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事跡】金華5個月寶寶,病逝捐獻遺體,金華開發區實現首例遺體捐獻.

2021-02-23 眼庫服務

1月23日晚,金華開發區首例遺體捐獻在金西醫院實現。

當天上午,居住在湯溪鎮某村一名5個月月齡的孩子因病送到金西醫院救治。由於病情嚴重,送到醫院時已無生命體徵,醫護人員雖全力以赴進行搶救,但無回天之力,孩子不幸辭世。他的父母在無比悲痛的同時,毅然決定把孩子的遺體捐獻作醫學研究。

醫院聞訊後立即啟動響應機制,與開發區衛健局、開發區紅十字會取得聯繫,多部門迅速通力合作投入到協助家屬辦理遺體捐獻工作中。

當晚6時許,一輛汽車悄無聲息地從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專程趕赴到位於金華開發區湯溪鎮的金西醫院急診室。

在急診室裡的工作檯上,來自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工作人員和開發區紅十字會人員詳細向患兒家屬了介紹遺體、組織捐獻的有關事項,並指導填寫了《浙江省遺體(組織)捐獻登記表》等資料,並為患兒父母頒發了捐獻證書。隨後,患兒家屬和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工作人員、開發區衛健局領導、開發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以及金西醫院院長在患兒遺體前舉行了短暫的默哀儀式。隨後患兒遺體被送往杭州醫學院。

「患兒家屬無償捐獻了孩子遺體,這種大愛讓所有人感動。遺體捐獻事業感謝有患兒家屬這樣的人支持,更感謝每一個支持這項事業的家庭。」開發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對患兒父母及其家人的奉獻精神讚嘆不已。

據悉,孩子的父母均為當地居民,平時在電視和新聞媒體上看到過有關角膜捐獻和遺體(組織)捐獻的報導。在得知次在孩子辭世後,他現場就與妻子商量,準備把孩子的遺體捐獻出去,他的想法得到妻子和他家人的一致同意。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這也是金華開發區遺體捐獻的首例。她表示,遺體捐獻是一項自願的、無償的社會公益事業,捐獻的遺體將全部用於醫學教學和科研的解剖使用、病理解剖研究。對於醫學教育、疾病研究,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節約土地和資源,以及促進精神文明和社會進步都有著深遠而積極地意義。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貢小兵 郭姍姍 編輯:陸欣 主編:楊振華)

溫州市眼庫暨溫州醫科大學眼庫,接受角膜捐獻,單位設置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內,隸屬於溫州市衛生局。在溫州市人民政府、溫州市衛生局的關懷下,於2005年12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
溫州市眼庫地址:溫州市學院西路270號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教樓14層
捐獻熱線:13506510028
傳真:0577-88824115 
郵政編碼:325027 
E-MAIL: wzeyebank@126.com

相關焦點

  • 遺體捐獻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近年來,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未來發展仍然任重道遠。目前遺體捐獻最大的問題筆者覺得有以下幾點(供參考):首先一個原因是許多遺體捐獻的潛在人群根本不知道有遺體捐獻這事!反倒是幾年內最不可能捐獻的學生群體最了解遺體捐獻,也最有捐獻意願。
  • 日照女教師無償捐獻遺體,讓5名患者獲「重生」!
    2020年4月10日,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例器官遺體無償捐獻者王秀奎,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堅持了四天,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一程,將生命定格在了52歲。她的家人強忍悲痛,按照她生前的意願進行了器官和遺體捐獻程序,完成了她最後的遺願。
  • 傳遞生命大愛的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蘭玉芹
    2021年1月27日上午十點,德陽廣播FM99.0《990幫幫您》直播間,來了三位特殊的嘉賓,他們是熱心公益事業的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蘭玉芹
  • 爭 議 遺體器官捐獻 如果是你,你捐麼?
    29日,柳州市首次為20多名逝世後捐獻遺體、器官及組織的逝者舉行追思會,捐獻者家屬、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追憶逝者奉獻精神,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29日下午,在柳州市殯儀館舉行的遺體器官捐獻者追思會上,禮儀人員手捧捐獻者遺像走進悼念廳。
  • 湖南懷化:一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了人體捐獻
    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為了表揚捐獻者的無私奉獻、遺愛人間的精神, 2008年5月8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在增城市萬安園公墓設立了紅十字紀念園,對於規範遺體器官捐獻工作,引導民眾移風易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8年8月5日,英國衛生部發表聲明,英格蘭有望從2020年開始實施新的器官捐獻制度,把現行的「告知同意」制改為「默認同意」制。
  • 現實中的器官、遺體捐獻與民法典1006條的衝突
    《民法典》第1006條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
  • 博愛培華 健康同行 | 遺體與器官捐獻線上知識競賽
    但有一種愛,它超越了血緣,超越了親情、友情和愛情,能夠寫出這種大愛的人就是「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們」。人體與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時,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生活質量,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 乾貨第二彈|國內醫學院遺體捐獻情況匯報(上海以外地區)
    [1] 新京報:北京遺體捐獻17年 多重困境待解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 04/06/content_629520.htm?%E5%91%BD%E3%80%8B%E8%BF%BD%E6%80%9D%E4%BC%9A/[3] 北京市長青園骨灰林基地 http://www.beijinglingyuan.com/lydq/1257.html[4] 王乃利,穆瑞民,張迪,徐園園,寇印華,曹承剛,馬超.做好遺體捐獻,促進解剖教學改革[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6,36(03):415-418.
  • 器官捐獻流程
    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工作按照捐獻過程和主要內容共分報名登記、捐獻評估、捐獻確認、器官獲取、器官分配、遺體處理、緬懷紀念、困難救助等
  • 「遺愛人間」六周年 致敬器官捐獻的天使們
    2009年4月,幫女郎聯合多家單位發起湖南省首屆遺體捐獻公益活動「遺愛人間」,並且打造了一座公益陵園。
  • 蕪湖66歲老人自願離世後捐獻遺體 想造福社會
    對社會來說,遺體捐獻對醫療衛生事業有極大的貢獻;對個人而言,也是一種高尚人格的體現。不久前,弋江區馬塘街道藍灣半島小區66歲居民張國松,收到了省紅十字會發來的榮譽證書,表彰他自願在逝世後捐獻遺體(角膜),稱這是「高尚的人道奉獻精神」的行為。日前,記者見到了張國松。眼前的老人很瘦,頭髮全部發白,但他說自己身體不錯。
  • 【小編推薦】常德女子想成立遺體器官捐獻協會 期待您的加入!
    34歲的金英是一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重度阻力型)患者,去年她向市紅十字會提出了器官捐獻的申請。如今,她想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成立一家遺體器官捐獻協會,號召大家加入,以此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生活。早在2007年,金英就萌生了將來把遺體或者器官捐獻出去的想法。那一年,一個朋友捐獻骨髓讓另一個生命重獲新生的故事令她深受觸動,可因父母反對,加之對器官捐獻不甚了解,只得作罷。
  • 你了解器官捐獻嗎,紅十字會器官捐獻怎麼辦手續?
    問題一:捐獻器官對捐獻人本人有什麼要求?對年齡等有要求嗎?答:滿十八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前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捐獻人捐獻活體器官,應當不危害其生命安全。問題二:如果沒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能捐獻器官嗎?又應符合哪些條件?
  • 公民器官捐獻意願調查
    藉此機會,我們在推送相關消息時,隨附了四個小問題。由於時間限制的原因,參與回答問題的人數不算太多,但是統計結果仍然可以看出社會公眾對於器官捐獻態度的些許端倪,現將結果及簡要分析呈獻給大家。         第一個問題:「如果不得不進行器官移植才能恢復健康,您能否接受別人的器官?」
  • 關注丨遺體器官捐獻「再生之力」有多強?大數據為你揭開神秘面紗(內有福利)
    裡約奧運中國軍團「洪荒之力」噴薄而出,我們博愛青春「讓生命延續」項目也使出了「洪荒之力」,終於在8月11日,志願者們完成了
  • 「我們把能捐獻的選項全都打了勾!」
    「捐獻遺體的想法在我腦海裡已經存在很久了,當時還怕老伴不同意,沒想到他不僅支持,還願意和我一起完成這個心願。」王琴玉一邊說,一邊操持著手裡的活兒,她為老伴感到驕傲。  2018年10月,王琴玉從《德陽晚報》上看到一則《特殊的重陽禮物:老夫婦共同申請捐獻遺體》的報導後,內心深受觸動,「這對夫婦也是我們的老主顧,平時街坊鄰居大家相處得很好,得知他們捐獻了自己的遺體,我也覺得這樣很好,人固有一死,死了還可以為社會做貢獻,當時我就想以後我也要這樣做。」  「我聽了就很支持她的想法,人死後將遺體器官捐獻給社會,這樣可以幫助他人。」
  • 器官捐贈者必須符合哪些標準,才可以捐獻遺體?
    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50多萬人需要接受器官供體才能繼續生命的延續,但是最終只有約1萬人能夠得到他人捐獻的器官而繼續自己的生命
  • 河北一教師因病去世捐獻遺體器官 學生稱其像大哥
    河北一教師因病去世捐獻遺體器官 學生稱其像大哥 2015-01-09 19:13: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石家莊1月9日電 (李洋 田錄賢 程新民)他是一名普通的「80後」教師,因患罕見血液病去世。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神東一礦工正值壯年,卻籤下遺體和器官捐獻同意書!原因是…
    「我要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更多的白血病患兒。」護士怔了一下,儘管醫學上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提供者的身體健康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但平時捐獻的人卻不是很多,尤其是中年人更是少之又少。護士回頭仔細打量了一番肖永偉,發現這個中年人額頭白淨,說話或者不說話時,眼角總是向上彎起。給肖永偉抽血後,護士告知他,血液採集完後,需要編號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