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筆者多年前去日本旅遊後看到日本人的一戶建特別念念不忘。沒錯,就是門前還種植羅漢松那種,打那後一直尋思著回國找個山溝溝蓋個日式一戶建,前兩個月國慶期間返鄉翻山越嶺的找了遍,發現現在農村宅基地不是你想買就能蓋,所以這個念想乾脆去日本買一戶建得了,今天說下關於中日自建房屋簷細節的那些事,留給有條件的網友回頭自己建。
說起國內自己蓋的和日本的一戶建有什麼不同,大家估計都忽略了屋簷,沒錯,雖然國內很多自建房都會見到,不過只有20~30公分,而日本的自建房屋簷標準卻是90公分,這麼長的屋簷真的有必要嗎?
屋簷的存在其實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擋雨,避免雨水順著外牆下流時間長了會受到雨水的侵蝕,有保護的作用。其次它能調整陽光,夏天如果沒有屋簷,外牆和窗戶全都在陽光下暴曬,室內溫度會變得越來越高。
日本自建房屋簷之所以這麼為90公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經過精心地角度測量,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都能防止陽光直射進室內。二是長90公分的屋簷能保證雨水不會流到外牆上或者飄進窗內,可能30公分左右的屋簷看起來更美觀一些,但在顏值和功能方面,日本人選擇了後者。
當然了,這麼長的屋簷自然也會存在一切缺陷,比如低風阻,碰到颱風天氣很容易會變得脆弱,沒有普通屋簷那麼結實,另外外觀上看起來也會顯得有些笨重不好看,搭建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很高。換作國內,即使是自建房,也大多跟鄰居家房子距離不遠,真的不適合這麼長的屋簷。
日本很多房屋都是木製的,即使防水性能再好,作為外牆,長時間日曬雨淋都會慢慢腐蝕變脆,大大縮短了使用壽命。紅磚外牆容易反鹼,瓷磚牆面容易留下水漬變得很難看,簡單來講,屋簷存在的必要性就是保護外牆。
不過這麼長的屋簷只適用於自建房,空間寬敞,城市裡的房屋不需要,樓層高,屋簷的作用不大,另外還會影響整棟樓的美觀,國內其實也一樣,不過前提是外牆要做好防水措施。
國內的房子保留屋簷作用是一樣的,不過最近幾年鋼筋混凝土房子越來越多,留不留屋簷完全就看個人的選擇了,農村自建房建議還是保留屋簷,保護牆體的同時看起來更加大氣!(圖片來源於網絡)
話說回來,日本的蓋房理念比我們先進很多年,值得學習的細節真的很多。
本文章原作者:飛墨設計師李工
好的內容不會天天有,但如果有張圖能對您未來的裝修有借鑑參考價值,我們會很榮幸。選擇日式裝修,是選擇了一種更有志趣的生活方式,喜歡日式風的,是更善於發現美的人,ta絕對不會是一個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