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⑪|防護服外,聲入人心

2021-02-22 安徽中醫藥大學團委

     穿上大白的戰袍,成為一名外事翻譯志願者,和無數哥哥姐姐一起並肩戰鬥。在2020年的3月,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第一次有機會成為了夢想中的你們。

     護目鏡和口罩遮住了所有人的臉,露出的只是一雙雙堅毅的眼神。「時刻掛在我們心上,是一個平凡的夢想……」耳畔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主人公是我。

     與我接班的是一位名叫Diana的志願者,她的口語非常流利。我印象極為深刻的是我們一起接待的第二批人員,其中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三歲的兒子回國,交接、貼牌、存行李、流調、校核,前面的五個步驟都異常順利,到了取樣的環節,需要進行鼻腔和咽喉部的拭子採樣,採樣的護士都是三級防護,在我們穿著的大白制服外又加了一層藍色的隔離服,外加一個隔離面罩,乍一看好像是外星生物。由於拭子很長,周圍人又是這樣的衣著,孩子極端恐懼,又哭又鬧以至於難以採樣。這種不配合令我們感到十分棘手。沒辦法,我們只能請回已經做完檢測的母親,對孩子進行安撫。

     母親是廣東籍,Diana也能講一口流利的粵語。兩人輪番安撫孩子。"You are brave,it does not matter,no care for it……"孩子還是泣不成聲,母親沒辦法,情緒便有些激動了:「Just one second,I want to go home」。孩子此時已經泣不成聲,但依舊斷斷續續地說:"I ……want to …… go home,too。"那一刻,穿著大白制服的我瞬間被感動了。

     雖然我並不清楚我的感動為何在那一刻迸發,如同潮湧般擊打著我的靈魂。在那一刻,我甚至理解了他們不遠萬裡回國的艱辛。葉落歸根,中國才是海外華人真正的家。

     事實上,在數十批檢測人員中,「go home」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當飛機在PVG落地,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回家的喜悅。當Diana介紹流程的最後一步:"After samping,you can get your luggage and then go home."我無法忘記當時那一隊人在聽到「go home」時,當場發出了歡呼。何以為家?一個強大的中國就是他們的家,讓他們有安全感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家」,正如一句古詩——此心安處是吾鄉。

相關焦點

  • 徵集令 | 講出你的返家鄉實踐故事,為青春點讚!
    你是否想分享你的返家鄉實踐故事?山西大學「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徵集活動來啦!1.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五四寄語精神,結合實踐的所思所想。2. 學習《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文章,結合個人成長的所感所悟。3.
  • 磨礪青春 奮鬥人生 | 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八)
    為了解現階段食品市場行情,感受疫情爆發以來食品價格波動的影響,體會百姓與商戶的生活狀態,山東科技大學測繪與空間信息學院「濟南實踐團隊」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以疫情期間國內居民市場食品價格波動及其對居民造成的影響為主題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 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20 | 甘於奉獻 熱心助人
    這也告訴我們,要積極參加實踐,在實踐中了解真知。    暫別象牙塔中舒適的生活,帶著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我抽出時間去參加志願者服務。報名加入志願服務隊伍後,我參加了新人培訓活動。培訓課上,我受益匪淺。隊長問我們為什麼會加入志願者隊伍,每個人的觀點和想法不同,而我的想法是通過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他人,從而獲得自己的快樂。
  • 偵查系舉辦「返家鄉」沿黃社會實踐活動(第七彈)
    在此次寒假「返家鄉」沿黃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我們首先通過網絡並諮詢群眾了解了黃河流域所存在的一系列生態問題和群眾對此的一些觀點,然後深入社區與村莊分發宣傳頁普及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生態安全和垃圾分類知識,同時與群眾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垃圾分類相關問題進行趣味問答,促進保衛黃河與做好垃圾分類的觀點深入人心。
  • 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一)丨張少媃:與時俱進,用實踐點燃青春
    習近平曾說過:「青年人要勇於找『苦』吃,敢於找『苦』吃」,在讀過《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後,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並不深入,直到我自己參與實踐後,才有了新的體悟。在我大學期間的第一個寒假裡,學校向各二級學院招募去往廣西司法所服務的志願者。我明白,實踐的機會來了。我終於可以切身體會到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志願服務的光榮與擔當,它促使著我應召加入司法所,近距離的體驗法律的威嚴和公正。
  • 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 「走近抗疫英雄,弘揚戰疫精神」暑期社會實踐
    7月25日,小組成員張建芳去了鎮上的交警大隊,走訪了她家鄉抗疫英雄——羅政。羅政是酉陽縣公安局交巡警大隊龍潭公巡五中隊民警,疫情期間在重慶市酉陽縣龍潭鎮猴子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交通衛生防疫檢查點,做好車輛人流管控,堅守好自己的崗位。張建芳問羅政交警:「抗疫期間辛苦嗎?」羅政交警卻回答說:「出社會做事,哪有不辛苦的,雖然辛苦,但是我覺得值得!
  • 聲入人心男團:親愛的,請你聽我說……
    「這一刻,親愛的,請你聽我說……」幾日前,一首由孫海倪作詞,鞠紅川作曲,「聲入人心男團」蔡程昱、仝卓、高天鶴、鞠紅川演唱的歌曲《親愛的》暖心上線。「聲入人心男團」希望能把心底積攢已久的情感,藉由這首溫暖的歌曲傳遞給大家。‍‍‍‍‍從歌曲中,我們能真切感受到創作者和演唱者濃濃的真心實意。就如曲作者鞠紅川說的:「整個創作的過程就是一氣呵成的感覺,因為大家的這份感情都積攢了很久,希望藉此能夠表達出來。」‍‍
  • 我的返家鄉實踐活動 | 桀桀病虐時,灼灼百花開
    還有許多的其他國家也幫助了我們,例如日本,俄羅斯,巴基斯坦······日本株式會社捐贈了3300套防護服,6000雙鞋套,並且賦詞:「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富山縣向友好省縣遼寧省捐贈了一萬枚口罩,並寫上:「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 【志願者說】| 社區實踐體會
    我是華夏村社區的,您是從什麼地區回到丹東的?有72小時的核酸檢測證明嗎?」——我一天的社區實踐工作就從這樣的一通電話開始了。我叫葉泓辰,是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大三的一名在校學生,2021年1月中旬我放假回到丹東,為了不虛度假期的時光,我決定成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來服務我的家鄉。
  • 樂丨我叫徐美鳳,來自梅港,我在上海,我為家鄉代言!
    【我為家鄉代言】第八十二期來了!黃金埠之窗微信平臺面向全球尋找在外的黃金埠、梅港、峽山、社庚的遊子,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駐足何方,只要你是餘干人,只要你是在這片熱土上出生、成長,無論男女老幼,都可參與我為代言欄目,以表達思鄉之情。
  • 我叫徐小花,來自黃金埠塘灣村,我在浙江紹興,我為家鄉代言
    、推廣家鄉,傳播家鄉正能量!【我為家鄉代言】第108期來了!黃金埠之窗微信平臺面向全球尋找在外的黃金埠、梅港、峽山、社庚的遊子,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駐足何方,只要你是餘干人,只要你是在這片熱土上出生、成長,無論男女老幼,都可參與我為代言欄目,以表達思鄉之情。
  • 我叫葉麗萍,來自五雷大梧葉家,我在江蘇,我為家鄉代言
    、推廣家鄉,傳播家鄉正能量!【我為家鄉代言】第100期來了!黃金埠之窗微信平臺面向全球尋找在外的黃金埠、梅港、峽山、社庚的遊子,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駐足何方,只要你是餘干人,只要你是在這片熱土上出生、成長,無論男女老幼,都可參與我為代言欄目,以表達思鄉之情。
  • 特輯 || 在北京,我給家鄉拜早年
    我是北京房山法院的王澤磊,我的家鄉在美麗宜居的古城河南禹州。今年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由於疫情原因,沒有回老家過年,所以想著通過「雲」平臺向家鄉的父老鄉親,送上新年的祝福,拜個早年!提起我的老家,我也有數不勝數的美食可以介紹,羊肉燴麵、胡辣湯、火燒夾涼粉、清炒燜子……早起胡辣湯、中午吃燴麵、晚上燜子炒菜配稀飯,足以讓我們度過美好的一日三餐。
  • 【今日好歌】我們的的家鄉(Anhte A Buga)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的「景頗學會」關注我們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
  • 綏德:2000外嫁女、知青集體回娘家 端午樂遊共敘家鄉情
    6月8日上午,綏德縣白家礆鎮白家礆村2000外嫁女、知青集體回娘家集體回娘家,共敘家鄉情。女客們統一著裝,手揮彩扇,組成盛大的秧歌隊,沿著村裡街道進行秧歌巡遊。一路上,村民夾道歡迎女客們回娘家,整條街道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裡,這次回娘家的外嫁女有兩千多人,端午節她們專程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參加這次活動。
  • 【鄉情】我的家鄉美女叫「毛嬙」
    我家鄉的劉猴鎮地處荊山餘脈,在南漳、宜城、荊門三地交界之間,過去就有「一腳踏三縣,三縣看不見」之說。那裡山青、水秀、人美,小姑娘個個都長得水靈靈的,成年姑娘大都在165公分左右,天生麗質,嫻淑聰慧,人見人愛,正如宋玉在回答楚王時所描述的一樣。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從省市下派到我家鄉的6位大學生,有四位被「毛嬙」所吸引,情定劉猴,一年之後下派結束,帶著美人歸。
  • 美麗中國看黃河 青春引領綠風尚|商丘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大學生開展「返家鄉」沿黃社會實踐活動(一)
    當年黃河發大水,媽媽和她說當年解放軍戰士看待蘭考人民的生命安全比自己的生命安全還要重要,他們用生命保衛她們的家鄉。於是,從小她就對解放軍叔叔有著崇高的敬意,她深切表示:「我愛解放軍叔叔,他們拯救了我們的家鄉,拯救了我們的生命,我愛黃河,在焦裕祿同志的帶領下它不再可怕,它灌溉我們的田地,使蘭考人民不再忍受飢餓。」
  • 【監利人情懷】「江城五姐妹」再續家鄉緣 募集愛心物質專機抵監(抗擊疫情系列文章151)
    下午四點左右,一陣震耳欲聾的隆隆聲音,闖入了我的耳朵。我不由自主地抬頭一望,一架紅色的直升飛機,由遠而近。在監利城區的上空盤旋了幾圈,便緩緩降落在章華小學的操場上。    據前來接捐的人士介紹,這架專機所載的是抗疫防控物質。由在外工作的五位監利籍的姐妹們所捐贈。
  • 央視紀錄片《我的家鄉•我的家》隴西篇開機 魯澤出席開機儀式並揭幕
    天津市僑聯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陳鍾林,天津市僑聯文化宣傳部部長段毅,縣委書記魯澤,甘肅經濟日報社副總編馬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豔萍,副縣長王興繼、縣政協副主席張曉天等出席開機儀式。 王興繼主持儀式。 魯澤和何一凡共同為開機揭幕。中天太和影業董事長、總製片人何一凡介紹了紀錄片《我的家鄉·我的家》隴西篇拍攝內容和拍攝計劃。
  • 遊子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水餃,過年天天吃,總算解饞了
    像我們這些在外地工作生活的遊子,在外地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鄉味的餃子,這趁著過年回家天天吃,總算解饞了!農村裡過年,過去沒有冰箱,但好在天氣冷,屋裡屋外一個溫度,甚至屋裡更冷些。很多家都會在年三十準備好三四種肉的餃子餡,分別放在小盆裡調好味道,一般都會鹹一點,這樣一直到初五,餃子餡都不會變質,揉點面就可以動手包餃子了,特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