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小寒節氣,天氣也越來越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同時要預防感冒的發生。今天我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三個防治感冒的穴位,效果很不錯,如果感冒的朋友不妨趕緊試試。
1.風門
【定位】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風門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可以防治感冒、肺炎、中風、鼻炎、面癱等。常灸此穴,能加強風門穴的功能,讓它更好地把守門戶,具有宜肺解表、疏散風邪、調節氣機的功效。
【操作方法】
(1)灸法:患者取俯臥位或坐位,艾條點燃放於風門穴上方,距離皮膚約2-3釐米左右進行燻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感冒流行期間每日灸治1次,預防感冒可隔日1次。
(2)按摩法:患者取俯臥位或坐位,按摩者用手掌大魚際貼附於風門穴部位,做快速的直線往返運動,使之摩擦生熱。注意摩擦時壓力不可過大。為保護皮膚,可先在皮膚上塗抹萬花油等。感冒流行期間每日擦治1-2次,預防感冒可隔日1次。
2.肺俞
【定位】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中醫說「肺主皮毛」,肺的精氣對皮毛有滋養和溫煦的作用,皮毛的散氣與汗孔的開合也與肺之宣發功能密切相關。因此,艾灸和按揉肺俞穴,可以調理肺部功能,防治感冒。
【操作方法】
(1)灸法:患者取俯臥位或坐位,艾條點燃放於肺俞穴上方,距離皮膚約2-3釐米左右進行燻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度。
(2)按摩法:按摩者可用雙手手掌大魚際在此穴作揉法(右手順時針,左手逆時針)300遍,使之摩擦生熱,注意不可用力過大,以免傷到皮膚,也可以在按揉之前在穴位處塗抹一些潤滑油保護皮膚。這樣按揉可以很好地潤肺陰、祛痰溼、清除肺部的溼熱之氣,從而起到治療感冒的作用。
3.大椎
【定位】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大椎為督脈之穴,督脈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的作用,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而手足三陽經,都匯聚到督脈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稱為「陽中之陽」,只要給大椎適當的刺激,就可以振奮陽氣,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擻。
【操作方法】
(1)灸法:方法都和上面兩個穴位一樣。
(2)熱水淋浴法:可在洗澡的時候將淋浴器對準此穴處,用熱水淋洗5分鐘水溫可根據自己皮膚的適應程度調節。期間可以用手不停地揉搓該穴位及四周,至該處發紅髮熱,自感舒適為宜。注意揉搓動作不宜過重,以免上到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