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曾破獲過一起此類案件,抓獲了犯罪嫌疑人高某,據高某交待:其首先通過女朋友和其他朋友的幫助,在網際網路上向臺灣黑客購買臺灣「奇摩」購物網的客戶資料,然後組織人員冒充網站工作人員致電客戶,謊稱客戶網購時被賣家錯誤設定為分期付款模式,需多付錢款,若要解除需與銀行部門聯繫。 然後,高某再找人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臺灣網購客戶持銀行卡到櫃員機操作,向詐騙帳戶轉帳。 為了讓騙術更加真實可信,高某的8人團隊中有男有女,冒充網站工作人員的多為女性,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的多為男性。而且,打電話實施詐騙的時間被定為「17時至22時」之間,「因為這段時間銀行下班,只有ATM機可以轉帳」。
利用網絡技術手段,不法分子從大陸撥打至臺灣的電話號碼,會顯示為當地網站或者銀行的電話號碼,唯一不同的是,號碼前會有「00」或者「+886」,稍不注意,接電話的人就會信以為真。
「當受害人被騙到ATM櫃員機前時,成功的機率就有50%了。」高某說,他們會通過電話指揮受害人插入銀行卡,並點擊「轉帳」。「我們謊稱我們提供的銀行卡帳號是網購產品的編號讓其輸入,把轉帳的金額說成是密碼,他們照此操作其實就是在轉帳」。
高某稱其買了幾千份信息,共騙了五六個人。其中,最多的騙了七八萬臺幣,最少的有兩萬臺幣。受害人中,最多的是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