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成長地標》
我們帶你打卡城市地標建築,
標記時光。
新中國成立70年,時代的發展、國家的進步留下太多印記。最直觀的反映,就是林立在每個城市大街小巷裡的建築。一座與你一起成長的建築,一段常說常新的故事。那些地標性建築,在鬥轉星移之間傾訴著歲月往事,在雨雪洗禮之下彰顯著城市性格,在風起雲湧之際豐富著中國形象。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微視頻《新中國70年成長地標》,帶你每日「點亮」一座城市地標建築,在共和國70年蜿蜒前進的足跡中,解封歷史;從一代人、一座城、一個國的成長中汲取力量。我們,唯有知來處,方能識歸途。
▽ 南京長江大橋「名片」 滑動查看
1968年12月29日,中國第一座自行勘察設計、施工,全部採用國產材料的「爭氣橋」——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這座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舉全國之力耗費8年時間建成,是中國東部地區交通的關鍵節點,是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裡程碑,是南京的標誌性建築、江蘇的文化符號、共和國的輝煌。
大橋由正橋和引橋兩部分組成,正橋9墩10跨,長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通航淨空寬度120米,橋下通航淨空高度為設計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過5000噸級海輪。大橋上層為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連通104國道、312國道等跨江公路,是溝通南京江北新區與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層為雙軌複線鐵路橋寬14米、全長6772米,連接津浦鐵路與滬寧鐵路幹線,是國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脈。
圖自視覺中國
圖/1959年11月6日,1號墩正式開工。
圖/1960年1月18日,長江大橋主體工程正橋橋墩開工,正橋9號墩鋼圍籠浮運下水,大橋建設全面啟動。
圖/第一代大橋建造者
圖/1965年11月,正橋9個橋墩前後歷時7年多得以建成。
圖/在那個年代出生的「橋二代」許多都叫「長江」「大橋」,有的乾脆就叫「橋墩」「鋼梁」「鐵柱」。
圖/1968年10月1日,第一列火車通過南京長江大橋。
圖/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通車。這標誌著大橋全線正式通車。
內容/整編自北京日報《南京長江大橋絕地重生:
50歲,歸來仍是少年》作者/孫文曄
☟ 點擊下圖或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打卡北京電報大樓
☟ 點擊下圖
打卡北京工人體育場
☟ 點擊下圖
打卡重慶李子壩輕軌站
☟ 點擊下圖
打卡深圳地王大廈
☟ 點擊下圖
打卡上海東方明珠
監製/李浙 策劃/王元
製片人/俞凡 編導/何慧
攝像/邢飛月吳叢熙 剪輯/吳叢熙
編輯/王若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