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現象
小明在家裡不敢打開窗戶,就感覺室內的空氣還沒有室外清新。尤其是進入採暖季,門窗緊閉,更感覺到室內空氣混濁,總是提不起精神。
專家解讀
人在呼吸過程中,一方面吐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當室內空氣中CO2過多,氧含量不足時,就形成了微缺氧狀態,不通風是造成微缺氧的主要原因。
室內CO2主要來源是各種燃料燃燒的生成物和人體新陳代謝呼出的氣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達4%-5%(相當於40000-50000ppm),每個成人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達20-30L,兒童為成人的一半左右。一旦室內人員過多、通風不良有助於細菌的滋生及空氣中氧氣的減少,人往往會感到疲倦與煩躁,當達到0.8%(相當於8000ppm)以上時就會引起死亡。
350~450ppm 同良好的室外環境;
350~1000ppm 空氣清新,呼吸順暢;
1000~2000ppm 感覺空氣渾濁,昏昏欲睡;
2000~5000ppm 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心跳加速、輕度噁心;
大於5000ppm 導致嚴重缺氧,造成永久性腦損傷、昏迷、甚至死亡。
微缺氧對兒童傷害大
兒童呼吸量按體重比比成人高50%,80%以上的時間是生活在室內,長期處於微缺氧狀態,孩子會產生發育不良、呼吸疾病、注意力不集中、沒有食慾、學習成績下降等一系列影響健康成長的問題,嚴重的還會影響腦部發育。
CO2超標會使孩子變笨
人類大腦的耗氧量佔全身氧氣含量的20%,腦缺氧4至6分鐘,人就瀕臨死亡。缺氧5至10分鐘,就會造成永久性腦損傷。兒童的身體正在成長發育階段,所有的骨骼生長、細胞生長都要依靠足夠的氧氣,長期處於微缺氧狀態,孩子會產生發育不良、發育遲緩的後果。
實驗表明,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小於2000ppm時,雖然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但會引起腦細胞供氧不足,影響到兒童的思維和判斷能力,長期腦供氧不足會影響腦部發育。
通風是解決微缺氧狀態最好的辦法,但近年霧霾頻頻來襲,常時間開窗通風換氣已經變得不現實,既要防止室外的PM2.5進入室內,又要解決室內CO2等有害氣體增多造成的微缺氧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加裝新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