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器官捐獻者!

2021-02-23 博愛酒城

牟先生於2019年7月23日因腦出血,醫治無效去世。

牟先生生前,曾聯繫瀘州市紅十字會,自願將器官無償捐獻給社會,用於救助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貢獻力量。

2019年7月24日,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為牟先生舉行了簡潔又莊重的器官捐獻儀式。在瀘州市紅十字會的見證下,順利完成了一枚肝臟和兩枚腎臟捐獻。

牟先生的名字將進入南壽山博愛園,和其他捐獻者一起,留在紀念碑上。

牟先生,一路走好!

近年來,我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大幅度提升。近四年來,器官捐獻量年均增幅達到32%,器官移植手術量年均增幅達到23%。截至2019年3月28日,全國已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116萬餘人,成功實現捐獻2.2萬餘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6.5萬餘名。我國每百萬人口年捐獻率已從2010年的0.03達到目前的4.53,年捐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沒有捐獻就沒有移植。」這些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成千上萬名器官捐獻者的無私奉獻,這不僅關係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更閃爍著人性和人道的光輝。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The End....


相關焦點

  • 福建舉辦音樂詩會追思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東南網記者陳楠攝)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報導(記者陳楠)今天上午,由福建省紅十字會和福州市紅十字會聯合主辦的「生命如花」——2019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音樂追思悼念活動在三山陵園舉行。省、市紅十字會有關領導和歷年捐獻者家屬、報名登記者、醫學生和社會各界代表450餘人參加追思悼念活動,深切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
  • 今天,我們向每一位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附視頻)
    捐獻兒子角膜和遺體:把愛留下,讓生命永續活動現場,已捐獻遺體(器官)志願者的家屬們心情略顯沉重,文藝博的父親文兵一度哽咽,他對兒子的離開依然難以釋懷。「讓兒子以另一種方式活著,把愛留下,讓生命永續!」是對每一位遺體器官捐獻者最好的詮釋,對每一位捐獻者的緬懷,為你們傳頌讚歌,皆因你們都把愛留在了世間,讓生命永續之歌長唱不絕。藝博兒子,你是爸爸生命中永遠的驕傲,爸爸要向你學習,爸爸也會永遠想念你!」24日上午,剛參加完海南省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的文兵在朋友圈說說裡,他寫下了這一段話。
  • 「遺愛人間」六周年 致敬器官捐獻的天使們
    今年是「遺愛人間」六周年,上周六(3月28日),幫女郎和V客們帶著親手摺疊的藍色生命花,共同前往長沙鳳凰山陵園,參加「遺愛人間」器官捐獻者祭掃活動,把生命花獻給那些長眠地下的天使們。文/幫女郎 雯婉截止到現在,共有350名志願者實現了器官捐獻,其中164名長眠在長沙鳳凰山陵園,在感恩他們的大愛無私時,幫女郎和V客們用這朵代表著延續和永恆的「藍色生命花」,向他們致敬。生命花是由4顆愛心組成的,象徵著一個生命的重生。
  • 一覺醒來,加拿大很多居民都強制變成器官捐獻者!
    讓全省居民每個人都自動成為器官捐獻者的地區!1月18日周一,新省的「新人體器官和組織捐贈法」正式生效。這意味著,省內所有居民都默認被加入到器官捐獻者名單中,除非他們親自聯繫衛生局退出該計劃。此舉目的是獲取更多器官資源。新法實施後,這個省的健康省民死後會被摘取器官或組織,移植到有需要的人的身體裡。
  • 德國法律上將默認所有公民自動成為器官捐獻者?街頭民意調查結果一目了然...
    圖源:focus據德媒《焦點》今日報導,2020年1月16日(即明日),德國聯邦議院將決定是否修改德國有關器官捐贈的法律。此前,每個德國公民需要在生前主動提出捐獻器官,才會成為器官捐獻者。若新規通過,只要生前沒有反對,每一位公民將自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
  • 包頭一男子意外離世,器官捐獻讓3人重獲新生
    1個肝臟,挽救了一名80後的肝硬化患者2個腎臟,挽救了兩名等待了4、5年的尿毒症患者這位51歲包頭男子用大愛溫暖了這個寒冬我們向他致敬!同時,我們也向內蒙古包鋼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醫生致敬!一臺特殊的手術之後三臺器官移植手術在凌晨進行一絲不苟,爭分奪秒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關乎生命!我們向他們致敬!
  • 器官捐獻流程
    2.捐獻評估:當潛在捐獻狀態出現後,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派專職協調員和專家評估小組前往潛在捐獻者所在醫院開展工作,工作人員負責核實潛在捐獻者是否存在影響捐獻的法律、倫理等問題,向家屬確認捐獻的意向以及評價潛在捐獻者是否有影響捐獻的醫學禁忌症及是否處於待捐狀態等。
  • 紀念碑又鐫刻上45個名字,這些人值得致敬!
    遵義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於2019年5月開建,2020年9月落成,這裡是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寄託哀思、懷念親人的場所,也成為了社會公眾追思、緬懷瞻仰的平臺,更是銘記捐獻者大愛、傳承社會正能量的「精神家園」。
  • 英文短新聞|小天使出生僅十天,成為安徽最小的器官捐獻者
    小天使出生僅十天,成為安徽最小的器官捐獻者A 10-day-old newborn became the youngest-ever
  • 建水首例器官捐獻,大愛讓生命延續!
    器官捐獻是在人體腦死亡以後,也就是整個大腦在不可逆狀態下,死亡的情況下,才進行捐獻的,捐獻者不會有任何意識和痛苦,一個捐獻者的器官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2015年 完成器官捐贈2766例  截止 2018年 完成器官捐獻6302例(全國範圍)位居世界第二位器官捐獻是一場陽光下的生命接力12月16日上午該患者的器官捐獻手術在建水縣人民醫院進行這是建水縣首例器官捐獻
  • 爭 議 遺體器官捐獻 如果是你,你捐麼?
    29日,柳州市首次為20多名逝世後捐獻遺體、器官及組織的逝者舉行追思會,捐獻者家屬、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追憶逝者奉獻精神,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29日下午,在柳州市殯儀館舉行的遺體器官捐獻者追思會上,禮儀人員手捧捐獻者遺像走進悼念廳。
  • 向大愛致敬!神東一礦工正值壯年,卻籤下遺體和器官捐獻同意書!原因是…
    患者需要時就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檢索,初配成功後,就會通知捐獻者進行身體檢查、並做高分辨。這也就意味著,此後,肖永偉要隨時做好準備,隨時為有需要的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當一切事宜交代清楚後,護士發現肖永偉坐在那並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護士疑惑地問:「您後悔了?」  「不,我是想問問,我將來還想捐獻遺體和器官,這個需要怎麼做?」
  • 我在人民醫院捐獻的器官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查不到!
    器官移植,應該首先考慮誰的身體條件更符合,誰等待的時間長。多年之前,一個名人,三次接受了肝移植手術,最後仍然死亡。這個新聞背後,應該是很多人常年等待第一次肝移植。器官捐獻和使用背後亂象橫生。這次被報導出來的就是。事發地是安徽蚌埠懷遠縣。男子的哥哥是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家庭矛盾發生爭執,哥哥出手砍傷母親、男子一家三人。
  • 23歲護士不幸離世,捐獻器官讓2人重獲新生
    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於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2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媛媛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同事們和手術臺上的於媛媛做最後的告別出生於醫學世家的於媛媛2018年7月份大學畢業後,入職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正式成為一名護士。
  • 「活體器官捐獻」公證 體現人間真情
    父親把肝臟移植給兒子……這些關於活體器官移植的報導越來越多地見諸於報端給眾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帶來希望但是活體器官移植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久前,蘭州恆信公證處接到蘭州陸軍總院普外科電話,稱一患者需要對活體器官移植進行公證,希望我處為其提供幫助。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 器官捐獻與移植進展喜人.
    什麼是器官捐獻?當一個人去世後,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器官捐獻就沒有全屍了嗎?並不是這樣。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死後捐獻器官就意味著遺體會被用作醫學研究,會被解剖,這是把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混為一談了。遺體捐獻一般是捐獻者遺體捐給醫療單位或者醫學院校,進行科研、教學之用。器官捐獻只是在人去世後,摘取可用的器官,用以救治他人的生命。目前,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等。
  • 廣東最小遺體捐獻者 在世界只停留了兩個多月
    據了解,上一年全省完整遺體捐獻者不足150例,而小彬彬是目前廣東省年齡最小的完整遺體捐獻者。器官捐獻是指一個人身故後,將其功能良好器官以自願、無償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並改善其生活質量。例如,角膜可以使人重見光明。它們主要有兩個不同: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管理辦法
    (一)經所在單位推薦,擬註冊人員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報名表》(附件1),由省級紅十字會審核通過後報國家管理中心;(二)參加國家管理中心組織的協調員入職培訓,接受綜合測評,測評合格者取得培訓合格證書;(三)擬註冊人員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後,由本人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登記註冊表》(附件2),經所在單位同意,由省級紅十字會審核批准,進行登記註冊;
  • 法國器官捐獻新法:生前沒有提出反對 死後默認同意捐贈
    根據新規,除了選擇在官方渠道註冊為「主動退出」的人外,所有人都將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不管家屬是否同意捐贈死者器官。據英國《衛報》報導,從2017年1月1日起,法國的器官捐獻新法正式生效。該法規設置了「預設默許」原則,也就是說,除了選擇在官方渠道註冊為「主動退出」的人外,所有人都將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不管家屬是否同意捐贈死者器官。
  • 瑞士對器官捐獻的需求達到歷史最高峰
    法國從2017年元旦起引入「預設默許」器官捐獻新法,而瑞士仍然需要捐獻者或其親屬明確表示同意,才能捐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