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備考點擊上方圖片「護考無憂」
投稿接收郵箱179643704@qq.com
又是一年實習季,有些方法看似簡單,但學生不一定都懂。
周四上午8:38,查房來到32床,我發現病人手背上紮上不久的頭皮針固定膠布已經脫起(見下圖)。剛打上不到半小時膠布就脫起,與膠布的粘性不夠有關係,但與固定方法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我揭起膠布重新固定了一下,用膠布將延長管部分包裹一周後使其呈「Ω」狀,又囑咐病人活動時小心,避免針頭滑脫。病人表示理解並能配合。
兩小時後,我帶著兩名實習同學去病房再評估,發現頭皮針固定牢固如初。
一旁的實習同學小B覺得好奇:難道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一次性頭皮針的固定?
我告訴她們:這種固定方法叫做「高舉平抬法」,又稱「「Ω」固定法。只要是導管固定,都能用得上。特別是外周靜脈穿刺成功後,如果固定不當,有可能導致針頭刺破血管或者針頭滑出血管外,因此,如何固定就顯得更為重要。
為了對這種固定方法的牢度有親身體驗,我請小A同學配合做了一次實驗。
第一種方法:
一手平放在治療車檯面上,將一條紙膠布橫著固定在食指上,然後手指輕輕往上抬。
第二種方法:
用一條紙膠布包裹食指一周,然後再固定在檯面上。
食指稍用力往上抬,與第一種方法進行比較,感覺兩種方法之間的不同。
經過比較,小B同學能體驗到兩種方法之間的微妙差異。
如果您是帶教老師,不妨帶著實習同學來做這樣一次體驗。
1、PICC導管固定
2、輸液港蝶翼針延長管固定
3、頸內靜脈留置導管固定
以上,只是列舉了高舉平抬法在各類靜脈導管固定中的應用。臨床上如導尿管、鼻胃管、胸腔引流管等導管的固定,都可以採用該方法以加強導管的固定,作為預防導管滑脫的方法之一。
來源:中國護理管理
平臺所有轉載文章均為傳遞更多專業知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聯繫!商務合作請加微信QQ同號:179643704
醫院引進VR護理,病房情況護士一目了然
盤點護士最不喜歡配的那些藥
常見疾病正確用藥對照表,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