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出門必背的郵差包,終於在昨天被我媽送給了遠方表親.

2021-02-14 Steppy潮流周志

單看標題,我想你也應該已經猜到文太今天想說了吧。沒錯,那便是十年前和死飛一同制霸街頭的最佳拍檔 - Messenger Bag。

▲(image:warpweb.jp)

不過,按照國際慣例呢,我們還是應該先從歷史部分開始回顧

既然叫 Messenger Bag,故事的發展久理所當然地跟郵遞員這個職業脫不了干係的啦。Messenger Bag 其實最初就是郵差叔叔們用來存放每日需要派送的信件的挎包。

▲(image:Feedram)

不過早年間(1950 年代)的「郵差包」其實沒有什麼功能型設計,而是通過一些較為硬質的皮革製成,所以不但背著不舒服,而且還很重。這可累壞了當時的郵差叔叔們。

▲(image:kknews.cc)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美國的郵差公司開始四處尋找既能背著舒服又兼具容量設計的包款。後來他們就發現了由 Frank De Martini 創辦品牌的 De Martini Globe Canvas 當時正在以帆布材質、棉質肩帶打造的工具包。

▲(image:warpweb.jp)

這種包不僅能在作業時,快速便利地拿出信件,而且因為有內層設計所以還能提供手電筒之類的工具存放。所以,美國當時的兩個郵遞公司和 De Martini Globe Canvas 籤下合約,後者開始為郵遞員們生產不市售的郵局限定版「郵差包」

▲(image:Bshop)

後來,作為 80 年代箱包先驅的 John Peters 看中了 De Martini Globe Canvas 出品的「郵差包」並加以進行改良,換以 DuPont 的樹脂扣、Cordura 面料等打造,繼而誕生出 Messenger Bag 的雛形,將原本的郵局限定開始日常休閒化。

▲(image:john peters)

與此同時,面對日益變得擁擠的馬路,郵遞員們也開始選擇更合適的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又能自由穿行於擁堵的馬路。

▲(image:mixedworks)

而車身輕巧、自由度高、且又堅固耐用的 Fixed Gear(死飛)恰好合乎他們的需求,所以一切就此應運而生。

▲(image:Getty Images)

後來,美國各地開始不斷出現各種自行車專門店鋪,他們不僅提供零件改裝等服務,而且還定期舉辦地下技術競賽,Fixed Gear 開始從美國紐約的街頭延展開來。

▲(image:Greece)

其後,多得藤原浩、江川芳文、倉石一樹等一眾原宿潮流話題人物的推動下,Fixed Gear 風潮也開始在日本一路蔓延至整個亞洲

▲(image:ifuun)


而和 Fixed Gear 相搭配的街頭造型(卷褲管、吊鑰匙以及郵差包)更是隨之盛行起來,成為未來幾年裡一時無兩的潮流風向。

▲(image:mashsf)

其中 Messenger Bag 那結實耐用、方便收納以及防水等特性,使其成為 2008 年的街頭穿搭的必備單品。是很多不騎 Fixed Gear 的潮流玩家也定會買的經典包款。

▲(image:bicycleclub)

光說可能還缺少一些畫面感。那接下來,文太就帶各位來回顧一番十年前的那些備受潮流玩家追捧的 Messenger Bag 吧。

藤原浩作為將 Fixed Gear 帶入日本的關鍵人物,由他所主導的 fragment design 當然也推出過不少跟 Fixed Gear 有關的產品。

▲(image:ifuun)

而在 2008 年的時候,藤原浩更是將那時最受推崇的水玉紋元素融入到 Messenger Bag 當中,同時交由 HEAD PORTER 監製,繼而誕生出的質感和潮流屬性並具的聯名作。

▲(image:honeyee)


同樣玩轉波點的還有我們的草間彌生老師,不過這把聯手的是 HEAD PORTER 的本家 PORTER 以及街頭中堅勢力 XLARGE。

▲(image:warpweb)


這款 Messenger Bag 將草間彌生標誌性的波點作為設計亮點,而且還附帶籤名式刺繡在包身,引得當時一陣瘋搶,上線沒多久就宣告售罄,可見草間彌生老師的帶貨能力之驚人。

▲(image:honeyee)

由街頭藝術家 Futura 主理的人個品牌 Futura Laboratories 在 2008 年推出的 Messenger Bag 也同樣出彩,以大面積的色塊作為主調,再藉以防水面料打造,對於日夜穿行於複雜路況的「騎士」而言,真在是在合適不過了!

▲(image:freshnessmag)

而且在包身還特意加入了 Point Man 和籤名式 Futura 字體的戲份,可謂是誠意十足。

▲(image:freshnessmag)

儘管已入塵土,但 OriginalFake 在當年的每次聯名還是能夠在潮流圈激起一些波浪的,例如這款聯手 Gallery 1950 和 PORTER 製作的 Messenger Bag。


正面是印有 KAWS Chompers 圖案,而裡面則是 Gallery 1950 的標識和 KAWS JPP 的經典形象,將潮流和街頭藝術結合到一塊,使得 Messenger Bag 更具多元化氣息。

▲(image:freshnessmag)

除了這些以外,包括 Manhattan Portage、Chrome、Timbuk2 出品的 Messenger Bag 也是當年一眾死飛愛好者的情懷所在。

也許是沒有得到充分的沉澱,所以 Fixed Gear 熱潮在國內才會褪去得這麼徹底吧。

▲(image:mixedworks)

不過,無論是 Fixed Gear 文化,還是 Messenger Bag 熱潮,一種事物的興起,勢必要經歷流行的洗禮,而後還能繼續堅持下來的人,應該都是真正熱愛過的人。

相關焦點

  • 杜特地:我的表親是恐怖分子,已經戰死了
    「我和你們一樣也在滴血。」杜特地在神隱6日後首都公開露面於周二晚間在總統府參加穆斯林開齋節的慶祝晚會。他在宴會上說,他有表親在馬拉威的戰爭中戰死了。 杜特地向在場的政府高官、穆斯林代表坦誠他的一名在馬拉威為馬巫德恐怖組織戰鬥的表親也在在這個城市的死亡名單上。 杜特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都在滴血,這也是為什麼我 不願過多談論這場戰事的原因,即使在內閣會議上。我很傷心,我有表親是馬巫德組織的成員。」
  • 我媽在去旅遊前,往我錢包裡放了保險套.
    我媽總是告訴我,女生不要有婚前性行為,容易吃虧,所以我一直在父母面前扮演著「處女」的形象。 假裝看到電視劇裡的「接吻畫面」會臉紅,還要裝作不好意思地低頭玩手機。假裝自己從沒有過性生活,和男朋友只拉過小手,增進感情完全只憑微信聊天。 我每年回家都演得天衣無縫,直到我媽有一次突然一大早來看我。那時候是夏天,我媽敲門的時候,我男朋友以為是送外賣的,穿著個褲衩就去開門了,把我媽嚇了一跳。
  • 這樣的郵差給我來一群,島國人「玩壞了」草泥馬
    脖子上繫著郵件的羊駝郵差穿梭在大街小巷,而且還會遵守交通規則。通過パカまじめ的賣力表演,也使我們體會到了郵差們晝伏夜出的辛苦。草泥馬紅燈停、綠燈行,就算是長長的樓梯,也毫不馬虎的扭著屁股爬上去,夜幕低垂時也沒偷懶,就是要把包裹親自送到顧客手中。草泥馬終於將包裹送到,收件少女看到郵差,臉上立刻綻放微笑,直呼可愛。
  • 我媽不愧是我媽,牛就一個字兒!
    ▼《離 騷》▼樂觀點還能給你打200說明你媽還沒輸光>其實都是關心你的證明都是對出門在外的你的深深思念很多明星也經常聊自己的父母比如脫口秀冠軍王勉最近他突然就轉性了!拿起自己標誌性的吉他給大家整了一段說唱絕活雖然題材還是和爸媽的事兒但這次水平明顯又高了不少既讓人聽完笑得滿地亂滾又情不自禁開始思念遠方的爸媽我一開始聽王菲唱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後來知道了思念是個賣湯圓和餃子的,再後來突然發現,思念處處滲透進我的生活
  • 太和故事 | 結婚時,堂表親沒一個隨錢的.以後他們有事我還要隨嗎?
    這次決定投稿也是鼓起好大勇氣,因為每次看今日故事大家的評論都很犀利,我很脆弱。我帶著問題來到這大家給我合理建議即可不要噴我哈,先謝謝了!我覺得我們家的親戚關係很冷漠,可能是住的太近了,矛盾多。見面也會說話,但也屬於那種面和心不合的類型。我在我們家堂親表親之間年齡算是比較小的,但是我結婚算早的,今年十月份的事。
  • 小郵差派送鹹蛋君工作小結
    小郵差派送鹹蛋君工作小結10月21日晚上八點,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微微秋風吹落著黃葉,秋涼天冷依然擋不住兩顆火熱激動的心。小蝸牛大世界的兩名小郵差曹藝揚、李向民從蝸牛姐姐手中接過17袋鹹蛋,認真聽著工作安排,開始了第一次的郵差工作。晚上快速吃完飯,做完作業,開始了他們的聯絡工作。一部手機,一隻筆,一個本子,記錄下了他們和一個一個寶媽的電話聯繫記錄,畫下了大致的派送線路圖。曹藝揚此時的感悟是,寶媽們的態度真好!寶媽們的給力,為兩名小郵差工作的開展吃下了一個定心丸。
  • 杭州男子:老婆為小事打了我媽不認錯,她爸一句話讓我無話可說
    網友@走出亞洲交代下背景:去年十月份生了個女兒,我媽從九月份就辭職過來伺候我老婆,我媽帶小孩老婆不滿意,之後我媽主要負責做飯洗衣服,我倆帶孩子,中間她們雖然一直磕磕絆絆,大吵過幾次,但日子也能湊活過下去,老婆在早幼教機構上班,受疫情影響,還沒復工,復工了小孩白天就只能交給我媽帶,我們計劃等小孩一歲半就送到託班去,讓老人回去。
  • 《郵差騎士》:這個遊戲裡的NPC都是健忘症?
    《郵差騎士》是一款冒險類的RPG遊戲,畫風比較可愛一點,玩家將會在遊戲中扮演一名騎士,但任務不是拯救公主殿下,而是——送信。是的,就是這麼沒有用武之地,但是在送信過程中,還是有很多艱難險阻等著玩家去克服的,也可能會與妹子邂逅結緣,這一切就要看造化了。
  • 修車學徒:「師傅」我受夠,師傅我終於可以離開你了
    送給自己,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送給一直在修車行業努力的同伴,青春無悔吧,做個平凡人! 「師傅」我終於可以離開你了,我已經徘徊了很長時間了,我需要尊嚴,我更需要賺錢,「師傅」你不怎麼和我講話,也沒有過溫和,我昨晚夢到了你,夢到了這兩年你對我說過的話。這兩年說的最多的話: 「你怎麼不去死」、 「滾開」、 「幹了這麼久,你他媽螺絲正反都分不清楚啊」 「去  打掃衛生去」 「看啥看!
  • 我媽在和我打電話,我身邊的朋友:
    meme簡單的來說就是「梗」但並不局限於梗的範疇大多數以表情包+文字這一方式呈現基於網絡上的熱點或話題為基礎,以搞笑形式表現出來但其中也包含種族/國家/性取向/宗教等沒品meme若文章中出現「冒犯你」的meme,請原諒waaassuupp memer好久不見,距離上一次見面好像在24小時前,永遠都是最新最熱門的
  •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我的詩和遠方
    因為遠方的景色山高水長環境好,遠方的人淳樸善良唱著民謠……因為遠方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沒錯!解放前,獨龍江的人們在這裡狩獵捕魚刀耕火種。(網絡圖片)可是,這裡實在是太「遠方」了,周圍都是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和原始森林。平均每周下6天雨,每年有一半時間大雪封山。"如果讓你在這個「遠方」住上一年半載你願意嗎?""我可能只有靠刷朋友圈活著了。"
  • 上海人民咋這麼喜歡穿睡衣出門??我終於明白了真相……
    I once thought that the "pajama phenomenon" only existed in less-developed regions of China, like my own hometown in Central China's Hunan Province.十年前,當我剛來上海時,我也一度十分懵X。
  • 網友:70歲的老頭叫我兄弟,我媽說「這是你二哥」!
    @MS_王懟懟:一般是我媽直接告訴我「這是你……」,然後跟著叫真正能捋明白的神網友↓@千帆清引過:表親就是堂親以外的一切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誰來拯救一下這些網友↓@火星寶貝劉小欣:關鍵是還有很多遠房親戚,遠比圖片上的複雜多了……@普羅斯託勒之星燦:想請教姑父的舅舅怎麼叫
  • 我媽登錄了我的交友軟體,然後……
    我今年26歲,單身,四年前剛剛結束一段認真的戀愛。就像其他20多歲的小夥子一樣,我決定:在我媽的手機上裝 Tinder,然後讓她幫我約女生。當然,是以我的名義。 仲夏的一個傍晚,走在紐約西村的街上,我馬上要見到一個在網上認識的女生。更準確的說,她是我媽假裝是我,在她的手機用軟體認識的。她用我的 Tinder,幫我安排了這次約會,希望能幫我找到女朋友。
  • 青年論壇:我的遠方,是爭吵之後還能擁抱
    我當然知道,生產一線有序而忙碌的生活是一件好事,雖然有些平淡。
  • 女兵說:「媽,我想你了……」
    寄明月——獻給,親愛的「老」媽慰母親站臺一別兩年餘,千呼萬喚白雙鬢。而今不知幾時休,未見容顏只現情。 就在昨天,不怎麼登陸的微信突然閃來了母親發得一個視頻連結。因為帶新兵緊張的操課,我無暇顧及。後來才聽說這個連結近日在朋友圈很火。沒打開連結之前只覺得,老媽近來時尚了不少。當我細看了視頻之後,汩汩酸澀頓時湧上心頭,嗓子無聲的哽咽了許久。這個視頻是近期《超級演說家》的一檔節目,《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媽,你咋不直接告訴我,你想我了呢?」
  • 我把最真摯的祝福送給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手指上方的藍色字體「元旭文化」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元旦到,鴻運照,煩惱的事兒往邊靠,愛情滋潤沒煩惱,鈔票直往家裡跑;出門遇貴人
  • 實錄:女友劈腿約前任開房 我媽逼我原諒
    但是最近我發現她竟然又劈腿了,我有點接受不了,想分手,可我媽卻死活不同意,還覺得年輕人婚前犯個錯是難以避免的。我大學畢業後也談過一兩次戀愛,但是我媽都不是很滿意,然後就給我介紹了她好姐妹的女兒。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一共四個人,我們兩個人加上我媽和她媽,兩個媽媽都聊得很嗨,恨不得馬上變成一家人,可是我看她不是很情願,整個過程也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我覺得她不是很喜歡我,但是我媽說女孩子都是這個樣子的,這叫矜持,讓我以後多主動。之後她又去上學去了,我一有空就在微信上找她聊天,她也都是秒回的,後來發展成晚上一起視頻,有一次我問她我們這樣算不算談戀愛了,她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反問,你覺得呢?
  • 「媽,我回來了!」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
    十年前,同學聚會熱熱鬧鬧,推杯換盞,不喝倒一片不回家!十年前,我在路邊扶起老人,老人衝我微微一笑,我心頭一暖。現在,我在路邊扶起了老人,老人衝我微微一笑,我心頭一涼。十年前,一家團聚是久別重逢後的歡聲笑語、觥籌交錯!現在,一家團聚是人手一個手機,和陌生人說不完的話,和身邊人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