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映的《高跟鞋先生》,好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似乎是一部很清純很不做作,和其他的妖豔電影不同的影片。
無論是劇情上的創新,還是從內容所呈現出的主旨來看,這部影片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先來看看《高跟鞋先生》的情節究竟哪裡引人入勝。首先從名字的定位上,就可以看出電影組製作的別出心裁。
高跟鞋,可以說是女性的代名詞,可是和先生又有什麼關係呢?這就吸引著觀眾往電影院裡面走。
寫出如此重口味的標題,完全是因為這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用色著筆。粉紅的片頭,各種內衣胸墊高跟鞋圖案,預示著主題。
男遊戲設計師杭遠,從小就暗戀同校才女李若欣,可每次要表白的時候她都已進入了新戀情。李若欣最後一段感情被未婚夫背叛,不再相信男人。
轉而與閨蜜Sammi越走越近。杭遠頓時萬念俱灰,於是富二代「好基友」林森森提議他做最後一搏,想方設法接近若欣,大膽追求所愛。
陰差陽錯下,杭遠竟成為了網絡紅人,一時間風光無限。 但是好景不長,若欣很快識破了他們的「計謀」。
女扮男裝,古裝劇中經常出現,然而男扮女裝算得上是偶像劇中經典橋段裡的一股清流。
男扮女裝對於男演員的長相要求極高,然而杜江卻表演的毫無違和感。
一個閨蜜該有的樣子,他都有。
一個男人該做的事情,他一樣也沒有拉下。
所以最後能擁美人入懷,這也是符合常理的。
除了情節,更值得一提的其實,是該劇懂得如何迎合時尚和潮流。
劇中的衣服品牌眾多,在觀看情節的同時,觀眾也會注意到這些社會名流和普通上班族之間的差別。
而且,該劇暗中貼金星的毒舌和同性的熱度。
王祖藍作為男扮女裝的教練倒也合適,畢竟是被金星本尊認可過的cosplayer。使得原本就有一定受眾和關注度的影片,更加受到所有媒體和公眾的注視。
無論口碑如何,至少票房已經達到了。比起撲街,也許這更合導演組想要看到的結果。
這些時尚和潮流的元素,其實是導演和製片組的大膽運用,很多人都知道迎合時尚才能受到歡迎,但是真正敢去擦邊的,畢竟還是少數。
這就是《高跟鞋先生》的獨到之處。
尤其是在今年年初,廣電總局下架了《太子妃升職記》《上癮》等多部含沙射影或者是直言不諱的同性題材電影。
這麼大的風頭,《高跟鞋先生》的劇組仍然敢頂風而上,它的成功可以說不是一個偶然。
雖然按照常理來說,電影的獲勝應該從拍攝技巧和主旨來超越其他同題材電影,但是《高跟鞋先生》劍走偏鋒的成功,應該可以為其他暫時沒有出路的電影導演提供靈感。
這部劇的咖位沒有多高,所以粉絲的票房應該不是佔據絕大部分。
所謂的男女主的深厚友誼才是這部片子廣受爭議的源頭,男主角對於女主角的愛可謂是滔滔江水延綿不絕,不惜男扮女裝也要獲得美人芳心。
可以說,這種好男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有出現的可能的。畢竟,一個男人如果是直男的話,就不會主動穿上女性的衣服,甚至是化妝帶假髮。
如果是個gay,那也不會對女神感興趣。
所以,電影終究是電影。
而且,導演也用這麼高的票房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一個女孩子說她渴望有一個閨蜜,那麼這個閨蜜至少要學會如何去保護她。
而且,即便是手拿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的閨蜜,最終還是不敵一個男朋友來得實在。
總而言之,這部片子的閃光點就在於它的情節。其中有一些嘗試著想要給我們搞笑氛圍的鏡頭確實讓人捧腹大笑。
不管是向經典致敬,還是說荒誕無釐頭,能夠笑一笑讓自己開心,那麼這部影片,觀看一下又何妨呢?
至於誤會這些俗套的橋段,當然在這部影片中也是無可避免的。女主演技還算在線,就是港腔。想不通片方為什麼給陳學冬配音不給薛凱琪配。
最後影片中的改編自真實故事,應該是全場最後一個笑點,原型是誰?你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笑過就好,雖然是惡搞,把惡搞如此認真,《高跟鞋先生》,空前不知道是不是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