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勵:綜合飲食管理與合理用藥,規避糖尿病治療中的血糖波動

2021-03-01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糖尿病

在正常人體內,胰島細胞能夠根據血糖變化和生理需求來調節胰島素的分泌,且機體各組織對胰島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從而維持自身的血糖穩態,這對於保護各種重要器官如腦、心臟等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進餐後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以及血糖吸收後轉化為糖原等過程受阻等問題,從而容易引起血糖波動現象。此外,不合理的藥物使用、胰島素劑量過大或藥物間相互作用,也均有可能導致血糖波動的發生。

很多研究表明,血糖波動與多種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如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等的發生發展有非常密切的關係[1-4]。

為了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在糖尿病的治療中,不僅要注重血糖的控制,還要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儘量減少血糖波動,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後。

對於易發生血糖波動的糖尿病患者,應當通過教育、膳食、血糖監測和合理用藥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從而最大程度減少血糖波動的發生[5]。

1) 均衡飲食,儘量避免食用引起餐後血糖劇增的食物。

2) 選擇與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相近的胰島素:基礎胰島素建議選擇長效胰島素,能較好地模擬人基礎胰島素分泌,作用平穩而持久,從而維持空腹血糖的穩態;而餐時胰島素則建議選擇吸收快、達峰快、更好模擬餐時胰島素分泌的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從而快速降低餐後高血糖,如谷賴胰島素。

參考文獻

1.實用糖尿病學(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N Engl J Med. 2009, 360(2): 129-139.

3.N Engl J Med. 2005, 353(25): 2643-2653.

4.Diabetes. 1995, 44(8): 1577-1589.

5.實用糖尿病學(第4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4M編碼:SACN.GLU.19.08.10719  有效期至2021年1月

非廣告用途,僅供相關醫學人士參考

相關焦點

  • 妊娠期血糖高怎麼辦?妊娠糖尿病如何預防?
    首先要了解如果管理好自己的身體,那就要堅持做到飲食控制為主、適量運動、密切檢測、始終貫穿。1.孕前計劃:完善各項檢查~血漿葡萄糖<7.0mmol/L,糖化血紅蛋<6.5%。< span="">2.孕期達標:控制目標~避免低血糖發生,空腹血漿葡萄糖<7.0mmol/L,餐後1小時血糖<6.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mmol/L。3.產後注意:生活方式~合理飲食、維持健康方式、運動貫穿前後。妊娠期血糖控制方法如下:妊娠合併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又有哪些呢?
  • 好消息:二型糖尿病90%能自愈,錯過機會就太可惜了!
    隨著醫學界對於糖尿病研究的深入,糖尿病的神秘面紗也被層層揭開,專家認為,只要採取正確的調養方法,90%的二型糖尿病是可以實現臨床治癒的,既在不用藥,只靠規範生活方式的方法,實現血糖平穩以及降低併發症風險。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綜合症,在解放初期,國民的飲食都比較粗糙,大都吃的是五穀雜糧,這樣反而有利於健康,易消化。
  • 2分鐘就能了解的春節飲食大法,糖友必看!!!
    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控制血糖,同時減少高鹽、高油脂的食物攝入,糖尿病患者在春節聚餐時,需要特別注意下麵食物:酒:飲酒對糖尿病弊多利少。酒精熱量高,大量飲酒往往影響正常進食,引起血糖波動,特別是空腹飲酒極易發生低血糖。
  • BMJ: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於緩解2型糖尿病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機構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於緩解2型糖尿病。
  • 糖尿病飲食禁忌:這7種食物不能吃!
    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是非常的大,而影響血糖波動的關鍵就是飲食。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要非常的注意。那麼糖尿病人有哪些食物不能吃呢?
  • 降血糖:適合糖尿病的八款食療
    糖尿病是一種與飲食密切相關的疾病,合理的飲食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糾正代謝紊亂,使血糖、血脂儘可能接近正常生理水平,預防和治療併發症。相反,如果忽視飲食因素,單純依賴藥物是很難奏效的。所以糖小編在這裡再次強調飲食治療對糖尿病來說是最為重要的。
  • 年終體檢,如何看懂血糖各項檢查指標
    如果要判斷是不是可能為糖尿病的話,還要高於7,如果是在6.1—7這範圍以內的話,只能稱之為糖尿病前期,一般為空腹血糖受損,它還不能構成糖尿病。空腹血糖參考值2、糖化血紅蛋白(HbA1c)     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液中的紅細胞內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會與葡萄糖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它們一旦形成,就會一直存在,直到紅細胞120天死亡後才一同消失。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監測120天內(2-3個月左右)血糖的平均水平。
  • 春節到了,請讓血糖過個年吧!
    馬上就要過新年了,新春佳節期間,人們吃得多,動得少,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這種生活方式容易導致血糖不穩定,那麼,糖友該怎樣過春節、讓血糖也過個年呢?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礎,春節,各家各戶雞鴨魚肉等都很豐盛,面對色香味俱全的佳餚,糖友必須做到控制飲食,主食一天在5兩米左右,以高蛋白質、低糖、低脂、低鹽、清淡飲食為主,吃餃子時以素餡為佳,如果是肉餡,就要搭配素菜,防止血糖升得過快過高。
  • 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醫療標準-2020》
    不間斷的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是預防急性併發症和降低長期併發症風險的關鍵。有大量證據支持一系列幹預措施來改善糖尿病結果。美國糖尿病協會的《糖尿病醫療標準》旨在為臨床醫生、患者、研究人員、醫保和其他感興趣的人提供糖尿病的醫療護理要件、綜合治療目標和醫療質量評價工具。
  •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8版糖尿病診療標準》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疾病,需要持續的醫療護理,除了血糖控制外,還要有多因素風險降低策略。
  • 廁所有螞蟻聚集,提醒你家裡有人患糖尿病!謠言還是真相?
    在這個糖尿病病情時刻威脅我們家人的時候,居然還跑出許多謠言。「廁所有螞蟻聚集,家裡有人患糖尿病!」某些糖尿病人尿中確實有「糖」,糖確實容易引來螞蟻。現代家庭大多數是水衝式馬桶,尿不會存留在衛生間。所以,家中的螞蟻可能與糖尿病沒有直接關係,並不能作為診斷標準,只能到醫院做血糖檢查。
  • 調節血糖:不能指望保健品
    張大爺告訴高店長,昨天在街口那裡,有人「現身說法」,說這盒東西能治糖尿病,他就信了。「那到底有沒有適合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品?」張大爺問。  高店長心想,世界糖尿病日剛過去,看來藥店在糖尿病知識宣傳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啊!  眾所周知,糖尿病這個「魔鬼」,一旦上身了幾乎就沒有擺脫它的機會,靠保健品來預防或輔助治療都是難事,更不用說治療了。
  • 衛生部緊急通知:糖尿病早餐不知道吃什麼?不想短命,一定不要吃這兩種早餐!
    早餐是我們一天中很重要的一頓飯。但是很多人卻不吃早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早餐一定要重視。長期不吃早餐,然會變胖。肥胖也是糖尿病患者發病之一。所以早餐如果營養搭配得當,不僅,可以讓人精力旺盛,還能,避免生物血糖波動有利於,全天血糖控制。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健康的早餐搭配,應該是低脂肪,維生素高,蛋白質豐富的早餐。那麼糖尿病患者早餐吃什麼比較好?有利於健康?
  • 輕鬆做患教:糖尿病飲食口訣
    國際糖尿病基金會的最新 2015 數據顯示,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已達 4.15 億,到 2040 年,這一數據將升至 6.42 億。
  • 血糖升高有「聲音」:這些症狀頻發,再不控制小心糖尿病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人存在不恰當的飲食習慣,像經常進食高糖食物、進食太飽、喝飲料等行為,均可導致血糖升高。
  • 精彩預告:腎病飲食自我管理--來自臺灣的經驗
    慢性腎臟病的治療需要防治並重,不僅需要醫生處方用藥,更需要患者科學地認識疾病,學會自我管理疾病。營養管理是慢性腎臟病自我管理的主要內容,健康飲食能促進疾病康復、延緩疾病進展、減少併發症,進而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減少醫療費用。 那麼得了慢性腎臟病自己的飲食應該如何管理呢?本次講座邀請剛從臺灣作為訪問學者歸來的吳一帆主任為大家答疑。
  • FDA批准Jardiance用於降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心血管死亡
    FDA藥品評價與研究中心代謝與內分泌產品部主任Jean-Marc Guettier博士指出: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利用這些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有助於人們延長壽命的抗糖尿病藥物,這對於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來說是重大進步。
  • 院士提醒:「糖尿病」,「血糖」說降就降的好方法,建議收藏!
    院士提醒:糖尿病,血糖說降就降的好方法,建議收藏!糖尿病26年,花了150000多年沒治好,只用了一種中藥,百個試驗,沒有復發,數千萬糖朋友反饋好用!收集!九方對糖尿病的治療是有效的。治療糖尿病食譜2:7黑豆,7大豆,7花生,7棗,1核桃,2雞蛋,浸泡在頭三個溫水中,核桃去皮,雞蛋切碎入碗,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好,加入其他口味,不要放油鹽,蒸20分鐘,吃早餐。這兩種方藥的成分完全不同,其中一邊是中藥材,另一邊是全是食品,這表明,不僅中藥可以調節糖尿病,食物也可以起到調節糖尿病的作用。
  • 專家提醒:1型糖尿病事出有因,無非因為三點!怎麼去治療他呢?_患者
    糖尿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1型糖尿病,另一種是2型糖尿病,與前者相比更難治療,會縮短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所以很多人想知道1型糖尿病的平均預期壽命是多久?1型糖尿病婦女的預期壽命可達68歲,而健康婦女的預期壽命可達81歲,而婦女的預期壽命為13歲。1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縮短的原因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可以看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經常檢測血糖,並選擇良好的血糖控制方法。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有效的方法是注射胰島素。許多人認為注射胰島素是傷害的來源,因此他們想知道1型糖尿病的原因。
  • 遊能俊:糖尿病共同照護提升醫療價值
    「糖尿病共同照護」是臺灣參照英國模式加以調整的「規範化診療結合教育管理」方案,在規範化方面,醫療人員認證考核、照護團隊必須包括護理師及營養師、患者從初診起每三個月及每年的健康情況及併發症檢查。至少每三個月一次由醫療團隊安排隨訪教育管理,不僅是規範化要求,更是與診療高度配合、相輔相成的特色診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