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醫院爭分奪秒完成2例捐獻6臺大器官移植

2021-02-23 健康安徽HealthyAnhui

12月3日晚上,安醫大一附院手術室裡燈火通明。24小時,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團隊完成了2例肝臟移植手術、4例腎臟移植手術。

4個家庭的大愛之舉,讓6個生命在這裡開始了他們嶄新的人生。

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被判定為腦死亡後,家長含淚捐出了孩子的肝臟、腎臟和角膜。肝臟被分配給了外地匹配的等待換肝的小朋友,兩隻幼小的腎臟移植到了一位腎衰竭的患者體內,幫助他重獲新生。

61歲的李大爺突發腦梗離世,在醫院判定大爺腦死亡後,家人主動向醫院提出了捐獻器官的意願。李大爺的肝臟被分配到安醫大一附院,為一位多次肝膽道術後,膽汁性肝硬化終末期的患者帶去了生的希望。

同時完成2例人體器官捐獻,以及隨後2例肝臟移植、4例腎臟移植,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團隊面對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從接收到器官捐獻信息,確認捐獻,實現捐獻,到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匹配最適宜器官接受者,移植團隊的每位成員就立刻進入到緊張的工作狀態。病床旁、辦公室、手術間……每一處都是他們的「戰場」!因為面對大愛器官捐獻,時間就是生命!

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趙紅川介紹,從12月3日上午接到捐獻信息,到實現捐獻,以及隨後的肝臟移植,生死20小時,4號上午,接受肝臟移植的2名患者已經清醒,兩個大愛捐獻肝臟也在新的主人體內發揮作用,讓病人涅槃重生。

目前,接受腎移植的四位患者各項指標均比較平穩,恢復良好。

器官捐獻與移植需要多學科多部門的協調合作,不僅需要嚴謹精湛的手術操作,還需要充分的術前準備和精細的術後監護,更離不開器官捐獻協調團隊的奔走聯絡。特別是嬰幼兒腎臟捐獻,既要保證供體腎與受體的血管精確吻合,還要解決雙腎如何擺放及固定等難題,再加上嬰幼兒的血管纖細脆弱,對移植手術技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今年,安醫大一附院已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8例,肝臟移植17例,腎臟移植136例。

相關焦點

  • 建水首例器官捐獻,大愛讓生命延續!
    2015年 完成器官捐贈2766例  截止 2018年 完成器官捐獻6302例(全國範圍)位居世界第二位器官捐獻是一場陽光下的生命接力12月16日上午該患者的器官捐獻手術在建水縣人民醫院進行這是建水縣首例器官捐獻
  • 包頭一男子意外離世,器官捐獻讓3人重獲新生
    家人在悲痛之餘決定捐獻他的器官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他的生命他的1個肝臟、2個腎臟讓3個人的生命得以延續.1個肝臟,挽救了一名80後的肝硬化患者2個腎臟,挽救了兩名等待了4、5年的尿毒症患者這位51歲包頭男子用大愛溫暖了這個寒冬我們向他致敬!同時,我們也向內蒙古包鋼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醫生致敬!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 器官捐獻與移植進展喜人.
    什麼是器官捐獻?當一個人去世後,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器官捐獻就沒有全屍了嗎?並不是這樣。打開您手機上的支付寶APP,在首頁中搜索「器官捐獻」,進入「施予受」志願者登記網,點擊「志願登記」,進入「直接登記」,核對個人信息後,提交就可以完成登記。由於主要時間用來核對信息,所以最快捷只需要10秒鐘哦。 2.
  • 一歲寶寶離世捐獻五個器官!九個月女寶移植肝臟「重生」
    但在悲傷籠罩時,父母做了一個偉大的抉擇:捐獻年幼女兒身上的器官挽救其他患者,讓那些家庭不再承受失親的悲傷。這帶著祝福的生命大愛,挽救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3位器官衰竭患者。1月27日,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的九個月大的女寶寶玲玲(化名)躺在浙大一院肝移植ICU病房裡,黑眼珠滴溜溜地轉動著,好像在找媽媽,而玲玲媽媽在ICU外期待著玲玲能快快康復,健健康康成長。
  • 器官捐獻者!
    2019年7月24日,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為牟先生舉行了簡潔又莊重的器官捐獻儀式。在瀘州市紅十字會的見證下,順利完成了一枚肝臟和兩枚腎臟捐獻。牟先生的名字將進入南壽山博愛園,和其他捐獻者一起,留在紀念碑上。牟先生,一路走好!近年來,我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大幅度提升。近四年來,器官捐獻量年均增幅達到32%,器官移植手術量年均增幅達到23%。
  • 【關注】一附院薛武軍教授當選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器官捐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6年9月9日,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器官捐獻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西安舉行,一附院腎臟病醫院腎移植科薛武軍教授當選主任委員,燕航副教授當選秘書長,李楊博士當選工作秘書。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器官移植醫師分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會員部高峰主任出席本次成立大會。
  • 更多中國人選擇死後「器官捐獻」
    已經完成自願捐助器官登記的人數為251萬人。根據中國紅十字會黨委書記、執行副主席在人體器官捐獻十周年紀念會上表示,目前已經有3萬多人在死後捐獻自己了的器官,拯救了9萬多人的生命。中國自2010年開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中國紅十字會一直致力於逐步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模式。The official Chinese data documents 2,766 organ donations in 2015, 4,080 in 2016, 5,146 in 2017 and 6,302 in 2018.
  • 我在人民醫院捐獻的器官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查不到!
    器官移植,應該首先考慮誰的身體條件更符合,誰等待的時間長。多年之前,一個名人,三次接受了肝移植手術,最後仍然死亡。這個新聞背後,應該是很多人常年等待第一次肝移植。器官捐獻和使用背後亂象橫生。這次被報導出來的就是。事發地是安徽蚌埠懷遠縣。男子的哥哥是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家庭矛盾發生爭執,哥哥出手砍傷母親、男子一家三人。
  • 巢湖市:90後接線員成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16日,巢湖市社會指揮調度中心接線員張欣晨收到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寄來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光榮地成為該基金會「施予受
  • 80後的她,一個人來到市人民醫院OPO室,做了這個舉動……
    今天早上,一位80後女生,來到市人民醫院OPO(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辦公室籤下了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志願書。這是今年該院OPO組織收到的第59名志願者捐獻書。媒體記者問她:「為什麼選擇早早籤下捐獻志願書?」
  • 身邊的感動|他接力了5人的生命,宣城第6例人體器官捐獻昨天下午完成
    ,緊急運往合肥,5位病人正等待著「他」的到來…… 這位42歲鐵骨漢子實現了當年自己許下的諾言——7年前,宣州區黃渡鄉一位普通村民徐咬齊,他在自己病重住院期間,告訴自己親弟弟徐咬強一件事情:電視裡剛播放了一條新聞,一位逝者捐獻了自己的器官,救了一個人,他希望自己在死後也能捐獻出人體器官,去挽救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
  • [EASL訪談]活體肝臟移植器官捐獻倫理下的東方與西方
    中國臺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肝臟移植中心 Vinod Pillai
  • 雲南一男子捐獻心臟 爭分奪秒送往上海拯救另一個人
    11月3號下午5點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指揮中心接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報警求助稱醫院約在30分鐘後將有一移植心臟需要6小時內轉運至上海因時間緊急請求交警護送救護車前往長水機場下午6點14分,民警來到醫院,救護車在騎警的開道引領下,從醫院出發,開始向長水國際機場疾馳。
  • 離截止時間還有最後2天——器官捐獻調查,您參與了嗎?
    大家好!一位台州的95後雙胞胎媽媽離世後,在我院逝世並捐獻器官的消息,在社會上引發了不少關注,獲得眾多公眾的肯定與讚揚。        本大夫上周日發起的器官捐獻意願小調查,目前已有近四百位熱心的公眾參與。
  • 【活動預告】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線上音樂節直播
    充滿了熱愛與嚮往我們享受著生命的美好對於未來充滿希望但,對於一些人來說意外的到來卻讓生命的樂章戛然而止器官捐獻為生命按下了重啟鍵生命的旋律得以延續在一段生命的終點開啟另一段旅程以另一種方式唱響生命中的那一首歌為了推動我國器官捐獻事業發展,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了「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
  • 淚奔丨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自白
    2010年我開始接觸器官捐獻協調員的工作。當一個患者要去世的時候,到他的家屬身邊,跟他宣傳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的理念,動員患者家屬在患者去世之後,把他身體裡面還有活力的器官捐獻出來,讓等待移植的患者有活下去的機會。
  • 「活體器官捐獻」公證 體現人間真情
    父親把肝臟移植給兒子……這些關於活體器官移植的報導越來越多地見諸於報端給眾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帶來希望但是活體器官移植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久前,蘭州恆信公證處接到蘭州陸軍總院普外科電話,稱一患者需要對活體器官移植進行公證,希望我處為其提供幫助。
  • 器官捐獻流程
    1.捐獻登記:您可以自己或通過器官捐獻協調員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書面向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表達器官捐獻意願,並徵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親屬的同意,我們會將您的相關資料錄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者登記管理系統,並為您保密。
  • 23歲護士不幸離世,捐獻器官讓2人重獲新生
    全文633字,閱讀約需1.5分鐘 12月4日上午10時56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停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於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2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媛媛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
  •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一、心臟供體的要求:  1、達到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2、均為腦死亡患者;  3、年齡(男性<45歲,女性<50歲),但是由於對供心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來源困難,已逐漸放寬年齡範圍,甚至更大年齡組(55-60歲)的移植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4、無心臟異常(左室和冠狀動脈造影);  5、無嚴重低血壓與心停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