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頭條】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茶園面積不宜再增加,要走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2021-02-22 北京茶世界

北京茶世界資訊:11月21日下午,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雲南龍園號茶業有限公司、雲南佑展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雲茶走天下,雲茶醉天下」推介會在第12屆北京茶博會活動區舉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出席並就茶葉發展發表看法。


潘司長指出:

茶在我國種植業生產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農民的增收有重要作用。我國現有約4600萬畝的茶園,280萬噸的鮮茶年產量,合每100個人3畝茶園,每個人茶佔有量4斤幹茶。

關於茶葉今後的發展:

首先,茶園面積不應該再增了,不能下田與糧食爭地。

其次茶葉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人均4斤茶,總量來說已經偏多了,已經供過於求,今後一定要走高質量的路子。

走綠色發展之路,減少化肥使用,增加有機肥的使用。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使用綠色防控或者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茶葉包裝過於豪華浪費,也應走綠色之路。能不能使用可回收的材料?

要走平民之路,要滿足14億人的需要。

要走青年人之路,茶葉要進學校,進課堂,茶葉要跟咖啡、跟西式飲料爭奪我們的年輕人市場。如果這個市場我們佔不住,那麼我們茶葉的消費可能就會逐漸減少,就會被西式飲料所佔據。

最後,潘司長對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的舉辦表示祝賀,希望茶博會越辦越好。

【本文照片作者:陳曉根】 

(點擊圖片即可領取門票)

11月22日 ( 09:00 — 17:00 星期日)

11月23日 ( 09:00 — 13:00 星期一)

展館分布

(編輯:曉林)

來源:中農促茶產業委員會   北京茶世界

相關焦點

  • 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茶園面積不宜再增加,要走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雲南龍園號茶業有限公司、雲南佑展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雲茶走天下,雲茶醉天下」推介會在第12屆北京茶博會活動區舉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出席並就茶葉發展發表看法。潘司長指出:茶在我國種植業生產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農民的增收有重要作用。我國現有約4600萬畝的茶園,280萬噸的鮮茶年產量,合每100個人3畝茶園,每個人茶佔有量4斤幹茶。關於茶葉今後的發展:首先,茶園面積不應該再增了,不能下田與糧食爭地。
  • 全國果茶發展交流會在四川舉行 2020年果園將達2億畝
    央廣網成都11月15日消息(記者劉濤)11月15日,農業部在四川省眉山市召開全國果茶綠色發展經驗交流會,浙江、湖北、陝西等省交流了果茶發展相關經驗。會議提出,到2020年,我國果園面積要穩定在2億畝左右,茶園面積穩定在4200萬畝左右。據介紹,經過多年發展,2015年我國水果面積達1.92億畝,茶葉面積4100萬畝,均居世界第一位。
  • 陸路運輸管理司為您打開綠色通道
    今日匯率:中緬 1:186.22,緬中 1:0.00537由於國內有關條例規定,司機的駕照必須根據駕齡逐級升級,部分駕照還沒升級的司機們想駕駛駕照規定以外的機動車,因為害怕被抓,只能等到晚上沒有交警的時候再出車
  • 高淳「淳青茶園」評上江蘇首家「中國30座最美茶園」
    9月19日在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發起的2015年「中國30座最美茶園」評選活動中,南京市高淳區茶葉實驗場申報的「淳青茶園」從近百家候選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30座最美茶園」稱號。(古船板鋪成的「十裡古船棧道」) 茶場(南京淳青茶業有限公司)現有茶園4000畝,擁有先進的茶葉加工和生產設備,具有近60年的茶樹栽培和茶葉製作歷史。年生產優質幹茶2萬公斤。
  • 茶記 遊英德茶園,賞紅茶之美
    【中國茶業】全媒體現場報導:2015年12月29日至31日,在廣東茶業行業協會張黎明秘書長的統一組織下,佛山旗袍分會和芳村旗袍分會佳麗,三十餘人一同前往英德遊茶園,賞紅茶,參加2015中國英德紅茶英石旅遊文化節。
  • 浠水綠楊:原生態種好茶,價優俏銷茶農笑
    這兩年,浠水綠楊鄉在依託山林資源優勢發展茶葉產業的過程中,大力引導農戶轉變種植觀念,實現了全鄉茶葉生產從單一追求產量向追求綠色原生態的轉變,也為今年春茶上市搶得了廣闊市場。視頻裡揉捻新茶的師傅名叫程又元,是綠楊鄉雀山村一名制茶的老把式,他見證了村裡茶葉產業的發展歷程。程又元告訴記者,過去種植是一層肥料,一層農藥,追求產量。
  • 【決勝2020】鳳岡縣永安鎮田壩村:一片茶葉一片情,一片茶園富一方
    放眼望去,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間的鋅硒茶園層層疊疊,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茶園美景。鳳岡縣永安鎮田壩村位於縣城西北部,海拔930米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充沛,地形多為山地和丘陵,對於茶葉生長來說,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田壩村位於西部茶海核心區域,作為貴州省茶園面積最多的村莊之一,這兒的土地富鋅富硒,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有機茶生產基地。
  • 西寧一茶園不賣茶, 竟然幹的是這麼難以啟齒的勾當!
    © 投稿微信:iqhwang 合作微信:40476,WeMedia自媒體聯盟茶園大家都知道是品茶休閒的好地方,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品茶
  • 世界那麼大,為什麼要來緬甸投資?
    今日匯率:中緬 1:222.5378 ,緬中1:0.004494世界那麼大,為什麼要來緬甸投資
  • 【委員風採】何永康:以茶旅融合新模式助力縣域鄉村振興
    提升貢獻度  尋找突破口  再創新佳績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德清政協
  • 一首讓你耳朵懷孕的歌 : 【茶 語】
    我鎮將藉此契機,以全面提升潮州工夫茶文化旅遊示範區水平為目標,打造中國茶旅特色小鎮,將茶產業、茶文化、茶旅遊進行有機結合,力爭把發展茶產業融合到發展鳳凰茶旅文化中去,促進鳳凰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建設美麗幸福鳳凰。
  • 種草|| 來自「世界硒都」的恩施硒茶,健康無汙染,品味自然的味道
    我國茶葉產地和種類眾多,今天楚妹要給大家安利的,就是一款湖北恩施硒茶。全州現有茶園面積130萬畝,產業基地總規模位居湖北省第一位,在全國地市級產茶區中位居第五位。浸潤在空氣清新、無汙染環境中的「恩施硒茶」,水浸出物、咖啡鹼、茶多酚、胺基酸等主要品質成分含量較高,具有「香氣馥鬱持久、滋味鮮爽甘醇、湯色明亮穩定、綠色含硒耐泡」的優異品質。
  • 發現好茶之馬圖茶:自古高山出茗茶
    馬山茶業副總經理饒富琴告訴記者,這塊茶園是她馬圖村最傳統的古茶園,馬圖村祖祖輩輩種茶,有300多年的歷史,整村有10000多棵古茶樹。除了種植上追求高山雲霧的環境,講究不施肥不打藥的生態管理,堅持純手工採摘,且只採春茶以保證品質外,馬圖茶的製作,工序也特別多,殺青、揉捻、炒幹、提香等環節都十分考驗師傅的匠心。
  • 冰島直播:冰島茶鮮葉採摘第一天
    好的東西,總是值得等待,冰島老寨茶也一樣。今天開採,所摘的鮮葉數量不多,尚不能滿足茶友的需求。為保證「真正的冰島味」,預估要一周甚至10天後才能大規模採摘,已下單的茶友望耐心等待。早上7點,天剛蒙蒙亮。工作人員從豐華茶廠出發,前往冰島老寨我們即將開採的茶園主人老張家,和採茶的茶農匯合。
  • 央視《新聞聯播》| 黑龍江:「綠色屏障」的「綠色轉型」
    這段時間,黑龍江大海林林業局的工作人員開啟新一輪巡山,這次他們要對遺留在山上的獵套進行清理。黑龍江森工大海林林業局興安林場工作人員 李振:山上的野生動物逐年增加,像野雞、兔子、狍子、野豬,比以前多了很多,現在森林植被的恢復也非常好。
  • 【富陽·茶】雲霧小鎮雲霧茶!
    山上數千畝茶園是安頂山懷抱中最寶貴的綠色珍珠翡翠。由於安頂山土質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PH值在5.5左右,其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都得天獨厚,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安頂村炒茶的胡師傅說,只有真正靈活掌握好這些技術,才能炒制出質量穩定、色香味形俱全的好茶。
  • 中國:綠色金融議題推動者
    綠色金融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綠色復甦的重要支撐。  綠色金融支持的復甦將有助於金融穩定和國際合作。綠色金融的終極目標是要促進綠色發展,綠色復甦將能夠確保經濟發展和金融體系運行的質量,避免環境變化導致的風險積聚,逐步釋放資產擱淺風險。綠色復甦有助於推動國際務實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目前,歐盟推出的總規模7500億歐元的抗疫復甦基金中,有近1/3的資金將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等綠色投資。
  • 八仙茶:昔日明星茶尋求復興
    去年,一份《詔安縣人民政府關於扶持八仙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首先讓鍾平泉看到了信心。這份乾貨提出,至2020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八仙茶產業發展,覆蓋新茶園建設、現代茶園建設、茶葉初制加工清潔化改造、更新茶葉加工設備、品牌營銷建設等環節。        「眼下,八仙毛茶平均收購價在每公斤40元以上,精製茶則超過400元。」
  • 「禿頭山」裡種出「生態茶」——福建安溪感德槐川村的綠色致富路
    這是10月27日拍攝的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生態茶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新華社福州11月21日電 題:「禿頭山」裡種出「生態茶」——福建安溪槐川村的綠色致富路新華社記者趙雪彤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飲一杯茶而明生態美。這個80%人口以制茶、售茶為業的村莊,曾經過度開墾,大力治理後,種出了「生態茶」、「致富茶」,書寫了守好「綠水青山」的「茶鄉答卷」。「鐵觀音又有了記憶中的好味道。」
  • 央視《新聞聯播》重磅報導:發揚右玉精神 在更高起點推動綠色發展
    1月23日央視《新聞聯播》用時2分14秒重磅報導《發揚右玉精神 在更高起點推動綠色發展》一起來看↓↓↓從不毛之地到塞上綠洲,山西右玉的幹部群眾一任接著一任幹,孕育出「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如今,山西右玉正在更高起點、更高質量上推動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