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晚,金華開發區首例遺體捐獻在金西醫院實現。
當天上午,居住在湯溪鎮某村一名5個月月齡的孩子因病送到金西醫院救治。由於病情嚴重,送到醫院時已無生命體徵,醫護人員雖全力以赴進行搶救,但無回天之力,孩子不幸辭世。他的父母在無比悲痛的同時,毅然決定把孩子的遺體捐獻作醫學研究。
醫院聞訊後立即啟動響應機制,與開發區衛健局、開發區紅十字會取得聯繫,多部門迅速通力合作投入到協助家屬辦理遺體捐獻工作中。
當晚6時許,一輛汽車悄無聲息地從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專程趕赴到位於金華開發區湯溪鎮的金西醫院急診室。
在急診室裡的工作檯上,來自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工作人員和開發區紅十字會人員詳細向患兒家屬了介紹遺體、組織捐獻的有關事項,並指導填寫了《浙江省遺體(組織)捐獻登記表》等資料,並為患兒父母頒發了捐獻證書。隨後,患兒家屬和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工作人員、開發區衛健局領導、開發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以及金西醫院院長在患兒遺體前舉行了短暫的默哀儀式。隨後患兒遺體被送往杭州醫學院。
「患兒家屬無償捐獻了孩子遺體,這種大愛讓所有人感動。遺體捐獻事業感謝有患兒家屬這樣的人支持,更感謝每一個支持這項事業的家庭。」開發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對患兒父母及其家人的奉獻精神讚嘆不已。
據悉,孩子的父母均為當地居民,平時在電視和新聞媒體上看到過有關角膜捐獻和遺體(組織)捐獻的報導。在得知次在孩子辭世後,他現場就與妻子商量,準備把孩子的遺體捐獻出去,他的想法得到妻子和他家人的一致同意。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這也是金華開發區遺體捐獻的首例。她表示,遺體捐獻是一項自願的、無償的社會公益事業,捐獻的遺體將全部用於醫學教學和科研的解剖使用、病理解剖研究。對於醫學教育、疾病研究,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節約土地和資源,以及促進精神文明和社會進步都有著深遠而積極地意義。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貢小兵 郭姍姍 編輯:陸欣 主編:楊振華)
溫州市眼庫暨溫州醫科大學眼庫,接受角膜捐獻,單位設置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內,隸屬於溫州市衛生局。在溫州市人民政府、溫州市衛生局的關懷下,於2005年12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溫州市眼庫地址:溫州市學院西路270號 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教樓14層
捐獻熱線:13506510028
傳真:0577-88824115
郵政編碼:325027
E-MAIL: wzeyeban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