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然氣的要哭了 或遭燃料油"逆替代"】
據悉,清潔替代能源天然氣經濟性優勢大幅削弱,甚至部分地區已高於液化石油氣等品種,引發「逆替代」現象。究其原因是近半年多來,國際油價出現斷崖式下跌,瘋狂的席捲全球各個國家,嚴重削減了天然氣的經濟性。
國際能源研究機構安迅思最新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粵東地區目前液化石油氣對天然氣的替代已達50%的市場份額。安迅思天然氣分析師孫雪蓮說,與去年的高點相比,國際油價仍處於「腰斬」階段。天然氣車用、工業等終端領域能源「逆替代」已顯現,終端需求減少。部分工業用戶正在考慮改造設備,棄用天然氣。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郄婧也表示,目前很多工業用戶擁有燃氣和燃油兩套裝置,現在燃油的經濟性更強,不少企業開始改用燃油裝置,停用燃氣裝置。此外,不僅在中國,鄰國日本不少發電企業也棄用天然氣,改用經濟性更強的燃料油發電。
在車用領域,低油價對天然氣汽車的衝擊更為明顯。非但汽車「油改氣」經濟性不再,天然氣重卡的推廣也受到挫折。天然氣遭遇石油類產品「逆替代」是市場價格驅動的結果。受國際油價影響,國內油價重回低位,而我國天然氣價格卻處於上升態勢。
按照我國已出臺的天然氣價調整政策,我國天然氣定價區分存量氣和增量氣兩部分。其中,增量氣價格調整與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等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鈎,存量氣分步調整,力爭「十二五」末調整到位。專家認為,受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等價格下跌影響,2015年我國天然氣增量氣價格或出現下調,但如果考慮到存量增量並軌,存量氣價格可能還會小幅上漲。
郄婧表示,預計2015年4月或5月份,國內氣價進一步調整。可能出現存量氣價格上調,增量氣價格下調的局面。但由於我國天然氣消費量中存量氣數量相當於增量氣的兩倍左右,總體看來,氣價整體還可能繼續小漲。這意味著,如果沒有環保壓力和責任的指引,僅在市場價格引導下,天然氣所面臨的「逆替代」風險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