡投票者當中,有逾三成選擇了香港示威者。奈何《時代》編輯部自有定見,選了環保少女。
有評論認為,《時代》的決定涉及利益、發揮影響的考慮,顧及北京的反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以美國為中心的視角。
無論如何,不少歐美網民對《時代》編輯部的選擇很有意見。美國總統川普長子小川普更發推文炮轟《時代》「背棄為生命與自由而戰的香港示威者,去推銷一個已成行銷噱頭的少女」,他還在文末引用令通貝裡一舉成名的質問句「How Dare You?」(你怎麼敢這樣?)大大嘲諷了《時代》和通貝裡一番。
中國大陸網民自然多對香港示威者落選額首稱慶,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認同通貝裡。許多網民把通貝裡稱為「環保小公主」「環保小將」,「小公主」顯然是針對她來自世界最富裕、發達國家之一,倡導環保卻顯得脫離實際、過分天真、言行不一;至於「小將」一詞,說的就是她發言、眼神的凌厲與咄咄逼人,有如當年的紅衛兵。
說穿了,要解決全球生態危機,作出犧牲、付出代價必不可免,問題是當發達國家難以放棄自己的生活方式,發展中國家又想過上發達國家的日子時,要怎麼決定由哪些人作出犧牲、付出代價?通貝裡倡導的環保運動,對此是沒有答案的。一些大陸網民認為這個女孩代表的就是「白左」:沉迷於政治正確,忽視社會現實,使用雙重標準。
儘管如此,通貝裡的影響力毋庸置疑,據國際特赦組織本月一項調查,全球22國的年輕人現在將氣候變化列為世界最重要的問題。《時代》最終選她為年度風雲人物,封面特地打上「年輕人的力量」的小標題。
2019年除了通貝裡的氣候罷課(Climate Strike)行動,香港的反修例運動其實也是一場大規模青年運動,有無數對現狀憤怒、對未來絕望的「小將」投入、參與,展現出巨大社會動員能量的同時,因為暴力的使用和被容忍,其破壞力也是驚人的,並且正如倫敦《金融時報》一篇評論所說的,揭露了所謂文明、秩序、教養的脆弱性。《時代》編輯部棄選香港示威者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