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糖高怎麼辦?妊娠糖尿病如何預防?

2021-03-05 助產聯盟

很多孕媽媽在妊娠期間容易出現血糖高的情況,孕媽媽血糖高的誘發因素有很多,妊娠期血糖控制成為孕媽媽護理的一大重點。

糖媽媽要如何順利度過妊娠期迎來健康的新生寶寶呢?

首先要了解如果管理好自己的身體,那就要堅持做到飲食控制為主、適量運動、密切檢測、始終貫穿。

1.孕前計劃:完善各項檢查~血漿葡萄糖<7.0mmol/L,糖化血紅蛋<6.5%。< span="">

2.孕期達標:控制目標~避免低血糖發生,空腹血漿葡萄糖<7.0mmol/L,餐後1小時血糖<6.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mmol/L。

3.產後注意:生活方式~合理飲食、維持健康方式、運動貫穿前後。

妊娠期血糖控制方法如下:

妊娠合併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又有哪些呢?

其中包括:糖尿病家族史、異常分娩史、肥胖孕婦、大於30歲孕婦、空腹尿糖陽性、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症候群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

1.飲食治療:

妊娠期間的飲食控制標準:既能滿足孕媽咪及胎兒能量需求,又要嚴格限制碳水化療物的攝入,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而且不發生飢餓性酮症。

2.運動治療:

一周4日或3次,每次20分鐘,以緩慢行走或同等運動量活動為宜。孕婦可選擇個體化方法。

孕期運動安全指標:不導致宮內胎兒窘迫與發育遲滯;不引起新生兒出生體重下降和宮縮出現;母體心率不大於規定心率【(220-年齡)*70%】,血壓低於140mmHg。

3.藥物治療:

胰島素:是妊娠合併糖尿病的最佳首選藥物,可選速效胰島素、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胰島素的用量隨孕期的變化而調整。不推薦預混胰島素。 目前不推薦口服藥物降糖。

4.胎兒監測:

早孕期~監測高血糖下胎兒發育情況;孕中期~監測胎兒生長有無畸形情況;孕晚期~每4—6周需做一次超聲檢查;胎兒生長發育~監測胎兒腹圍。

1.過度控制,忽視營養:

生長受限、低體重兒導致不良結局:

1)近期影響:新生兒死亡、5分鐘內阿氏評分<7分、顱內出血、敗血症、呼吸系統疾病。

2)遠期影響: 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過度限制飲食同樣可能導致不良妊娠結局!

2.妊娠合併糖尿病低血糖危害:

1)反覆低血糖與血糖增高波動有關,影響孕期血糖控制達標;

2)導致意識喪失、癲癇、甚至死亡;

3)引發患者及家屬對低血糖擔憂。

精心控制血糖,既達標,又會不發生低血糖!

1.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宮產的指徵,陰道分娩者,與醫生制定產程中分娩計劃,產程中密切監測孕婦血糖、宮縮、胎心變化,避免產程過長。

2.新生兒出生後容易出現低血糖,出生後30分鐘內進行末梢血糖測定。

3.產後胰島素使用:

糖尿病患者妊娠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用量,常減少至產前的1/2~1/3;哺乳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甚至在血糖達標的情況下,停止使用胰島素。

還要提醒糖媽咪們,產後定期隨訪哦,不要有太多心理負擔,保持輕鬆的心情、愉快的精神,「糖媽媽」一定會有個健康的寶寶。

相關焦點

  • 糖尿病足早期症狀:腳上的3個異常,都在提醒你血糖高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它的後續危害是不能小瞧的,很多人的就因為這種病,到最終不得不截肢,主要還是因為在早期的時候沒有注意,沒有及時治療,到最後導致疾病變的更加嚴重。所以,了解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真的是很有必要的。那麼,糖尿病足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8版糖尿病診療標準》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疾病,需要持續的醫療護理,除了血糖控制外,還要有多因素風險降低策略。
  • 奉勸大家:糖尿病最怕的「天敵」,每天飯後吃一口,血糖不再高!
    糖尿病人為了幫助控制血糖,應該控制高糖飲食但是,生活中也有不太甜的食物糖尿病的人吃的話,高糖有「急速上升」的可能性常見的「隱形高糖食品」有哪些?香蕉和其他水果相比,香蕉不甜但是糖分的含量不低據分析,每100克香蕉果肉的含量在15%以上,香蕉是高熱量水果,每100克果肉發熱量達到91卡另外,香蕉糕更容易被吸收因此,與其他食物相比,容易消化,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
  • 德國 | 兩款糖尿病保健品!
    它的特徵是患者的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高血糖會造成俗稱「三多一少」的症狀:吃多、喝多、尿多及體重下降。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與高滲透壓高血糖非酮酸性昏迷;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糖尿病足以及視網膜病變等。
  • 孕婦吃石榴可以降血糖嗎
    但石榴沒有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所以也就沒有降血糖的功效。                                並且石榴還算一種糖分較高的水果,食用後會使體內血糖含量升高,容易引起糖尿病,所以患有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宜吃。
  • 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醫療標準-2020》
    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疾病,需要持續的醫療護理,除了控制血糖之外,還要有多因素降低風險策略。
  • 新式血糖測試:更好檢測前驅糖尿病
    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科學研究顯示,比起一項單獨的測試,將兩種血糖測試結合起來,更能改善兒童和成人的前驅糖尿病(pre-diabetes)檢測情況。 這項科學研究的研究人員們發現,比起僅使用測試中的單獨一項,同時檢測一個人的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能產生跨年齡、種族/族裔和體重的、更加準確的前驅糖尿病檢測結果。
  • 「降血糖」茶:「糖尿病」的「救星」來啦!天然「降糖藥」被發現了,糖尿病人一定要早餐堅持「3吃」,血糖「一跌到底」!
    糖尿病是近年來發病率非常高的一個疾病,因為現代人很多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都不太健康,在這種情況下,各種疾病的發病率自然也就越來越高了,糖尿病也不例外。在患上糖尿病之後,在生活中該如何去降血糖?
  • 嚴勵:綜合飲食管理與合理用藥,規避糖尿病治療中的血糖波動
    在正常人體內,胰島細胞能夠根據血糖變化和生理需求來調節胰島素的分泌,且機體各組織對胰島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從而維持自身的血糖穩態,這對於保護各種重要器官如腦、心臟等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進餐後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以及血糖吸收後轉化為糖原等過程受阻等問題,從而容易引起血糖波動現象。
  • 春節期間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的去飲食?
    相信很多糖友也免不了要多吃上幾口,含有飽和脂肪酸較多(不利於控制血脂,血膽固醇及血糖)的一些紅肉類食物。那糖尿病患者在餐桌上如何去吃更健康?第一,含有飽和脂肪酸較多的紅肉限量去吃,25克的五花肉就有90千卡,相當於35克饅頭的能量。建議選擇瘦一點的肉。
  • 年終體檢,如何看懂血糖各項檢查指標
    常規體檢一般都包含血糖檢查,那麼該如何看懂血糖各項檢查指標呢?1、空腹及餐後血糖     空腹血糖一般是糖尿病檢測的首要指標,適用於普查、篩查等常規性檢查,用來發現有沒有糖尿病。空腹指隔夜空腹,檢查前一天晚上9點後停止進食。
  • 降血糖:適合糖尿病的八款食療
    糖尿病是一種與飲食密切相關的疾病,合理的飲食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糾正代謝紊亂,使血糖、血脂儘可能接近正常生理水平,預防和治療併發症。相反,如果忽視飲食因素,單純依賴藥物是很難奏效的。所以糖小編在這裡再次強調飲食治療對糖尿病來說是最為重要的。
  • 考點 | 缺鐵性貧血怎麼辦?
    缺鐵性貧血怎麼辦?WHO數據調查顯示50%以上孕婦合併有貧血,而缺鐵性貧血則最為常見,佔妊娠期貧血的95%。在我國如果患者血紅蛋白<100g/L,紅細胞計數<3.5×l012/L或血細胞比容<0.30即可判定為妊娠貧血,而血紅蛋白的值為主要參考指標。
  • 院士提醒:「糖尿病」,「血糖」說降就降的好方法,建議收藏!
    院士提醒:糖尿病,血糖說降就降的好方法,建議收藏!糖尿病26年,花了150000多年沒治好,只用了一種中藥,百個試驗,沒有復發,數千萬糖朋友反饋好用!收集!九方對糖尿病的治療是有效的。治療糖尿病食譜2:7黑豆,7大豆,7花生,7棗,1核桃,2雞蛋,浸泡在頭三個溫水中,核桃去皮,雞蛋切碎入碗,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好,加入其他口味,不要放油鹽,蒸20分鐘,吃早餐。這兩種方藥的成分完全不同,其中一邊是中藥材,另一邊是全是食品,這表明,不僅中藥可以調節糖尿病,食物也可以起到調節糖尿病的作用。
  • 降糖秘方:一個豬胰一根山藥這樣吃, 血糖一降一個準, 血糖高的快存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很好的控制自身的血糖。飲食上也要十分注意,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都要格外小心,生怕吃錯血糖飆升,這也讓糖尿病患者苦不堪言。在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少量多餐,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選,每日至少進食3餐,最好進食4-6餐。
  • 厲害了「word」蘋果,糖尿病吃蘋果「降血糖」?怎麼吃?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對20萬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長達24年的跟蹤研究,這些人在研究開始之初都未患糖尿病,但在研究期間,共有12600人被診斷出了糖尿病。 在該研究中,每周吃至少5個蘋果者,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比那些從不吃蘋果者低23%。
  • 醫生痛斥:糖尿病就是個大騙子!很多人被矇騙了好幾年才反應過來
    至於2型糖尿病,這種「欺騙」的平均持續時間比1型糖尿病要長,通常不只是幾個月,而是幾年2型糖尿病,體內胰島素分泌異常,早期階段的過度分泌,稱為「胰島素抵抗」,意味著體內的胰島素不能正常運作的細胞受體,例如,接受肉體就像一個房間的鎖,胰島素是關鍵,門一打開,使用或合成葡萄糖可以進入細胞。
  • 血糖升高有「聲音」:這些症狀頻發,再不控制小心糖尿病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人存在不恰當的飲食習慣,像經常進食高糖食物、進食太飽、喝飲料等行為,均可導致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