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企業怎麼惦記員工呢?怎麼愛員工呢?最簡單直接的做法,就是從根本上做到「以人為本」。我們看京東是怎麼做的。
2016年底,京東集團對外披露了京東員工的福利保障數據。數據顯示,2016年,京東集團總共為包括基層快遞員在內的員工繳納的五險一金超過了27億元人民幣。除了五險一金之外,京東還為所有配送員額外購買了商業保險,保證員工在遇到意外傷害時能夠得到及時救助。同時,京東於2016年還投入3000萬元設立了專項救助基金,以及時幫助遇到重大困難或疾病的員工及家庭渡過難關。
同時,京東的配送員還享有通信、防寒防暑、特殊環境、交通工具等30多種福利待遇及補貼,每年公司投入數千萬元安排員工進行體檢,京東女性員工享受比國家規定多一個月的產假,男性員工享受比國家規定多7天的陪護假。由於京東70%以上的員工來自農村,與子女家人少有團聚,京東從2014年開始推出了「我在京東過大年」的特殊福利政策,用於支持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一線員工將子女接到身邊過年。4年來,京東為此已經投入了2億多元,共幫助超過2萬個員工家庭春節團聚。
京東一直高度關注一線員工的福利,努力為基層員工創造有尊嚴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當外界質疑京東利潤微薄的時候,劉強東曾表示:「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掙錢,犧牲他們60歲以後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賺了多少都會讓我良心不安。」在2017年的京東年會上,劉強東再次重申了這一觀點,他指出「如果按照各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一金,每個月公司每人只要補貼一兩百塊錢就可以了。但能夠為這麼多的藍領兄弟們足額繳納五險一金,付出比別的企業多五倍六倍的代價,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做到的。通過這件小事,京東向全社會證明了用合法的手段做生意,走正道照樣可以取得成功!」
正是由於對基層員工全方位、人性化的關愛,京東物流一直在全行業裡保持了服務和口碑上絕對的優勢,並再一次彰顯了京東「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在促進企業發展和社會貢獻上的強大動能。
劉強東說過一句話,「對員工好,準沒錯。」企業的失敗不是因為對員工好,而是因為沒有管理,「對員工好」跟「有管理系統」,二者是不矛盾的。
企業永遠不可能只憑高層的戰略和決策就取得成功,最後還得靠基層員工去落地執行。只有充分尊重基層員工,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員工想要的,不剝奪員工應得的,才能充分發揮基層員工的作用和價值。
從京東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發,企業做薪酬設計時,要體現人性化的管理原則,既要以制度管人,更要以情暖人。員工身心愉悅地投入工作,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