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肝臟移植中心 Vinod Pillai
東西方的活體肝移植現狀
目前關於活體肝移植的東西方差異非常明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毫無疑問的是均傾向於活體肝移植。然而對於成年人來說有所不同,西方國家實施的活體肝移植非常少,而在東方國家則非常常見。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是手術適應證的問題,而是因為西方國家的屍體器官供體遠遠少於東方。然而需要明確的是,活體肝移植並不是屍體肝移植的取代方法,而應該是屍體肝移植的一個補充,即在無法獲得屍體肝臟的情況下才實施。
活體肝移植具有時效優勢,但存在額外風險
活體肝臟移植最大的優勢就是受體不需要漫長的等待。在屍體器官移植的肝源非常稀少,而且需要依據國家政策進行分配。大多需要肝臟的患者都必須要等待很長時間,在亞洲國家這個等待的時間還有可能隨著肝源需求的增加而延長。如果患者接受了認識的志願者供體的肝臟,並進行了活體肝臟移植,那麼就會大大縮短等待的時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活體肝移植和屍體肝移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手術。簡單來說主要是因為對於活體移植的供體需要提供部分肝臟,對他們來說需要承受一次額外的外科手術。健康供體需要承擔併發症等風險。雖然供體發生併發症的發生概率要遠遠低於受體,但是他/她作為完全健康的正常人需要承受如此大手術的風險是活體肝臟移植與屍體肝臟移植最大的不同。
中國等東方國家器官捐獻率仍很低,主要源於傳統因素
有報導稱中國器官捐獻率在世界上居於末尾,每百萬人僅0.03人捐獻。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Pillai博士推測在將來中國的器官捐獻率也會有所提升。至於為何現在的捐獻率如此低的原因,他認為可能是由於文化因素。中國以及多個亞洲國家認為逝者的身體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隨著現代一些觀念的變化,人們會越來越傾向於接受器官捐獻,到時候中國的器官捐獻率也會隨之升高,這也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希望。雖然想要在短短幾年內大幅推動中國這個大國家的器官捐獻的進步並非易事。但相信通過政府和肝臟移植學會的持續不懈努力,器官捐獻率也會隨之升高。
印度和中國一樣,有著悠久的古代文明,因此目前的器官捐獻率也非常低。目前已經有一些地區在提高器官捐獻率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其中主要是依靠致力於器官捐獻的政府和組織機構的鼓勵措施和積極活動。最終這些地區的人們去進行器官捐獻的意願就更加強烈。除此以外,對醫生的相關教育也非常重要。很多醫生常常不清楚腦死亡的準確概念,導致死亡患者的器官最終無法使用,希望在將來這種狀況會有所改善。
(來源:《國際肝病》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