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中,很多的自行車,特別是山地自行車,一反往常,坐墊上都有一個明顯的凹槽,至於為什麼要用這種設計,很多人都不知其所以然,很多老司機也會有不同的獨到見解,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都來吐槽。
最早的自行車坐墊,是根據馬鞍來設計的,這個設計一直沿用至今。其實,在坐墊上留個洞,這個設計還是比較人性化的。下面是小編的一些見解,和大家分享,不知道對不對。
一、節約成本
自行車坐墊中間鏤空的設計,在生產工藝上要比一體化設計要複雜很多。有人認為是節約成本,其實這一點是不太可能的,最多也只能節約點材料,但是,工藝和人力的成本遠超那點材料成本。
二、減輕重量
既然減少了坐墊的材料,那就必然會減輕坐墊重量。對於騎車的人,特別是比賽來說,車子的一點點重量都很重要,雖然看起來很小,但減少了行駛的流線風阻,能更好的讓人保存體力,對長時間的騎行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減少壓力
經常騎車的人,肯定會有這種感受,當長時間的騎行後,臀部會感受到撕裂的疼痛。其實是因為在騎行過程中,人的臀部(坐骨)兩側與坐墊之間的受力所致。人的坐骨中間存在著很多神經和血管,鏤空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這方面的血管神經所受的壓力,從而放鬆我們騎行時的壓迫感與不適感,讓騎行更健康!
四、通風透氣
騎行時間久了,臀部的位置會有很多熱量,從而產生大量的汗液,這個設計,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通風透氣和散熱的作用,所以自行車坐墊能透氣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美觀大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根據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提升,車型的新穎,更容易吸引消費者,促進產品銷售。就像很多人買車,除了性能、價格,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它的外觀,夠不夠吸引自己了。
總言八個字:彈丸之地,空穴來風。我一直以為坐墊上有凹槽的自行車,對男人來說,還感覺那個凹槽有點小,有同感的請點個讚,看看有多少。
小編在此呼籲大家,生活別這麼懶,如今亞健康人群太多,其實買個自行車也挺好,環保而且還能鍛鍊身體。你如今的出行工具都是什麼呢?
關注了該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圖 關注更多福利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