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 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2020年11月20日,電影《除暴》上映,它以上個世紀犯罪頭目張君為主要原型。此人窮兇極惡、殺人越貨、囂張至極,給當時的社會治安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威脅,被捕後,執行最高刑罰----死刑,最後被壓赴刑場槍決的恐懼和茫然鏡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不處死對社會危害這麼嚴重的罪犯難以服眾和震懾不法犯罪。
上個世紀90年代,有些地方的治安還是很亂的,每天的槍擊案達到5.3起。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提高了,國家法制水平也提高,在國家嚴打的情況下,犯罪率已經有了很大降低,死刑的使用也減少了。但是沒有哪一個國家有絕對的安全,即使是社會安好的今天,也仍然有嚴重危害到他人生活的犯罪分子,如2012年劉漢、劉維案。如果不給予他們死刑處罰,難以平民憤和震懾將來想要或正在規劃犯罪的大罪犯。
但是作為最高刑罰,直接涉及剝奪公民生命,而生命又是寶貴的,死刑謹慎執行。
我國現有的死刑以槍決為主。那很多人好奇了,犯人被槍決後,為何當場不讓家屬直接領走遺體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對此,獄警說出了實情。
獄警說,犯人被槍決後的遺體,一般是通過火化成骨灰的形式送回到其家人手中,是為尊重我們的固有的禮節----落葉歸根。而這些罪犯被槍決前,出於人道主義關懷,國家也會安排跟其家屬見最後一面,以緩解心理遺憾。而為了以防萬一,死刑犯執行死刑不允許有人圍觀。
中國的死刑以槍決為主,一把81式步槍由專門的槍手射擊,一般來說一槍爆頭斃命,避免痛苦,如果實在沒死,會補第二槍,直到確認其死亡。至於為何不然家屬直接領走遺體,一是死刑犯的遺體經過槍擊,那是已經面目全非,一地的血和腦漿,令人犯嘔的血腥味,如果心理素質不好當場就可能嚇死、嚇暈過去,這樣的遺體交給其家人,無異於在他們心頭再紮上一刀,刺激他們。
即使遺體能夠帶回去,但是帶回去後怎麼處理也是個問題,不是哪裡都願意接收死刑犯的屍體的,人們對罪犯普遍有抵制心理,無論死的活的。三、也是維護住死刑犯的最後尊嚴,因為是生命最後一刻,對死亡總會有所恐懼和抗拒,會引發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身體反應,這樣的遺體讓別人看到總歸是不好的。
綜上所述,所以才不讓家屬領走遺體,其實是為了保護死刑犯最後的尊嚴,為了避免家人二次傷害,是對死刑犯的最後人道主義關懷。生命很寶貴,幹什麼都不要危害社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