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哈市的張先生平時就喜歡嗑瓜子,這不,臨近春節了,年貨什麼都開始備起來了,瓜子更是各種各樣的備了許多來招待親朋。
可近日,他卻在嗑完瓜子後,開始大量吐血。家人趕緊把他送到了醫院就診。
經診,張先生共嘔出了700毫升的血,需要儘快治療。
「患者本身有肝硬化病史,伴隨著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吃瓜子時沒咀嚼完全,尖端就可能劃破血管導致嘔血。以張先生為例,茄子的皮都可能劃破血管,所以肝硬化患者應少吃此類堅硬的食物。」
目前,張先生已康復出院。
無論在平時還是佳節期間,歡聚一刻時,保持理性很重要,一旦飲酒過度輕則引起酒後嘔吐、反酸,重則出現急性胃黏膜損傷,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
此外,一日三餐儘可能做到定時定量,切記晚上不吃過飽;不空腹飲酒;不宜酒後和酒中食用山楂、凍柿子、棗類等黏性食物,或芒果等易致敏的食物,這類食物可能會導致膽囊炎、胰腺炎、腸梗阻等疾病的發生。
如果出現劇烈腹痛、腹脹,建議立即到醫院就診。
瓜子畢竟是堅果,油脂含量極其豐富。過年本就容易三餐超量,吃堅果真的要注意。
營養學家提醒:堅果每天的攝入量以自己手掌一握為好,千萬不要超量。
長假在家,大家也要適當運動、不要久坐,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後,活動20~30分鐘,微微出汗即可。
春節餐桌上的美味佳餚,讓人難以抵抗美食的誘惑。不過,在滿桌子的美味佳餚面前,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放任自己胡吃海喝。
吃的有講究,喝的也同樣有講究。陳楚雄副主任藥師提醒,在服用某些藥物時,有些飲品不能隨便喝。藥物與飲品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僅可能影響藥效,還可能產生「反作用」,對人體產生危害。
聚餐時免不了喝酒,飲酒可活躍氣氛,但要適可而止,特別對於有肝病者更應注意,以免傷肝。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和代謝的器官,很多藥物要通過肝臟代謝和轉化,服藥期間喝酒容易導致毒副反應。
比如甲硝唑、頭孢菌素可抑制乙醛脫氫酶,造成乙醛代謝不暢,容易在體內蓄積而發生中毒;阿司匹林用藥飲酒可增加胃出血風險;乙醯氨基酚用藥飲酒可增加肝衰竭風險。
除此之外,服用安眠藥、降壓藥、降糖藥、抗痛風藥、抗凝藥等藥物期間,飲酒也可造成危險。
西柚汁又稱葡萄柚汁,深受大眾喜歡。然而西柚汁中含有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通過不可逆抑制腸道代謝酶CYP3A4,增加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使進入血液的藥量倍增,發生藥品毒副作用的風險增加。
因此,如果服用經過CYP3A4代謝的藥品,比如胺碘酮、環孢素、非洛地平、氨氯地平、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普唑侖、卡馬西平、華法林等,服藥期間應忌喝西柚汁。
春節期間,許多地方有吃茶品茗風俗,然而有的藥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硫酸亞鐵、葡萄糖酸鈣、氫氧化鋁、地高辛、顛茄酊、四環素、黃連素等不宜用茶水送服,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藥物中的蛋白質、重金屬鹽、生物鹼等作用產生沉澱,可影響療效和產生副作用。
通常喝中藥也不用茶水送服,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很容易與生物鹼發生不溶性沉澱。
放療醫師編輯整理(內容/圖片轉載僅供分享,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問題聯繫我們刪除,感謝您的支持!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