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走路腳後跟經常痛,可能是這5種疾病,別忽視!

2021-02-23 小龍女書屋免費

身體上的每一次疼痛,都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信號,可能是過於勞累,也有可能是想表達身體患病了,腳後跟這個地方,人在每走一步路都會用到它,所以有些人會經常遇到後跟痛的情況,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腳後跟痛是因為鞋子不合腳或者這雙鞋本來就不適合走路,但其實腳後跟痛不一定都是鞋子造成的。

腳後跟為什麼會出現痛感?

腳後跟範圍那麼大,疼痛的話有時在一側、有時痛在最末端、有時是整個後跟都在痛,還要分肌肉痛和骨骼痛。之前無數次強調過買鞋子一定要買合腳的,而且走起來不累腳的,鞋子沒買對腳後跟也是會痛的。不過有些人坐下來休息後腳用力踩地的話也會感覺到後跟發痛,放鬆下來疼痛感會消失,但繼續開始走路時又痛了,排除鞋子的原因之後就很有可能是因為非細菌性炎症引起的,比如慢性的腳部疲勞,還有因為運動損傷到腳部。

後跟疼痛會分為幾種情況?

骨膜炎

後跟的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而且緊張時肌肉不斷的被拉扯就很容易出現骨膜發炎,最開始發炎時痛感不明顯,通過連續運動後才會有痛感,忽略不理任由其發展,到最後可能走路都會困難。

跟腱炎

腳後跟跟腱裡的纖維被慢性損傷,然後就會出現這個部位有酸痛感,按壓會疼痛,嚴重的會出現疼痛感一直持續不斷,鍛鍊過度或者鍛鍊強度太大,天生有扁平足的人都會容易患上跟腱炎。

足跟骨突出

骨頭突出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比如腰間盤突出就會出現腰疼,而腳後跟的骨頭突出,會讓,該部位長處於充血狀態,逐漸發展為非細菌性炎症,從而導致疼痛出現。

蹠筋膜炎

這個炎症是很多人出現腳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這個人群一般都需要長期站立或者不停的走動,所以該嚴重主要還是因為過度使用腳後跟引起勞損病變。

滑囊炎

腳跟部位一共有三個滑囊,而炎症比較常出現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那個滑囊裡面,導致滑囊發炎的原因就是鞋子的問題,鞋子的後半部分過緊,鞋底過硬都會造成滑囊發炎。

從上面可以看出,腳後跟發痛的原因其實很多,可分為由鞋子導致的和日常活動導致的,所以給大家提供幾個護理腳跟的建議:

1、如果要長時間的站立或走路,要在間隙中找機會休息,如果感覺已經出現了問題就要避免太激烈的運動,感覺疼痛已經影響到正常的走路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2、選擇合腳舒適的鞋子,特別是要運動的人更要挑選專業的運動鞋。已經確診疾病後,日常所穿著的鞋子鞋底一定要柔軟。

3、腳後跟有發炎狀況的,走路時要避開凹凸不平的路面,否則會加重炎症的情況,還有不要穿拖鞋。

你有走路走到腳後跟非常疼的情況嗎?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提醒:腳後跟經常疼要當心,可能預示3種「疾病」,3個方法可緩解
    就是每當我們在進行走路的時候,都會出現腳後跟疼痛感的情況出現。當出現此類現象的話,很多人都認為是由於鞋子不合腳或者是走路的時間過久所導致的。反之的話,如果你正好穿上一雙合適的鞋子,並且還是平底鞋的話,甚至你走路的時間並不長,那麼出現腳後跟疼痛的情況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說的都是知識點,記得劃重點哦!
  • 提醒:腳後跟經常痛要當心,可能預示5種疾病!3個護理建議,看看
    身體上的每一次疼痛,都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信號,可能是過於勞累,也有可能是想表達身體患病了,腳後跟這個地方,人在每走一步路都會用到它,所以有些人會經常遇到後跟痛的情況,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腳後跟痛是因為鞋子不合腳或者這雙鞋本來就不適合走路,但其實腳後跟痛不一定都是鞋子造成的。
  • 經常摸耳朵能預防4種疾病
    經常摸耳朵能預防4種疾病  預防感冒  用拇指、食指相對壓迫耳廓上的耳屏,重點按壓外鼻、內鼻、咽喉等對應穴位,要求一壓一松,用力適中均勻,有一定痛感,每部位做10~30次,雙耳交替進行,4~7天為一療程。
  • 肚子左邊痛別忽視:7種病可能「就在身後」,要早日查出來
    網上商城: www.hxyxt.com腹痛,俗稱肚子痛,是每個人幾乎都有過的經驗。一般來說,導致人體肚子痛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對症處理。當然,肚子左邊痛是一種不能輕視的現象,因為我們的肚子左邊同樣也有很多器官。如果這些器官發生了病變,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狀。
  • "專家提醒:耳朵裡面經常癢,或是這4種病的「徵兆」,最好上點心"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忽視耳朵癢也是大錯特錯。人們的耳朵是很脆弱的,對疾病的反應不像身體其他部位那樣迅敏,即使耳朵出了問題,也有可能只是表現出輕微的瘙癢。專家提醒:耳朵裡面經常癢,可能預示著這4種疾病,最好上點心。
  • 醫者提醒:甲狀腺「有問題」,眼睛或許來「報信」,有異常別忽視
    但是一旦甲狀腺出現問題,我們的內分泌就會出現紊亂,從而引發身體的各種疾病。所以現在許多人也會經常關注甲狀腺的問題,所以日常生活當中,甲狀腺也是要注意保養的。醫者提醒:甲狀腺「有問題」,眼睛或許來「報信」,有異常別忽視異常1:眼睛浮腫無精神平常我們如果睡的比較晚或者是晚上喝水較多的時候,眼睛也會引起浮腫,但是如果你是正常情況下引起浮腫的話
  • 腳後跟乾裂,要補腎了!
    很多人一到冬天,腳後跟就粗糙開裂,脫皮,出血,嚴重的甚至走路都疼痛。
  • 秋冬季腳後跟開裂,疼,癢,不僅是缺水,可能病根是這個
    咱們北方的朋友都知道,一到深秋或者到冬季以後,天氣乾燥,皮膚缺水起皮,而且腳後跟也會出現皸裂的情況,不但脫皮開裂,嚴重的都會出血,走路都疼。還有很多人小腿部位出現很多魚鱗狀的紋路,大部分人都認為是皮膚缺水,多補水就可以了,多泡泡腳,還有的朋友認為是皮膚代謝快,都是壞死的代謝組織等等,泡腳修腳後,沒過多久有會出現,那就可能是這兩個情況了:
  • 走路的正確姿勢?
    ■7種病態路姿,趕緊對號入座!
  • 提醒:胸口中間疼痛要小心,或與5種疾病有關
    提醒:胸口中間疼痛要小心,或與5種疾病有關1、肺部和胸膜出現了病變當肺部和胸膜出現病變時會讓患者胸口中間有明顯的疼痛感,尤其是咳嗽及深呼吸的時候,疼痛感會加劇。胸膜炎所引起的疼痛屬於刺痛感,當胸廓擴張幅度大的時候疼痛感會加劇,患者會出現自發性的氣胸,胸膜腔出血同時伴有氣急。當胸膜出現惡性腫瘤時,胸部會出現劇烈和持續性的疼痛同時合併血性胸水。
  • 冬季腳後跟乾裂脫皮怎麼辦?找對症狀,對症下藥!
    一到冬天,有些人腳後跟、腳板、腳指頭都會幹裂,裂得比較多的是腳後跟。
  • 不,這可能是疾病前兆!
    咬到舌頭為什麼這麼痛?吃點肉真的會好嗎?咬到舌頭為啥這麼痛?不小心咬到舌尖或者舌頭側面的肌肉時,痛感尤為明顯,有時甚至會讓人產生痛到落淚的感覺。國外雜誌刊登了一位牙科醫生的解釋:在人體最強健的幾處肌肉中,口腔內的嚼肌、顳肌和翼內肌名列前茅。
  • 交警提醒:這5種色盲檢測圖經常遇到,看不懂註定於駕駛證無緣
    面臨高額的罰款,同時情節嚴重的還將會被拘留,那麼當我們在考取駕證時,會有一個色盲檢測,在這裡交警提醒:各位準備報考駕駛證的學員們,這5種色盲檢測圖經常會遇到,看不懂的話,就註定會與駕駛證無緣,因為如果我們患有色盲症,在道路上分不清紅綠燈,是十分危險的。
  • 老電工提醒:電路別亂接線,尤其「這2種」!別「燒電器」才後悔
    平時在裝修新家的時候,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水電安裝,這可是一件很重要的時候,水路沒有注意好的話,之後自家的房子就很容易出現漏水滲水的問題,而電路沒有安裝好的話,那就是用電安全的問題,用電還是需要多注意的,畢竟用電一旦從最開始就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之後給家庭帶來的安全問題也是很大的,所以說,在接電路的電線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不能自己胡亂嘗試,尤其是在接2種電線的時候,可萬萬不能隨便接,電路安裝可視一門手藝活兒
  • 鍾老呼籲:經常腹脹肚子疼「屁」多,身體可能有4個問題,別忽視
    因此有很多人認為放屁多可幫助我們身體排毒,其實也不一定,放多也有可能是身體異常造成的。那麼,哪些原因可導致我們出現放屁多的情況呢?
  • 養生堂|喉嚨經常有異物感時,小心是這3種疾病找上身
    隨著天氣越來越涼爽、越來越乾燥很多人都會覺得喉嚨經常有異物感這時候你要小心了有可能是這3種疾病找上門來
  • 警惕:肩膀痛可能是肺癌前兆!
    51歲的楊先生經常感覺肩膀疼痛,認為是肩周炎犯了,到家附近的診所進行按摩、理療,雖然疼痛有所緩解,但不到一周又會復發。某日他的肩膀突然鑽心疼痛,連覺都睡不著。同時提醒:肺癌不但可能表現為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典型症狀,還可能出現肩膀疼痛等『肺外表現』。五十來歲的人,肩周炎確實高發;年青白領,整天坐辦公室,姿勢又不正確,得頸椎病也不奇怪。因此很多人肩一痛就會想到肩周炎、頸椎病!
  • 腳後跟疼多半是腎虛, 五個保健法還你健康雙足!
    很多人都有腳後跟疼的毛病,尤其是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重體力勞動者、長期站立或行走的人,又或是長期穿高跟鞋的人。足跟痛常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休息後緩解,或運動後加重,症狀易反覆發作。現代醫學認為,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當你出現腳後跟疼時,除了及時前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外,還可以採取下面的辦法來緩解疼痛:第一步,坐立,用拍痧掌直接拍打腳後跟即可
  • 醫生忠告:睡覺時總在凌晨三四點醒來,再難入睡,一般暗示3大疾病,別忽視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這已經成為一種頑固的疾病。此外,睡前吃夜宵,甚至在生氣的情況下入睡,都會導致我們睡眠不好,或者失眠,或者總是在凌晨三四點起床,很難入睡。對於這種情況,除了不良的生活行為和習慣外,有時還可能與身體疾病有關。你不妨去看看。
  • 專家忠告:淋巴腫大不只是炎症,可能是此種「腫瘤」給你的提醒!
    我們往往重視前者而忽視後者,事實上,淋巴系統是主要免疫功能的核心,淋巴結更是健康的關鍵的「閘門「淋巴系統由淋巴管道,淋巴組織和淋巴結器官組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線,承擔著過濾和防禦功能。淋巴分布全身,一旦淋巴細胞出了問題,就可能患上各種疾病,甚至淋巴瘤。惡性淋巴瘤早期症狀十分隱匿,被稱為「最會偽裝」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