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冬日的晚上,渣男攥著201塊私房錢,出門約會未曾謀面的女網友,心潮澎湃。
由於女朋友管的太嚴,這錢是渣男連藥都停了省下來的。
可是在經過那條無人小徑時,意外發生了。妖風四起,手裡的錢都被吹走了。
渣男果然連女網友都顧不上了開始撿錢。
第一個小時,先撿大票,找回來了150塊。稍感心安,不想尋死了。
第二個小時,再接再厲,又找回來了50塊。雖然仍有損失,但已經可以接受。
已經熟練掌握撿錢技巧的渣男,確信自己再花一個小時,肯定可以找回剩下的1塊錢。
如果按照之前的情況,兩小時找到200塊,每小時100塊,再找一小時很划算啊!
但是渣男可不傻,知道要算上眼下的投入,那麼就是三小時找回了201塊,一小時也有66塊,不虧啊。
可實際上,渣男最後要投入的一小時,只得到1塊錢的回報。而女網友也覺得被放了鴿子,把渣男拉進黑名單。
看來,這1塊錢不僅成功地降低了撿錢的收益,還成功地阻止了一次道德的淪喪。
但最重要的,這個故事中,有一個現代經濟學理論。
這套經濟學理論包含一個重要的經濟學規律:邊際效用遞減。
釋義:邊際效用遞減是指同一種物品,隨著消費的增加,給消費者帶來的滿足程度是遞減的。
如果你沒能從渣男的故事中體會到邊際效用遞減。
還有個故事。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4屆的總統。
當他第四次當選總統以後,有記者問他:「第四次當選總統是什麼感受?」
羅斯福沒有當場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請這位記者吃三明治。
吃第一塊三明治的時候,這位記者覺得這可是殊榮,真是了不起,面子真大;
第二塊的時候他覺得已經感覺平平了;第三塊的時候,他已經很難咽下去了。
這時,羅斯福把第四塊三明治放到記者面前,記者連連擺手,果然,記者知道問題的答案了。
在這個故事中,隨著吃的塊數越多,感受到的快樂越少,甚至變成痛苦,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
再讓我們回到渣男的故事。
由於女性天生的不符合邏輯的恐怖直覺,渣男跟女網友聊天東窗事發,被女朋友甩了。
獨自來到麥當勞買醉時,發現這裡一杯10塊的飲料,第二杯半價。
這時已經是單身狗的渣男,考慮的不應該是飲料變成了7.5元一杯很便宜,而是第一杯獲得的幸福感值10塊,強行喝第二杯會不會讓你獲得價值5塊的幸福?
如果把這5塊錢去買別的,會不會比逼自己喝兩杯飲料更舒服?
因此,在決定是不是買兩杯時,就不應該再考慮買兩杯單杯才7.5塊錢,而應該考慮5塊錢買「已經喝了一杯不太想再喝的」第二杯飲料劃不划算。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滿減活動,只是沒有認真統計過,其實為了湊單然後滿減而買回來的東西,基本上都沒怎麼用過。
經濟學能讓人致富嗎?不能,其內容本身不能保證富裕;但是忽略這門學科,你將很難擺脫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