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各種名目的貸款滿天飛
甚至出現了「培訓貸」!
連日來,記者收到多位深陷
「培訓貸」消費者的求助
初入職場的張小姐想學好英語,提升自己,因此購買了2萬多元的TutorABC在線英語教學課程,沒想到卻陷入連環套路,先是莫名被貸款,當她要解除合約時,不但要賠付高昂的違約費,還要背上2萬多元的培訓貸款。
張小姐購買的課程總金額24300元,共計210節課時,為期兩年。
聊天截圖 受訪者提供
顧問表示,可以一次性付清學費,也可選擇分期付款,並強調分期付款壓力小,無利息,推薦她分期付。
「顧問算下來,每堂課才60多元,我每個月分期付937元,分24個月還。」
在顧問層層「攻勢」下,張小姐報名了。上了5個月課程後,她發現線上教學效率差,加之工作原因,便申請退學。讓人詫異的是,這時顧問突然告知,她已辦理了「銀行」貸款業務,若終止合約,不繼續按月付款,其徵信會受影響。
「什麼時候辦理銀行貸款了?」
張小姐說,顧問一直不願意正面解釋,後來才說她辦理了海爾消費金融公司貸款。
培訓機構方給其說法是,
她已經過了取消合約時效期,並且合約上註明不能取消合約。
若要取消合同,算上她該繳交的課時費用,加之各種手續活動費,共計約17000元違約費。
聊天截圖 受訪者提供
為此,張小姐就合同裡關於退費及解約條款諮詢了律師,律師認為
培訓機構以免除或限制其損失賠償的格式條款,涉嫌加重消費者的責任和義務,屬於霸王條款。
當她就律師說法和機構反饋後,機構又改口降低違約費了。
「一開始說課時費按合同裡300元/節計算,後來改口說按173元/節課算,還說這算是特殊專案退費。」
張小姐無法接受。她回憶,當初在籤線上合同時,所有操作都是在TutorABC顧問指引及催促下進行的,顧問從頭至尾都沒提過「貸款」。她也不曾記得和海爾消費金融籤過貸款合同。在向機構提出退學後,張小姐每月便不再還款。夢魘由此開始。
「海爾金融不斷以電話和簡訊方式騷擾我和家人,並威脅如不按時還款,會有不好後果。」
為此,記者致電TutorABC機構了解情況。一客服人員表示,
推銷顧問會明確告知學員分期付款就是分期貸款,但他也說「不排除有些顧問可能說得不夠清楚」。
不久,TutorABC貴賓服務部負責人曹先生聯繫記者。他表示,張小姐申請分期貸款,一定是經其本人同意的,
「她與我們籤線上合同時,頁面會跳轉到海爾消費金融,需其同意才會批貸。」
陸續有維權者在網上投訴TutorABC
記者發現,在TutorABC退款維權群裡,不少消費者與張小姐有同樣的遭遇。
受訪者提供
莫名被貸款、無法解除合約、賠付高昂違約費等等。維權者表示,顧問在向他們推銷時,會刻意模糊一些關鍵信息,或者很多都是「口頭承諾」,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被「套路」了,且維權極為困難。
近年來,由「培訓貸」引發的負面事件頻發。
依據《合同法》相關規定,當一方以欺詐的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對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合同。
同時,消費者在報名加入各類培訓機構前,一定要提高警惕,看清機構資質和合同條款,當心掉進「培訓貸」大坑。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