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十八彎」???

2021-02-15 人民網

「山路十八彎」,道盡大山的瑰麗、自然的旖旎;然而倘若「盲道十八彎」,只能說明人文的缺失、城市的缺憾。

在內蒙古赤峰,一段約150米長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身體健全之人都很難沿路而行,更遑論行動不便的盲人。無獨有偶,在山西,一處「史上最曲折」盲道百米內有35處「Z」字拐彎;在湖北,一處不足50米的盲道呈「S」型分布了23處彎角……從曲折的稜角到誇張的弧度,這哪裡是什麼便民設施、無障礙設施,分明是擾民設施、添堵設施!誠如網友所言:「這鋪得比不鋪還難受。」

梨視頻截圖

盲道鋪得好不好,盲人最有發言權。如果走幾步就要跟樹幹撞個滿懷,幾十米路就要拐上幾十個彎,這樣的盲道建得簡直「盲目」。細數這些需要「跋山涉水」的無障礙道路,盲的是規劃建設的思路,盲的是換位思考的心路。以這種粗糙乃至無釐頭的方式建設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質量和效果想必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鋪設一條合格的盲道,不是簡單地在路上擺幾塊磚就完事。這條普通人眼裡凹凸不平的道路,恰恰是盲人群體行走在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通道。它代表著一座城市對盲人群體的關懷,體現著一方水土的文明素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從設計到施工,盲道從來都不是城市建設的形象工程,而是實打實的民生工程、走心工程。一旦盲道淪為「盲點」,那麼後果不僅是盲人會止步,而且市民也會望而卻步。

更進一步來看,盲道究竟要不要「給樹讓道」?這本不該是城市規劃建設中需要討論的問題。事實上,無論是「生命至上」的社會共識,還是「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都給出了最直接最簡單的答案。但問題就在於,這些美好的夙願究竟能以何種方式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又以何種程度改變著周遭的境遇。人們擔心,無障礙道路都能充滿「障礙」,那數量更多、規模更大的公共建設豈不儘是「艱難險阻」?人們疑惑,弱勢群體的需求尚且很難保障,那更美好的生活嚮往又該怎麼實現?可以說,「盲目」的盲道,反映的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短板,擊中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焦慮。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更容易理解取得進步的前提是正視不足。城市越來越漂亮,但形如盲道這般「角落裡的需求」還需要更多關照;生活越來越方便,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化解這些「成長的煩惱」,不能迴避矛盾,更不能掩蓋不足。補足短板、堵上漏洞、強化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努力避免發展的「盲目」。就在不久前,一位來自天津的小男孩因為視力障礙,在媽媽的帶領下在街上學習走盲道,小心翼翼地尋找和觸摸著路上的凸起,直到一輛停靠在盲道中央的轎車擋住了去路。「奇葩設計」也好,「隨意佔用」也罷,少一些盲目,多一些正視,這座城市才會越來越健康,這個社會才能越來越健全。

大家都在看

證監會,回應了!

這些新規,9月起實施!

高校,不能這麼命名了!

責編:翟巧紅 | 編輯:姜越

來源:人民網評 ID:Renminwangping6536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奇葩盲道不幫「盲」,盲道不能瞎著眼設計
    盲道從來都不是城市建設的形象工程,而是實打實的民生工程。一旦盲道淪為「盲點」,那麼後果不僅是盲人止步,而且市民也望而卻步。文|王雋近日有群眾爆料,貴州貴陽烏當區航天大道上一段奇葩盲道躲避了路中央的一個井蓋,卻彎彎曲曲繞到了公交車站的架子下面。事件經人民網報導後引發網友對於盲道的激烈討論。
  • 人行道窄處僅30釐米,70米長的盲道要拐11道彎!位於甌海的這段路太難走了……
    12月3日,有讀者向晚報反映,甌海區南湖路上有段人行道特別狹窄,只能供一人通行,人行道上的盲道也是「九曲十八彎」。記者經過現場測量,這段人行道總長約有70米,平均寬度在2.5米,共種有9棵行道樹,行道樹的樹圍寬度約有140釐米,綠植寬度約為82釐米,餘下不到30釐米的盲道供人通行。也就是說,普通市民要想通行,必須走盲道。而盲人要想通行,必須不斷繞過行道樹樹圍的阻礙。經過記者的統計,這條路上共有6棵行道樹需要繞行,盲人要想通過,需要繞11道彎。
  • 果然是山路十八彎…
  • 城市最後的人行道是盲道
    人行道由行人道,綠化,盲道組成。
  • 部分盲道成「斷頭路」、公廁無殘障扶手......德清無障礙設施還存在這些問題
    趕緊去現場看看吧☟ 盲道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標配。或許這條凸起的道路用的人不多,但對每一個需要使用盲道的人卻都是「剛需」。 在千龍茗苑南門的人行道上,雖然環境衛生相當整潔,但似乎少了些許親和力——是盲道出了問題。
  • 【微幸福】盲道「堵點」換新顏 打造家門口的「網紅」步道
    家住綠地世紀城的居民虞贇達和家人一起沿著人行步道上的盲道散步。他是視力一級殘疾人。「以前,這裡是破損的路面和密密的樹林,行走不便遭周邊居民詬病,更何況盲人」,他說,去年這條景觀路中的盲道也同步改造一新,可是在地鐵1號線錫北運河站1號出口附近,一根路燈杆建在盲道上,讓他頗覺奇怪。
  • 暖心盲道火了!超市老闆:希望被借鑑,「公益的事不算抄」
    到了結帳區,還有專門的無障礙付款通道,醒目的盲道不僅設立在了超市入口,還從付款通道鋪到了超市出口。對此,李店長爽快答應,這正是他的本意,他希望盲道不僅能便利當地顧客,也能被更多超市看到和借鑑,「抄這個不能算抄,公益的事哪能算抄?!」盲道鋪進超市,不僅暖到了視障顧客,也暖到了其他顧客,而在生活中,視障群體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在我們身邊,這樣讓盲道變「忙」道、讓少數群體「腳下不安全」的事至今仍屢見不鮮。
  • 美女清唱《十八摸》,非常好聽!
    二摸呀,摸之在,姐兒的眉毛邊呀,二道眉毛彎又彎,好似月亮少半邊,哎呀依子喲,哎呀依子喲,好似月亮少半邊。七摸呀,摸之在,姐兒的胳膊彎呀,好像小河彎又彎,如同牛梭一般般,哎呀依子喲,哎呀依子喲,如同牛梭一般般。八摸呀,摸之在,姐兒的咯吱窩呀,摸來摸去喜死我,好像喜鵲壘的窩,哎呀依子喲,哎呀依子喲,好像喜鵲壘的窩。九摸呀,摸之在,姐兒的脊梁邊呀,並分麒麟在兩邊,我越摸越喜歡呀,哎呀依子喲,哎呀依子喲,我越摸越喜歡。
  • 上海一老人自帶裝備清潔車站盲道,感動路人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市民沈女士所提供的視頻中,一位身穿紅褲、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彎下腰,一手拿著塑料水瓶,一手用刷子清潔著盲道,邊上圍觀的市民嘖嘖讚嘆無不被她的暖心之舉打動。今年已經80歲的沈女士講述了她親眼目睹的這一幕:「2月5日中午約12點左右,我在西藏南路淮海東路等待969路公交車,看到一位70歲左右的老人背著包,裡面裝了兩瓶水,一瓶用完她又拿出一瓶,彎著腰在清理公交車站臺盲道上的汙漬。」這位好心人是誰?沈女士表示當時她也出言相問。「我問她你是志願者還是附近居民?
  • 導軌又彎了,這次真相是……
    這不,又有一臺電梯導軌彎了。當然,導軌彎了和天氣熱沒有必然的聯繫,導致導軌彎的最直接原因是:最後兩檔支架電梯安裝人員沒用螺絲固定。
  • 安全護欄「擠佔」盲道 這是不合理呢還是不合理呢?
    記者觀察發現,這條防護欄已經建在了盲道上,這段人行道排除中間的綠化樹木,可供通行的路面其實只有中間這一條盲道。
  • 「彎」著「彎」著,就出問題了!!
    原來18樓到2樓是一根直的水管,到我2樓,水往外排的,水管是彎的,水泥堵在我二樓這裡,導致水一直排不出去。」小徐告訴記者,當時買房子的時候,陽臺的面積是開發商贈送的,現在他把陽臺包進了主臥,在空調下水管道的位置,做了個柜子,把水管也包了進去。
  • 郭麒麟《給我一個十八歲》:那年青春,別樣年華
    熱播中的《給我一個十八歲》講述了一群正值十八歲的青春少年們的花漾年華,別樣人生。秋水和他的小夥伴劉京偉、張國棟是能夠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好兄弟。他們一起抓流氓,一起誤闖女生澡堂,一起鬧課堂,一起被漂亮姐姐戲弄,一起惹禍製造麻煩,在無憂無慮中,在歡喜笑鬧裡,迎來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十八歲。隨之而來的當然還有成長的快樂與煩惱。《給我一個十八歲》就是緊緊圍繞秋水、劉京偉、張國棟三個好哥們兒成長中的快樂和煩惱而展開的。
  • 你是不是彎的坐上去就曉得了
    我確實不知道放什麼音樂-很慶幸在這個春節我知道了我不是彎的因為我坐在廁所裡
  • 第十八屆臺灣同志遊行
    2020.10.31第十八屆臺灣同志遊行TAIWAN LGBT PRIDE「成人之美 BEAUTY, MY OWN WAY
  • 十八公裡走進徒友企業——大自然棕床墊
    9月9日下午,十八公裡組委會、線下小組及成員代表一行十六人,一起走進徒友賀新華麾下大自然棕床墊專賣店 ,進行線下交流。
  • 「少林十八銅人」勇奪美國真人秀第三,圈粉無數!
    該節目除了3位重量級的評委外,還有50名專業評審,對來自全世界的參賽者進行評分,就是在這樣的「高配置」下,「少林十八銅人學」展現了少林功夫的精湛,其中包括拳腳功夫、硬氣功、棍法等,令現場觀眾驚呼不可思議,幾乎所有現場評審,都起身予以歡呼。
  • 綠林功夫俠「十八般」兵器來啦~
    在油田百日攻堅創效會戰中,物業服務中心的「女漢子」,也耍起了「十八般」兵器。「女漢子」「十八般兵器」呈上來!月牙鏟在手,雜草你快點走!
  • 樓層風水:18樓就是十八層地獄嗎?
    問:「最近看中一套房,但是在18樓,聽說這樓層不好,有「十八層地獄
  • 十八連山鎮,2017年美麗鄉村民間網絡投票活動
    我的家鄉十八連山,在我心中你最美。不管你身在何方?家鄉依然是你最溫暖的牽掛!為了宣傳我們的家鄉十八連山,美麗鄉村,讓更多人了解家鄉,共同宣傳家鄉好,建設美麗十八連山,共享美好生活。今通過雨汪微頻道公眾平臺,進行最美鄉村投票評選活動,活動投票截止時間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