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 器官捐獻與移植進展喜人.

2021-02-23 佳仁肝友頻道

什麼是器官捐獻?

當一個人去世後,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器官捐獻就沒有全屍了嗎?

並不是這樣。

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死後捐獻器官就意味著遺體會被用作醫學研究,會被解剖,這是把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混為一談了。

遺體捐獻一般是捐獻者遺體捐給醫療單位或者醫學院校,進行科研、教學之用。

器官捐獻只是在人去世後,摘取可用的器官,用以救治他人的生命。目前,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等。

在捐獻過程中,醫師採用嚴格的外科手術標準,會在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的見證下摘取相應的器官,手術後醫師會仔細縫合,維護遺體的外觀,不會令逝者的遺體、遺容受損。

 

想捐獻器官,應該怎麼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年滿 18 周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自願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用於救治器官衰竭患者,可以按照相關程序進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進行登記的方式

1.支付寶服務窗平臺登記流程

首先向您推薦最快捷的方式:支付寶服務窗平臺登記流程。

打開您手機上的支付寶APP,在首頁中搜索「器官捐獻」,進入「施予受」志願者登記網,點擊「志願登記」,進入「直接登記」,核對個人信息後,提交就可以完成登記。由於主要時間用來核對信息,所以最快捷只需要10秒鐘哦。

 2. 網站登記流程

下面為您介紹網站登記流程:

一、可以登錄「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在首頁點擊「我願意登記」,進入個人信息提交步驟,包括姓名、證件號碼,提交完成登記。

二、可以登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官方網站,在首頁點擊「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點擊「我願意登記」,提交個人信息,完成登記。

3.微信登記流程

最後為您介紹微信登記流程:

一、可以關注基金會官方微信公眾號「器官捐獻 一念生一生緣」,在欄目中選擇「志願登記」,完成登記。

識別二維碼10秒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二、可以關注基金會微信服務號「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在欄目中選擇「志願登記」,完成登記。

有意願就一定能捐獻嗎?

登記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只是以一個正式的形式表達您的捐獻意願。是否能最終達成捐獻行動,到時候需要醫生對器官功能進行評估,而且,還會有器官捐獻協調員以書面形式徵求家屬(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的意見,只有家屬一致以書面形式同意之後,才能最終實施捐獻。在這之前,您隨時都可以撤銷或者變更捐獻意願。

 

解答幾點顧慮:

1. 一旦遭遇意外,醫護人員是否會放棄救治器官捐獻志願者?

不會。醫護人員以救死扶傷為天職,不論是否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都不會影響患者在生前接受的醫療救治。器官捐獻的流程,只有在醫生明確死亡診斷之後,才會啟動器官捐獻的流程,是否實施,仍然需要徵求家屬的同意。

2. 志願者的個人信息是否會洩露?

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的描述,志願者的個人信息會被嚴格保護,只有因工作需要並在授權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才能接觸到登記者的個人信息。

另外,如果實施捐獻,在沒有逝者家屬同意的情況下,也不會向公眾或者媒體透露任何捐獻者信息。

3. 可以把器官捐獻給指定人士嗎?

不可以,我國的分配原則是:所有捐獻器官必須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來分配。

而且,捐獻者和接受者也是互相不知曉對方的信息。但在需要的情況下,相關工作人員會負責雙方的聯繫,告知捐獻者家屬器官移植術後的進展。

相關焦點

  • 醫院爭分奪秒完成2例捐獻6臺大器官移植
    24小時,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團隊完成了2例肝臟移植手術、4例腎臟移植手術。4個家庭的大愛之舉,讓6個生命在這裡開始了他們嶄新的人生。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被判定為腦死亡後,家長含淚捐出了孩子的肝臟、腎臟和角膜。肝臟被分配給了外地匹配的等待換肝的小朋友,兩隻幼小的腎臟移植到了一位腎衰竭的患者體內,幫助他重獲新生。
  • 建水首例器官捐獻,大愛讓生命延續!
    器官捐獻是在人體腦死亡以後,也就是整個大腦在不可逆狀態下,死亡的情況下,才進行捐獻的,捐獻者不會有任何意識和痛苦,一個捐獻者的器官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2015年 完成器官捐贈2766例  截止 2018年 完成器官捐獻6302例(全國範圍)位居世界第二位器官捐獻是一場陽光下的生命接力12月16日上午該患者的器官捐獻手術在建水縣人民醫院進行這是建水縣首例器官捐獻
  • 一歲寶寶離世捐獻五個器官!九個月女寶移植肝臟「重生」
    但在悲傷籠罩時,父母做了一個偉大的抉擇:捐獻年幼女兒身上的器官挽救其他患者,讓那些家庭不再承受失親的悲傷。這帶著祝福的生命大愛,挽救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3位器官衰竭患者。1月27日,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的九個月大的女寶寶玲玲(化名)躺在浙大一院肝移植ICU病房裡,黑眼珠滴溜溜地轉動著,好像在找媽媽,而玲玲媽媽在ICU外期待著玲玲能快快康復,健健康康成長。
  • 【活動預告】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線上音樂節直播
    生命是一首歌充滿了熱愛與嚮往
  • 【新時代文明實踐】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召開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會
    關注器官捐獻,傳遞生命美意,為宣傳人體器官捐獻這項公益善事,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和志願服務工作開展,宣傳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傳遞「器官捐獻,生命接力」理念,樹立良好的社會新風尚,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2020年11月25日,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召開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會。
  • 傳遞生命大愛的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蘭玉芹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李潔,德陽市紅十字會三獻工作者趙峻。一次偶然的機會,蘭阿姨得知自己的同事夫妻倆登記成為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自己很好奇,也很有觸動。在對遺體捐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後,2014年在德陽市紅十字會登記成為遺體(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如今的蘭阿姨長期在社區積極主動協助紅十字會對三獻工作進行宣傳科普,協助幫忙送表登記等,開展社區宣傳登記活動時也積極號召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帶動周圍十餘名社區居民登記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常年來不求回報,熱心於人道公益事業。
  • 23歲護士不幸離世,捐獻器官讓2人重獲新生
    全文633字,閱讀約需1.5分鐘 12月4日上午10時56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停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於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2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媛媛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
  • 湖南懷化:一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了人體捐獻
    11月7日上午,由湖南懷化市紅十字會和鶴城區紅十字會主辦的「生命之約·大愛傳遞」——懷化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暨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活動圓滿舉辦
  • 巢湖市:90後接線員成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16日,巢湖市社會指揮調度中心接線員張欣晨收到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寄來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光榮地成為該基金會「施予受
  • 博愛培華 健康同行 | 遺體與器官捐獻線上知識競賽
    但有一種愛,它超越了血緣,超越了親情、友情和愛情,能夠寫出這種大愛的人就是「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們」。人體與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時,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生活質量,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 昭通一帥哥捐獻心臟,大愛讓上海患者重獲新生!
    11月3號下午5點(讓我們記住這個時間點)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指揮中心接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報警求助稱醫院約在30分鐘後將有一移植心臟需要6小時內轉運至上海因時間緊急請求交警護送救護車前往長水機場下午6點14分,民警來到醫院,
  • 【關注】一附院薛武軍教授當選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器官捐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6年9月9日,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器官捐獻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西安舉行,一附院腎臟病醫院腎移植科薛武軍教授當選主任委員,燕航副教授當選秘書長,李楊博士當選工作秘書。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器官移植醫師分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會員部高峰主任出席本次成立大會。
  • 包頭一男子意外離世,器官捐獻讓3人重獲新生
    1月7日一臺特殊的手術在內蒙古包鋼醫院進行51歲男子因二次腦出血導致腦死亡家人在悲痛之餘決定捐獻他的器官
  • [EASL訪談]活體肝臟移植器官捐獻倫理下的東方與西方
    在屍體器官移植的肝源非常稀少,而且需要依據國家政策進行分配。大多需要肝臟的患者都必須要等待很長時間,在亞洲國家這個等待的時間還有可能隨著肝源需求的增加而延長。如果患者接受了認識的志願者供體的肝臟,並進行了活體肝臟移植,那麼就會大大縮短等待的時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活體肝移植和屍體肝移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手術。
  • 器官捐贈者必須符合哪些標準,才可以捐獻遺體?
    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50多萬人需要接受器官供體才能繼續生命的延續,但是最終只有約1萬人能夠得到他人捐獻的器官而繼續自己的生命
  • 萬安退伍軍人意外過世 捐獻器官給生命「添彩」(組圖)
    這番話,讓人不由得為之動容。禍從天降,不幸將生命「停止」正月初一下午兩點左右,許伍峰在戰友家聚餐時突然頭暈目眩,暈倒在地,戰友立刻送他去醫院。半小時後,許伍峰的妻子廖瑞英趕到醫院時,許伍峰仍然昏迷不醒,醫院診斷結果為突發性腦溢血,且腦幹出血嚴重,隨即便立馬轉至ICU病房搶救。
  • 「活體器官捐獻」公證 體現人間真情
    父親把肝臟移植給兒子……這些關於活體器官移植的報導越來越多地見諸於報端給眾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帶來希望但是活體器官移植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久前,蘭州恆信公證處接到蘭州陸軍總院普外科電話,稱一患者需要對活體器官移植進行公證,希望我處為其提供幫助。
  •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1、無惡性腫瘤(原發腦腫瘤除外);  2、無愛滋病;其他傳染病,在特殊情況下,為了挽救生命,在採取積極防治措施後亦可考慮;  3、無嚴重的全身感染  4、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一、心臟供體的要求:  1、達到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2、均為腦死亡患者;  3、年齡(男性<45歲,女性<50歲),但是由於對供心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來源困難,已逐漸放寬年齡範圍,甚至更大年齡組(55-60歲)的移植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4、無心臟異常(左室和冠狀動脈造影);  5、無嚴重低血壓與心停跳史
  • 法國器官捐獻新法:生前沒有提出反對 死後默認同意捐贈
    法國此前的器官捐獻法規定,除非死者清楚地聲明願意捐獻器官,否則醫生應當就捐獻一事徵求其親屬意見。而且,即使死者生前明確表示希望死後捐贈器官,醫生徵求家人同意時,約有三分之一的親屬會表示反對而導致死者的意願無法執行。如果公民不同意捐贈器官,必須在官方的《拒絕名冊》上登記,目前已有約15萬人籤署。法國司法部門稱,雖然目前只接受郵件確認,但以後會推行更方便的網上登記。
  • 用大愛傳遞「生命的種子」 :馬正文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先進事例
    悲傷之餘,馬正文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還是高中生的他便向阜陽市中心血站主動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並採集了血樣。這份血樣,很快進入中華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馬正文如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等造血及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成熟技術和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