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日照女教師無償捐獻遺體,讓5名患者獲「重生」!

2021-02-08 金臺資訊

2020年4月10日,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例器官遺體無償捐獻者王秀奎,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堅持了四天,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一程,將生命定格在了52歲。她的家人強忍悲痛,按照她生前的意願進行了器官和遺體捐獻程序,完成了她最後的遺願。

經醫學評估後,王秀奎捐獻出了眼角膜、肝臟、腎臟,讓至少五名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遺體捐獻給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用於醫學研究及教學。

王秀奎,女,1968年出生,中共黨員。1987年參加工作,自1989年開始一直在於裡鎮中心小學任教,「兩次縣優秀教師、十二次鎮優,連續三年獲『百名優秀班主任』」,這些榮譽稱號是對王老師33年從教生涯的最好肯定。

王秀奎生前照片

王秀奎生前獲得的榮譽證書

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王秀奎突患腦膠質瘤,先後經過兩次開顱手術,無法繼續參與一線教學,但她在患病後,仍然心系工作,主動找到校長,要求到學校圖書室工作,分擔一下其他老師的工作壓力,讓他們能在講臺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就這樣,王老師擔任了學校的圖書管理員,負責學生圖書借閱和分發學校圖書報紙,有老師的信件、包裹,她總是第一時間送到他們手中,有王老師在,學校的圖書管理總是井井有條。

患病期間,性格開朗,以樂觀的心態對待自己的病情的王秀奎老師,向丈夫孟凡合提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一個心願,她要在去世後捐獻自己的器官和遺體。

王秀奎(中)生前與家人合影

王秀奎的丈夫孟凡合也是一名老師,知道妻子是一個心有博愛的人,非常理解並支持妻子的這個決定。2018年3月29日,在丈夫陪同下,王秀奎來到了五蓮縣紅十字會,申請進行器官遺體捐獻登記。

得知王秀奎老師決定捐獻遺體後,醫生忍不住勸她:「您的器官捐獻後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入土為安,遺體可以留給家人做個念想!」。王老師表示,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教師,受國家和組織培養多年,生病後,再也不能站上講臺為學生們上課了。

在最後時刻她願意為國家、為社會最後再盡一點微薄之力,捐獻器官遺體,挽救他人生命,為科學研究和教學做貢獻。看著王老師虛弱的身體和堅定的眼神,所有人都被深深的感動了。

2020年,眼看王秀奎老師病情愈加嚴重,丈夫陪她來到了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觀察治療。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王老師已經神思不明,但在短暫的清醒片刻之時,她仍不忘一再叮囑家人一定要完成她最後心願。

2020年4月10日,王秀奎老師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病逝。作為她的家屬和執行人,孟老師忍痛協助紅十字會完成了各類見證程序,最後籤上了家屬同意的確認意見。

王老師女兒今年參加高考,為了不影響女兒高考,家人忍著悲痛瞞住她王老師離世的消息。在得知母親的決定後,女兒含淚表示支持媽媽的決定,也希望能夠實現媽媽生前的願望,也成為一名人民老師。而丈夫孟凡合則表示,等他百年之後,也將捐獻有用器官幫助他人。

王秀奎老師是平凡的,但卻是偉大的,王老師雖然走了,但她的無私義舉與高尚情操,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她的那種無私、博愛、奉獻精神,這種大愛精神值得全社會大力弘揚。

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致敬器官遺體捐獻者王秀奎老師!

也致敬每一位器官遺體捐獻者!

生命逝去,思念永恆

你奉獻的光明與溫暖,永遠灑在我們心上

相關焦點

  • 博愛培華 健康同行 | 遺體與器官捐獻線上知識競賽
    但有一種愛,它超越了血緣,超越了親情、友情和愛情,能夠寫出這種大愛的人就是「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們」。人體與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時,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生活質量,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 昭通一帥哥捐獻心臟,大愛讓上海患者重獲新生!
    11月3號下午5點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裡正在進行著一場緊張的心臟摘取手術據了解,該器官捐獻者知道自己的病情救治不了之後,身前就告訴家屬,在自己去世後,自願無償捐獻全部器官以救治他人。在男子去世後,家屬謹遵遺囑讓他以另外一種形式延續生命,最終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器官捐獻協調員的幫助下,經過專業評估,最終捐獻了一個肝臟,兩個腎臟,一顆心臟。 後來,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到上海一家醫院進行心臟移植,拯救一名心臟衰竭的病人。
  • 【捐獻事跡】金華5個月寶寶,病逝捐獻遺體,金華開發區實現首例遺體捐獻.
    當天上午,居住在湯溪鎮某村一名5個月月齡的孩子因病送到金西醫院救治。由於病情嚴重,送到醫院時已無生命體徵,醫護人員雖全力以赴進行搶救,但無回天之力,孩子不幸辭世。他的父母在無比悲痛的同時,毅然決定把孩子的遺體捐獻作醫學研究。
  • 【新時代文明實踐】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召開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會
    會議上,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志願者認真觀看了《定州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宣傳片》。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會長劉豪傑出席動員會並向參會志願者介紹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意義,消除他們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誤解和偏見,讓大家認識到自願、無償捐獻遺體和人體器官是一種崇高的行為,希望更多人士志願加入到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公益活動中來。
  • ☞ 北海搬運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南京一白血病患者點燃重生希望
    8月11日上午11時30分,42歲的北海搬運工汪連國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了共計343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捐獻,成為我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份珍貴的「生命種子」於當天加急送達南京市,用於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記者了解到,汪連國是山東人,2012年7月到北海打零工。向來樂於助人的他到北海沒幾天,就走上無償獻血車,開始第一次獻血,並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隊伍行列,成為我市目前在庫的1912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中的一員。 「2012年到現在,共獻了三次血,每次400毫升。」
  • 爭 議 遺體器官捐獻 如果是你,你捐麼?
    29日,柳州市首次為20多名逝世後捐獻遺體、器官及組織的逝者舉行追思會,捐獻者家屬、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追憶逝者奉獻精神,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截至今年3月20日,柳州市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0例,眼角膜捐獻9例,遺體捐獻8例,共捐獻心臟3個,肝臟18個,腎臟38個,眼角膜16對。這20例中,有4位女性,16位男性,其中有6人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死亡後捐獻器官。他們當中有稚嫩的孩子,有耄耋老人,也有正值人生盛年的爸爸或者媽媽。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 器官捐獻與移植進展喜人.
    什麼是器官捐獻?當一個人去世後,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器官捐獻就沒有全屍了嗎?並不是這樣。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死後捐獻器官就意味著遺體會被用作醫學研究,會被解剖,這是把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混為一談了。遺體捐獻一般是捐獻者遺體捐給醫療單位或者醫學院校,進行科研、教學之用。器官捐獻只是在人去世後,摘取可用的器官,用以救治他人的生命。目前,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等。
  • 現實中的器官、遺體捐獻與民法典1006條的衝突
    《民法典》第1006條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
  • 唐力:一位心懷大愛的八鋼小夥
    他叫唐力,今年27歲,是八鋼能源中心動力調度室的一名現工,今天他正在做的是造血幹細胞的無償捐獻,一件了不起的,功德無量的善舉。唐力家在奇臺,2013年上大學時在一次校園宣傳活動中,唐力在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重要意義後,就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的志願者,五年時間一晃而過,當小唐都快將這件事忘記時,今年10月,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說他與一名廣州的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希望他能進行高配的篩查。小唐請假做了高配的配型檢測,結果很快下來了,高配也配上了。
  • 「遺愛人間」六周年 致敬器官捐獻的天使們
    文/幫女郎 雯婉截止到現在,共有350名志願者實現了器官捐獻,其中164名長眠在長沙鳳凰山陵園,在感恩他們的大愛無私時,幫女郎和V客們用這朵代表著延續和永恆的「藍色生命花」,向他們致敬。生命花是由4顆愛心組成的,象徵著一個生命的重生。
  • 傳遞生命大愛的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蘭玉芹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李潔,德陽市紅十字會三獻工作者趙峻。一次偶然的機會,蘭阿姨得知自己的同事夫妻倆登記成為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自己很好奇,也很有觸動。在對遺體捐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後,2014年在德陽市紅十字會登記成為遺體(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如今的蘭阿姨長期在社區積極主動協助紅十字會對三獻工作進行宣傳科普,協助幫忙送表登記等,開展社區宣傳登記活動時也積極號召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帶動周圍十餘名社區居民登記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常年來不求回報,熱心於人道公益事業。
  • 大愛!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湖南懷化:一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了人體捐獻
    11月7日上午,由湖南懷化市紅十字會和鶴城區紅十字會主辦的「生命之約·大愛傳遞」——懷化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暨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活動圓滿舉辦
  • 17歲少女因病早逝,媽媽無償捐獻愛女所有器官
    這是個發生在5年前的事兒,但今天我們還是要舊事重提一下。2012年6月11日,17歲的開化少女徐雨文因病去世。
  • 醫院爭分奪秒完成2例捐獻6臺大器官移植
    4個家庭的大愛之舉,讓6個生命在這裡開始了他們嶄新的人生。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被判定為腦死亡後,家長含淚捐出了孩子的肝臟、腎臟和角膜。肝臟被分配給了外地匹配的等待換肝的小朋友,兩隻幼小的腎臟移植到了一位腎衰竭的患者體內,幫助他重獲新生。61歲的李大爺突發腦梗離世,在醫院判定大爺腦死亡後,家人主動向醫院提出了捐獻器官的意願。
  • 河北一教師因病去世捐獻遺體器官 學生稱其像大哥
    河北一教師因病去世捐獻遺體器官 學生稱其像大哥 2015-01-09 19:13: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石家莊1月9日電 (李洋 田錄賢 程新民)他是一名普通的「80後」教師,因患罕見血液病去世。
  • 你了解器官捐獻嗎,紅十字會器官捐獻怎麼辦手續?
    問題一:捐獻器官對捐獻人本人有什麼要求?對年齡等有要求嗎?答:滿十八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前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捐獻人捐獻活體器官,應當不危害其生命安全。自然人願意死亡後捐獻器官的,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只有同意捐獻的口頭意思表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二)沒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醫師的書面證明;(三)沒有配偶
  • 【小編推薦】常德女子想成立遺體器官捐獻協會 期待您的加入!
    34歲的金英是一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重度阻力型)患者,去年她向市紅十字會提出了器官捐獻的申請。如今,她想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成立一家遺體器官捐獻協會,號召大家加入,以此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和生活。早在2007年,金英就萌生了將來把遺體或者器官捐獻出去的想法。那一年,一個朋友捐獻骨髓讓另一個生命重獲新生的故事令她深受觸動,可因父母反對,加之對器官捐獻不甚了解,只得作罷。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雙礦醫院醫護人員連續三年無償獻血160000毫升
    連續三年無償獻血。    雙礦醫院近400人次,獻出血液160000毫升。    在救死扶傷的工作中,他們獻出的不僅僅是精湛的醫術、溫暖的服務,還有醫者仁心、無私奉獻的大愛情懷。來自各科室、各崗位的醫院員工紛紛前來獻血,為維護患者生命安全奉獻一份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