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輕輕敲醒我們心中的愛?是那眼中流轉著期盼的一雙雙眼睛!是誰輕輕助長了我們心中的熱忱?是那歲月蒼老了容顏留下的一臉孤獨和無奈!
4月17日,安溪義工分會龍門分隊對幾戶貧困家庭進行了走訪,一同隨行的還有安溪分會和西平分隊的家人們,我們的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當我們一行人到達第一戶走訪家庭時,心中卻有種說不出的心酸,一家人吃住就擠在那麼一間小小的屋子裡,緊挨房門的就是鴨圈和廢舊豬圈,還有一條因排水不暢自然形成的臭水溝,登記資料時,老婆婆重複的說著:「我兒子就靠平時偶爾給人家做點體力活,種種家裡的一點地,他現在身體不好了,幹不了什麼活,我媳婦和收養的一個孩子都有缺陷,我現在也老了沒辦法了。」一句老了沒辦法了,道出了心中多少的無奈? 資料填寫完畢後我們向老婆婆及其家人辭行,趕往下一戶走訪家庭。而最觸動我們心靈的是接下來的第三戶和第四戶貧困家庭的走訪,他們都是孤寡老人,但是卻又有著不同!
到達第三戶家庭時,主人沒在家,鄰居一個阿姨聽說我們是義工來做貧困家庭走訪,熱情的接待了我們,跟我們介紹了大致情況,老大爺七十多歲了,沒有子女,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寡老人,他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老大爺的弟弟年輕時外出打工就留在了外面,幾十年都沒回來了,一個妹妹也是遠嫁他鄉,也沒有回來看望過,於是老大爺就成了「孤寡老人」。據鄰居阿姨說,老大爺沒有經濟來源,就靠政府「五保」度日,現在住的那個房間本來是屋頂快塌了,後來是鄰居集資幫他修繕好的,現在年紀大了反應也有些遲鈍,他平時頭疼腦熱的也都是鄰居過來照看他,給他送點吃的,那位阿姨還帶我們看了老大爺之前在用的廚房,迎面撲鼻而來一股怪味,裡面一片雜亂,小小的土灶各種髒汙,柴火橫七豎八,尿桶什麼的雜物也都放在廚房裡。後來給買了電飯鍋就在房間裡面煮飯,昏暗的房間,雖然不漏雨了,但還是顯得有些潮溼,此刻我心中有一份沉重,都說親情是割斷骨頭連著筋,而老大爺在晚年想得到一份親情的慰藉和溫暖,仿佛是一種奢望。
帶著那份沉重感,我們來到第四戶貧困家庭,這也是一座古厝的小院落,一進門映入眼帘的是空無的大廳和泥濘的地板,老大爺看到我們的到來,有點手足無措,很不好意思的說:「屋頂漏雨,地板就這樣了。」天井的地方到處都是溼滑的青苔。這位老大爺的房間也是一片凌亂,家人們找不到地方填寫資料,於是蹲在地上伏在床沿上填寫。順延而上,我看見掛在床上的是那種最老式的麻紗蚊帳,已經殘破不堪,不知見證了老大爺多少的心酸往事,哪怕不經意的擦身而過都會讓它掉一塊下來,於是我們都小心翼翼。這位老大爺也是孤寡老人,據鄰居介紹,他現在住的房子也不是自己的,那麼這位老大爺事實就是沒有親人也沒有家。
接下來幾個貧困家庭戶的走訪都順利完成,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生活裡充滿無數的未知,在他們的困難面前我看見自己的幸運,也深深地觸動了內心。到底是誰幫了誰?我想:做義工不僅僅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在行動的路上不斷的看見那個最真實的自己,並時刻提醒著我們學會反觀自己的內心,約束自己的不良情緒和行為。用我們真誠的愛和行動,呼籲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喚醒心中的愛,讓我們這艘「愛的航母」更加的龐大和完善。
活動結束後義工家人紛紛表示願意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
曾婉華女士捐油1桶米1包
陳小清女士捐油2桶米2包
林淑豔女士捐油2桶米2包
林成忠先生捐油一桶
林亞鑫先生捐助七份禮包(洗潔精一瓶加洗衣粉一包)
在以後的回訪活動中給予那些貧困家庭
感恩白秋平家人提供的午餐,感恩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和理解!
文稿:白捷茹 編輯:謝培晶
主辦單位:
泉州義工俱樂部安溪分會
承辦單位:
安溪分會龍門分隊
義工在行動,愛心在傳遞,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愛的力量能改變現在,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