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管理辦法
(一)經所在單位推薦,擬註冊人員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報名表》(附件1),由省級紅十字會審核通過後報國家管理中心;(二)參加國家管理中心組織的協調員入職培訓,接受綜合測評,測評合格者取得培訓合格證書;(三)擬註冊人員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後,由本人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登記註冊表》(附件2),經所在單位同意,由省級紅十字會審核批准,進行登記註冊;
-
器官捐獻,這三種方式都很便捷
「您願意在去世後捐獻器官嗎?」面對這個直白的問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
傳遞生命大愛的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蘭玉芹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李潔,德陽市紅十字會三獻工作者趙峻。一次偶然的機會,蘭阿姨得知自己的同事夫妻倆登記成為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自己很好奇,也很有觸動。在對遺體捐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後,2014年在德陽市紅十字會登記成為遺體(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如今的蘭阿姨長期在社區積極主動協助紅十字會對三獻工作進行宣傳科普,協助幫忙送表登記等,開展社區宣傳登記活動時也積極號召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帶動周圍十餘名社區居民登記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常年來不求回報,熱心於人道公益事業。
-
湖南懷化:一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了人體捐獻
11月7日上午,由湖南懷化市紅十字會和鶴城區紅十字會主辦的「生命之約·大愛傳遞」——懷化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暨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活動圓滿舉辦
-
器官捐獻流程
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工作按照捐獻過程和主要內容共分報名登記、捐獻評估、捐獻確認、器官獲取、器官分配、遺體處理、緬懷紀念、困難救助等
-
我在人民醫院捐獻的器官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查不到!
器官移植,應該首先考慮誰的身體條件更符合,誰等待的時間長。多年之前,一個名人,三次接受了肝移植手術,最後仍然死亡。這個新聞背後,應該是很多人常年等待第一次肝移植。器官捐獻和使用背後亂象橫生。這次被報導出來的就是。事發地是安徽蚌埠懷遠縣。男子的哥哥是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家庭矛盾發生爭執,哥哥出手砍傷母親、男子一家三人。
-
更多中國人選擇死後「器官捐獻」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在本周日(11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累計253萬人自願捐獻器官,截至目前,捐獻數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There have been 2.51 million people registered for voluntary organ donations.
-
你對器官捐獻怎麼看?快來填調查問卷,你的意見很重要!
一、什麼是器官捐贈? 當一個生命不幸離去時,根據本人和家屬意願,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獻給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生命,讓生命得以延續。二、如何表達捐獻意願?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願意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救治他人,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三、捐獻登記的方式有兩種: 1、到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填寫並遞交《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www.codac.org.cn
-
爭 議 遺體器官捐獻 如果是你,你捐麼?
29日,柳州市首次為20多名逝世後捐獻遺體、器官及組織的逝者舉行追思會,捐獻者家屬、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追憶逝者奉獻精神,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截至今年3月20日,柳州市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0例,眼角膜捐獻9例,遺體捐獻8例,共捐獻心臟3個,肝臟18個,腎臟38個,眼角膜16對。這20例中,有4位女性,16位男性,其中有6人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死亡後捐獻器官。他們當中有稚嫩的孩子,有耄耋老人,也有正值人生盛年的爸爸或者媽媽。
-
公民器官捐獻意願調查
由於時間限制的原因,參與回答問題的人數不算太多,但是統計結果仍然可以看出社會公眾對於器官捐獻態度的些許端倪,現將結果及簡要分析呈獻給大家。 第一個問題:「如果不得不進行器官移植才能恢復健康,您能否接受別人的器官?」
-
「遺愛人間」六周年 致敬器官捐獻的天使們
也意味著器官捐獻的志願者奉獻出自己的這樣一份愛心,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重生。也表達了對所有器官捐獻志願者還有家屬的一份敬意。獻花、鞠躬甚至是痛哭,大家以不同的方式緬懷這些遺體捐獻志願者。儀式結束了,一位父親站在墓碑前,久久不願意離去。龔爸爸的女兒臻妮在2013年被診斷為腦瘤,24歲的生命,在2014年10月1號劃上了句號。
-
博愛培華 健康同行 | 遺體與器官捐獻線上知識競賽
但有一種愛,它超越了血緣,超越了親情、友情和愛情,能夠寫出這種大愛的人就是「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們」。人體與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時,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生活質量,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1、無惡性腫瘤(原發腦腫瘤除外); 2、無愛滋病;其他傳染病,在特殊情況下,為了挽救生命,在採取積極防治措施後亦可考慮; 3、無嚴重的全身感染 4、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一、心臟供體的要求: 1、達到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2、均為腦死亡患者; 3、年齡(男性<45歲,女性<50歲),但是由於對供心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來源困難,已逐漸放寬年齡範圍,甚至更大年齡組(55-60歲)的移植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4、無心臟異常(左室和冠狀動脈造影); 5、無嚴重低血壓與心停跳史
-
「活體器官捐獻」公證 體現人間真情
父親把肝臟移植給兒子……這些關於活體器官移植的報導越來越多地見諸於報端給眾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帶來希望但是活體器官移植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久前,蘭州恆信公證處接到蘭州陸軍總院普外科電話,稱一患者需要對活體器官移植進行公證,希望我處為其提供幫助。
-
離截止時間還有最後2天——器官捐獻調查,您參與了嗎?
大家好!一位台州的95後雙胞胎媽媽離世後,在我院逝世並捐獻器官的消息,在社會上引發了不少關注,獲得眾多公眾的肯定與讚揚。 本大夫上周日發起的器官捐獻意願小調查,目前已有近四百位熱心的公眾參與。
-
淚奔丨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自白
2010年我開始接觸器官捐獻協調員的工作。當一個患者要去世的時候,到他的家屬身邊,跟他宣傳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的理念,動員患者家屬在患者去世之後,把他身體裡面還有活力的器官捐獻出來,讓等待移植的患者有活下去的機會。
-
巢湖市:90後接線員成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16日,巢湖市社會指揮調度中心接線員張欣晨收到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寄來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光榮地成為該基金會「施予受
-
關注丨遺體器官捐獻「再生之力」有多強?大數據為你揭開神秘面紗(內有福利)
遺體器官捐獻是一種「再生之力」,非常珍貴,但是捐獻難度有多大你知道嗎?下面請跟隨小編一睹調研報告中的大數據吧!我國實行遺體捐獻已經有20餘年了,人體器官捐獻也有6年,但民眾遺體捐獻的意願仍不見提升。目前遺體捐獻登記人數僅佔我國人口總數的0.01%左右,實際捐獻的遺體僅佔登記人數的4%~20%,說明很多人對遺體器官捐獻並不了解。從各個角度來看,不知道如何去捐獻仍是最大的一個阻礙,所以下一步工作的重點還是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網絡、微信等途徑宣傳,讓更多的人清楚捐獻流程。
-
【新時代文明實踐】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召開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會
關注器官捐獻,傳遞生命美意,為宣傳人體器官捐獻這項公益善事,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和志願服務工作開展,宣傳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傳遞「器官捐獻,生命接力」理念,樹立良好的社會新風尚,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2020年11月25日,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召開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會。
-
瑞士對器官捐獻的需求達到歷史最高峰
法國從2017年元旦起引入「預設默許」器官捐獻新法,而瑞士仍然需要捐獻者或其親屬明確表示同意,才能捐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