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種族攻擊—我們來談談種族歧視

2021-02-23 烏合之眾The Masses

自從疫情在西方國家爆發以來,針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言論不斷增加。從改變病毒的官方名稱「Coronavirus」為「中國病毒」,到各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抨擊中國人愚昧野蠻愛吃蝙蝠,我們一直在經歷著種族歧視傾軋。然而,種族歧視不止僅僅發生於現在,也不止僅僅針對中國人。在我們的社會化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學會歧視態度和行為。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克制住這種可能,學會理性對待他人。

種族歧視報導

一名男子向中國女子潑硫酸⬆️

新加坡留學生受到種族歧視毆打⬆️

什麼是種族歧視?

種族(Race)通常被定義為 — 擁有共同形態和生理特徵的一個群體。我們的膚色,發色,眼睛的顏色,都是區分我們不同於其他種族的特質。除此以外,語言、文化、生活習俗等各方面區域性特點也是區別化種族的一個重要因素。

種族歧視是我們對於一個族群和族群裡的個體的負面意見以及仇視行為。某些負面意見甚至是在我們沒有真正接觸到這個族群之前事先預想的、沒有根據的看法。這些看法通常會影響我們對待這個群體的態度,從而做出帶有歧視性的行為。

一個擁有種族偏見的人更容易討厭來自於其他種族的人,並且認為其他族群裡的人們愚昧且危險。尤其當某個族群擁有認為自己比其他族群更優秀的優越感時,他們更容易表現出種族歧視行為和態度,並且無法輕易改變。

種族歧視的行為和態度基於我們對一個族群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即我們對於一個族群裡人們的個人品質的固定偏見。這種固定偏見,通常是錯誤的、籠統的、誇大的,並且不會因為其他新的信息而改變。

舉個例子,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普遍基於十九世紀的黃禍論(Yellow Peril)— 「中國是一個卑劣的民族,中國是一個野蠻、專制、封閉的國家,中國人會給西方文明帶來災難和毀滅」。

黃禍漫畫

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說法已經消失。對於中國人的刻板印象慢慢變成書呆子、數學好、身材矮小瘦弱。可是這次疫情爆發,過去西方人對中國人的負面偏見 — 野蠻、粗俗、封閉,又再次出現在他們的言論當中。一葉障目,在西方種族歧視者眼裡,中國的文明發展被選擇性忽視,只有留著小辮子的「黃禍人」才是「真實的中國人」。

替罪羊理論

心理學家研究種族歧視,發現人們通常會在遇到困難時,把自己的麻煩歸罪在替罪羊(Scapegoat)身上。這個替罪羊通常來自於弱勢群體。

心理學家John Dollard指出,人們的偏見來源於挫折。當人們無法找到挫折的來源時,他們會把受到挫折的原因歸咎在其他更弱勢的人身上,從而在這些人身上發洩情緒。

心理學家針對這個理論做了一個實驗。實驗中他們給了學生兩套拼圖,但是他們只給了完全不夠的時間讓學生們去拼圖。當學生們在憤怒的心境下去完成這個實驗以後,他們看到實驗者們紛紛搖頭,並且表示出一種輕蔑態度。隨後,試驗者又對學生們進行了偏見測試,他們發現這些學生的偏見測試的分數比拼圖之前增加了。這個實驗表明學生們把他們的挫折轉移到跟這個測試完全無關的人身上。

在這次疫情中,WHO總幹事譚德塞被西方媒體和網民指責應對疫情毫無作為,他們還不斷散發種族歧視言論,冠以譚德塞極其惡劣的種族歧視詞彙。同樣,被指責的還有一直積極抗疫的中國。

這兩者的種族背景在西方都屬於弱勢群體,在很多人看來是可以被當作替罪羊指責的對象。在西方國家疫情爆發的此時,很多人感受到挫折和崩潰,因為他們自己忽視了來自WHO和中國的警示、輕視疫情嚴重性、拒絕戴口罩、反抗緊閉在家等等。因此,他們依靠替罪羊轉移了自己的挫折,毫無根據地指責WHO和中國,並且不斷散發歧視性言論,從而達到使自己脫離於困境的目的。

「標籤化」

從社會學的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來理解種族歧視,會發現人們習慣於給各個群體打「標籤」。這些「標籤」 影響我們如何理解他人,也導致我們選擇性理解他人(Selective Perception):讓我們只看見我們想看見的,而忽視其他特質。

如果我們給一個群體打上標籤,我們會傾向於去相信這個群體裡的所有人都有同樣的特質。我們認為西方人自大,但是所有西方人都自大嗎?看見黑人犯罪,認為黑人都是罪惡的,但是所有黑人都這樣嗎?美國人稱中國人愚昧無知,我們中國人都愚昧無知嗎?

因為標籤化一個群體比花時間了解這個群體更簡單,我們的思維會傾向於這個更簡單的做法。並且,人們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一旦我們開始相信這個標籤,之後我們只會看到我們願意看到的新消息,從而加固我們對這個標籤的堅定看法。我們會選擇性忽視掉那些與我們看法相悖的信息。

感同身受

當我們切實感受到被別人歧視是什麼感覺時,我們才能學會如何正確對待他人。被惡意標籤化、被當替罪羊、被選擇性忽視優點,都是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被歧視的糟糕體驗。相信每個人都不想因為自己的種族而被歧視 — WHO的譚德塞不願意被這樣對待,在疫情爆發下的中國人不願意被這樣對待,還有許許多多我們從未蒙面的其他族群的人們也不願意被這樣對待。所以我們是否能做到對自己時時提醒,不再一概而論、以偏概全,而是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呢?

圖片/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參考快評 | 亞裔也深受美國種族歧視之苦
    這13天來,我們見證了美國民眾對種族歧視非比尋常的怒火。他們的呼聲中,既有對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的不滿,更有對政府當局消極面對種族問題的憤怒。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除了非裔,還有部分群體正在遭受政客政治操弄和「汙名化」帶來的更多歧視。這部分群體就是亞裔。在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的亞裔群體遭受了明顯的歧視和不公。
  • 拜登籤備忘錄打擊歧視亞太裔事件 再度呼籲種族平等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種族仇恨事件頻發,為此,拜登總統周二(1月26日)在白宮籤署了包括打擊歧視亞太裔美國人在內的一系列有關種族平等的行政命令及備忘錄。
  • 亞洲學生街頭說母語遭種族歧視!秀英語硬核回擊
    一群亞洲學生在墨爾本街頭遭受種族主義言語攻擊。(《每日郵報》圖片)墨爾本日前再爆出涉種族歧視事件。一名白人婦女被拍到當街衝一群亞洲學生咆哮,叫嚷她們「說英語」,旁觀者憤而出手制止。(《每日郵報》圖片)這是近幾個月以來路人拍下的數起因種族主義而引起的攻擊事件之一。不少亞裔澳人擔憂,新冠疫情的爆發,助長了種族主義情緒。一些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移民都淪為「疫外傷害」的對象。他們遭受陌生人的種族歧視,並為新冠大流行「背鍋」。澳洲警方反覆強調,無法容忍種族歧視行徑。
  • 拜登籤署4項種族平等行政令 打擊歧視亞太裔
    拜登總統26日籤署四項以推動種族平等(racial equity)為目標的行政行動令(executive action),其中包括打擊針對亞太裔的種族歧視和排外行為;另外,拜登也廢除前總統川普任內的重要舉措「1776委員會」
  • 德國警察執法到底有沒有種族歧視?
    針對「警察職務上的人身攻擊」的研究表示,自2018年以來共調查了3370人並進行了63次專家訪談。現已對這些數據進行了重新評估,並調查是否存在警察種族歧視性行為。魯爾大學的Tobias Singelnstein教授將結果總結如下:警察的做法存在結構性問題。
  • 遇到種族歧視你可以這樣做!
    上傳這張照片的curiousishu稱她本人是印度人經常遭遇種族歧視在帖子上她寫道她曾多次嘗試讓這個人渣把腳挪開但那名女子多次拒絕後來而這種種族歧視的事情在澳洲其實是經常發生有人甚至因此受傷在今年3月份一名23歲的印度女留學生在墨爾本一列火車上遭人毆打她的錢包還被人偷走了
  • 【雙語】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
    美國的種族歧視事實上就是歐洲裔白人對所有其他少數種族的歧視。種族歧視既是這套種族層級系統的形成原因,也是這套種族層級系統的維持機制。Races are an important marker of US social division of category.
  • 娛圈揭秘:日本音樂家在美國被誤認為中國人而打成重傷,都是種族歧視惹的禍
    日本音樂家在美國被誤認為中國人而打成重傷,都是種族歧視惹的禍據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爵士鋼琴家海野雅威
  • 美國人納悶:為什麼種族歧視會出現在世界各國,卻唯獨沒有中國
    最為嚴重的當屬美國內部,該國白色人種對其他人種都非常地不友好,因種族歧視問題,已經出現了無數次的動亂和紛爭。所以,種族歧視一直在美國是一個很大的社會隱患。雖然在美國黑色人種經常遭到歧視,但也曾出現過黑人總統,也就是歐巴馬,他對於美國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並且唯一一個上任初期就來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 黑人禁止入內,澳洲蘋果店引發種族大歧視
    引起了公眾的憤慨,並且準備向商場發起種族歧視索賠。沒有理由,就因為保安感覺你們要偷東西。這背後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沒有理由,因為你們是非洲黑人!"當時,非洲裔學生們對他們遭遇的歧視表示震驚並且抗議。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他們說:「我經常來Highpoint購物,從沒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麼強烈的種族歧視。」誰能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網友們全都驚呆了,即使澳洲白人都無法接受,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民族國家裡,公然發生歧視少數族裔事件。
  • 因為美國反種族歧視,黑人牙膏要改名了?
    「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8日高露潔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中國市場的牙膏品牌「黑人牙膏」這成為美國「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下最新一起品牌受影響的事件品牌中文名和商標惹爭議公開資料顯示黑人牙膏由來自寧波的嚴氏兄弟於20世紀30
  • 從黑命貴到黑人至上,想用種族歧視來綁架全世界,有多少人能答應?
    從黑命貴到黑人至上,想用種族歧視來綁架全世界,有多少人能答應?
  • 又見種族歧視! 快餐店顧客嗆女店員:"買張機票回墨西哥去"
    速食連鎖店Jack in the Box位於德州休斯頓的一家分店發生顧客以種族歧視語言攻擊店員事件。一位白人顧客對女店員脫口說出:「買張機票回墨西哥去。」(截圖自KTRK-TV視頻)美國層出不窮的種族歧視言行又一樁,這次出現在速食連鎖店Jack in the Box位於德州休士頓的一家分店;一位白人顧客因為折價券使用問題與店員理論,並對女店員脫口說出:「買張機票回墨西哥去。」店內民眾拍下事發經過,影片在網絡曝光後獲得媒體紛紛轉載。
  • 種族歧視?多倫多警察對司機怒吼:Go Back To Your Country!
    還記得這個在多倫多華人超市鬧事的輪椅大媽嗎?溫哥華白人女子對亞裔老人惡語相加當然,一般民眾對於發生在身邊的種族歧視問題,也會站在受害者的一邊,給予歧視者堅決的反擊,也會有人一邊用手機記錄下種族歧視者最醜陋的一面,一邊報警。
  • 防彈少年團遭德國種族歧視爭議,"BTS像新冠簡稱一樣?"
    德國廣播中卻出現了防彈少年團有關的種族歧視爭議。 這是MTV《Unplugged Presents》公演之後發生的事情。25日晚(韓國時間),在德國廣播電臺"bayern3"的一個節目中,主持人Matthias Matuschik以BTS cover了Coldplay樂隊《Fix you》為由,發表了大量種族歧視言論,引起了爭議。
  • 倫頓現種族歧視案件,針對亞裔老人的暴力犯罪引關注!
    在倫頓(Renton)警方表示他們正在調查本周發生的一起種族歧視案件,一名亞裔美國男子稱一名女子對他進行種族歧視,並向他的車扔雪球。該男子將對峙過程拍了下來,然後發布到YouTube上。他向倫頓警方報告了這一事件。倫頓警方表示他們正在調查此事,並試圖與該男子取得聯繫。
  • 培訓員工反種族歧視,星巴克將關閉全美8000家店
    當地時間17日,星巴克宣布,將在5月29日下午關閉美國的8000多家分店,對約17.5萬名員工進行「反種族偏見」培訓,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星巴克宣布將關閉美國8000多家分店,進行「反種族偏見」培訓  推特截圖星巴克稱,這項培訓旨在解決隱性偏見,促進自覺包容,防止歧視,並確保每位來到星巴克的顧客都感到安全和受歡迎。
  • 奧克蘭一咖啡店被指種族歧視!
    「僱員都來自不同的國家,我們設置這個標語的主要原因是想知道每個人在說什麼。」Shrhan說。儘管Shrhan這樣解釋,但這張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一些人表示他們將不再光顧這家咖啡館。「我今天真的約了朋友在這裡喝咖啡。但在我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之後,我們就過馬路去Frasers了,」一個人在Twitter上寫道。
  • 日本Nike廣告惹了大禍,挑起種族歧視話題,全日本都反對
    合作:Xiaofu_Lu「種族歧視」一直是現代社會最難纏、最敏感的問題之一,日本社會肯定有,但是,知名運動鞋品牌「Nike」,最近在日本發布一則廣告,就因為觸及日本的種族歧視問題,遭到大量日本網友的批評,甚至許多人揚言要抵制Nike的產品。Nike日本公司,在11月28日發布他們針對日本市場最新的廣告。廣告中,陸續出現中國籍、韓國籍以及黑人等少男少女,說明他們在日常、校園中,遭到周圍日本人的歧視、霸凌。
  • 加拿大原住民因種族歧視遭襲擊 男子衝其大喊「回亞洲去」
    作者 | 魏雪巍▲圖為達科他(圖源:CBC)日前,加拿大一原住民女子在溫哥華街頭遛狗時遭遇襲擊,當時發起攻擊的男子一邊揮拳一邊大喊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這名27歲的原住民女子名叫達科他(Dakota Holmes),她回憶稱,15日晚上她正在溫哥華街頭遛狗,由於季節性過敏她打了幾個噴嚏,不料一男子卻走到她身邊,開始大喊一些帶有種族歧視的話,「他因為對亞洲人存在種族偏見而大喊大叫,他以為我來自亞洲,就告訴我回亞洲去,我不屬於這裡,讓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