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丫頭。點擊標題下藍字「緘默人」免費關注,我們一起前行!
點 擊 查 看
有句俗語:「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意思是說人在權勢、機會處處不如別人或受人限制的時候,不能不低頭退讓。
年輕人要想有所成就,不妨將此當做磨鍊自己的機會,藉此休養生息,以圖將來東山再起,而絕不可一味地消極乃至沉淪下去。
只有那些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人,才將一時的逆境看做是事業的盡頭或者是人生的灰暗角落。
他們不願想辦法克服眼前的困難,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聽天由命。
我們從小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是「永不低頭」、「永不言敗」,否則你就是懦夫。有「美國人之父」之稱的富蘭克林,他在年輕時曾拜訪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當時的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門。「很痛吧!
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穫。
一個人要想平安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
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的教導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穫,並把它列為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一。富蘭克林從這一準則中受益終生,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他功勳卓越,成為一代偉人,他在他的一次談話中說:「這一啟發幫了我的大忙。」人生長路漫漫,有時退一步是為了跨越千重山,低低頭是為了今後成為擎天柱。不屈就難伸,不虛懷若谷就難以傲視群雄。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歷經千門萬坎,敞開的大門並不完全適合我們的軀體,有時甚至還有人為的障礙,我們可能要不停地碰壁,或是伏地而行。若一味地不顧一切前行,到最後只有被拒之門外的份兒,而且還會被撞得頭破血流。「該低頭時就低頭」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與現實環境有和諧的關係。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既是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走好更長遠的路,也是為了把不利的環境轉化成對你有利的力量。「該低頭時就低頭」是一種立身的修養,也是一種處世的智慧。由此看來,暫時的讓步,往往是贏取對手的資助、最後不斷走向強盛、伸展勢力再反過來使對手屈服的一條有用的妙計。人在屋簷下,要懂得適時地低頭,這是一種高明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