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警方在打擊金融領域突出犯罪專項行動中,偵破一起合同詐騙案,嫌疑人以收取所謂「培訓費」的方式,詐騙約400萬元,廣州有40多家高校的400多名學生被騙。
今年3月底,廣州天河警方接到多名大學生的報案,稱交錢參加了一個公司組織的培訓後,這個公司突然人去樓空,相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他們懷疑自己遭遇了詐騙。
警方調查發現,這個名叫「指路人」的公司從2015年開始,通過到校內舉辦免費職業指導講座,或在校園周邊派發調查問卷、舉辦各種沙龍等方式,獲取在校學生的聯繫方式。
隨後,該公司會通過電話、郵件,聯繫學生到公司做免費的就業創業能力測評,伺機向學生推薦所謂的「藍海計劃」。而這個計劃號稱可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包含多門課程,培訓費9920元。
根據學生與第三方貸款公司籤訂的貸款合同,貸款前6個月由「指路人」公司墊付還貸,學生只要支付60元,之後,學生每個月需還貸約700元,一共18個月還清9920元的培訓費用,外加3000元左右的貸款利息。
被騙學生一旦籤訂了貸款和還款協議,包括本金和利息,就要償還12000多元錢,這對於大部分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來說,很難做到。
40多所高校,400多名學生被騙,犯罪嫌疑人是通過什麼手段,誘導如此多的學生上當受騙的呢?
在讀大三的小張在對方的一再邀請之下,她去「指路人」公司進行了所謂的綜合能力測評。「給我做了一份調查問卷,結果是綜合能力比較低。他們說我即使找到工作,工資肯定也不高。有人還會被罵『無能』。」
經警方調查,所謂的綜合能力測評只是推銷「藍海計劃」的幌子,結果都會是學生綜合能力比較差,目的是打擊學生的就業信心。
「指路人」公司內部一份名叫「挖痛要點」的資料顯示,在跟學生測評時,要「詢問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是什麼感受和體驗,激發痛楚」,使學生「顯得卑微沒底氣,沒追求」。然後適時推銷「藍海計劃」,並承諾提供高薪的就業或實習機會。而所謂的可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藍海計劃」,也非常不專業。公司聘請的所謂講師,其實就是高中畢業。
目前,已有7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警方還在對涉案公司和第三方貸款平臺進行調查,將根據調查和贓款追繳的情況,來解決被騙學生們的貸款償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