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大白的戰袍,成為一名外事翻譯志願者,和無數哥哥姐姐一起並肩戰鬥。在2020年的3月,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第一次有機會成為了夢想中的你們。
護目鏡和口罩遮住了所有人的臉,露出的只是一雙雙堅毅的眼神。「時刻掛在我們心上,是一個平凡的夢想……」耳畔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主人公是我。
與我接班的是一位名叫Diana的志願者,她的口語非常流利。我印象極為深刻的是我們一起接待的第二批人員,其中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三歲的兒子回國,交接、貼牌、存行李、流調、校核,前面的五個步驟都異常順利,到了取樣的環節,需要進行鼻腔和咽喉部的拭子採樣,採樣的護士都是三級防護,在我們穿著的大白制服外又加了一層藍色的隔離服,外加一個隔離面罩,乍一看好像是外星生物。由於拭子很長,周圍人又是這樣的衣著,孩子極端恐懼,又哭又鬧以至於難以採樣。這種不配合令我們感到十分棘手。沒辦法,我們只能請回已經做完檢測的母親,對孩子進行安撫。
母親是廣東籍,Diana也能講一口流利的粵語。兩人輪番安撫孩子。"You are brave,it does not matter,no care for it……"孩子還是泣不成聲,母親沒辦法,情緒便有些激動了:「Just one second,I want to go home」。孩子此時已經泣不成聲,但依舊斷斷續續地說:"I ……want to …… go home,too。"那一刻,穿著大白制服的我瞬間被感動了。
雖然我並不清楚我的感動為何在那一刻迸發,如同潮湧般擊打著我的靈魂。在那一刻,我甚至理解了他們不遠萬裡回國的艱辛。葉落歸根,中國才是海外華人真正的家。
事實上,在數十批檢測人員中,「go home」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當飛機在PVG落地,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回家的喜悅。當Diana介紹流程的最後一步:"After samping,you can get your luggage and then go home."我無法忘記當時那一隊人在聽到「go home」時,當場發出了歡呼。何以為家?一個強大的中國就是他們的家,讓他們有安全感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家」,正如一句古詩——此心安處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