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訪談]活體肝臟移植器官捐獻倫理下的東方與西方

2021-03-01 國際肝病


中國臺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肝臟移植中心 Vinod Pillai 

  東西方的活體肝移植現狀

  目前關於活體肝移植的東西方差異非常明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毫無疑問的是均傾向於活體肝移植。然而對於成年人來說有所不同,西方國家實施的活體肝移植非常少,而在東方國家則非常常見。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是手術適應證的問題,而是因為西方國家的屍體器官供體遠遠少於東方。然而需要明確的是,活體肝移植並不是屍體肝移植的取代方法,而應該是屍體肝移植的一個補充,即在無法獲得屍體肝臟的情況下才實施。

  活體肝移植具有時效優勢,但存在額外風險

  活體肝臟移植最大的優勢就是受體不需要漫長的等待。在屍體器官移植的肝源非常稀少,而且需要依據國家政策進行分配。大多需要肝臟的患者都必須要等待很長時間,在亞洲國家這個等待的時間還有可能隨著肝源需求的增加而延長。如果患者接受了認識的志願者供體的肝臟,並進行了活體肝臟移植,那麼就會大大縮短等待的時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活體肝移植和屍體肝移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手術。簡單來說主要是因為對於活體移植的供體需要提供部分肝臟,對他們來說需要承受一次額外的外科手術。健康供體需要承擔併發症等風險。雖然供體發生併發症的發生概率要遠遠低於受體,但是他/她作為完全健康的正常人需要承受如此大手術的風險是活體肝臟移植與屍體肝臟移植最大的不同。

  中國等東方國家器官捐獻率仍很低,主要源於傳統因素

  有報導稱中國器官捐獻率在世界上居於末尾,每百萬人僅0.03人捐獻。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Pillai博士推測在將來中國的器官捐獻率也會有所提升。至於為何現在的捐獻率如此低的原因,他認為可能是由於文化因素。中國以及多個亞洲國家認為逝者的身體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隨著現代一些觀念的變化,人們會越來越傾向於接受器官捐獻,到時候中國的器官捐獻率也會隨之升高,這也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希望。雖然想要在短短幾年內大幅推動中國這個大國家的器官捐獻的進步並非易事。但相信通過政府和肝臟移植學會的持續不懈努力,器官捐獻率也會隨之升高。

  印度和中國一樣,有著悠久的古代文明,因此目前的器官捐獻率也非常低。目前已經有一些地區在提高器官捐獻率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其中主要是依靠致力於器官捐獻的政府和組織機構的鼓勵措施和積極活動。最終這些地區的人們去進行器官捐獻的意願就更加強烈。除此以外,對醫生的相關教育也非常重要。很多醫生常常不清楚腦死亡的準確概念,導致死亡患者的器官最終無法使用,希望在將來這種狀況會有所改善。

(來源:《國際肝病》編輯部)

相關焦點

  • 「活體器官捐獻」公證 體現人間真情
    父親把肝臟移植給兒子……這些關於活體器官移植的報導越來越多地見諸於報端給眾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帶來希望但是活體器官移植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久前,蘭州恆信公證處接到蘭州陸軍總院普外科電話,稱一患者需要對活體器官移植進行公證,希望我處為其提供幫助。
  • 十大公證案例 | 親屬活體器官捐獻同意書公證
    2.公證員應搜集證據材料證明捐獻人、接受人二者之間的關係,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於活體器官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係的人員。(二)申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審查1.應當審查人體器官捐獻者是否自願,是否受到一些組織或者個人強迫、欺騙或者利誘。
  • 一歲寶寶離世捐獻五個器官!九個月女寶移植肝臟「重生」
    但在悲傷籠罩時,父母做了一個偉大的抉擇:捐獻年幼女兒身上的器官挽救其他患者,讓那些家庭不再承受失親的悲傷。這帶著祝福的生命大愛,挽救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3位器官衰竭患者。1月27日,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的九個月大的女寶寶玲玲(化名)躺在浙大一院肝移植ICU病房裡,黑眼珠滴溜溜地轉動著,好像在找媽媽,而玲玲媽媽在ICU外期待著玲玲能快快康復,健健康康成長。
  • 醫院爭分奪秒完成2例捐獻6臺大器官移植
    24小時,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團隊完成了2例肝臟移植手術、4例腎臟移植手術。4個家庭的大愛之舉,讓6個生命在這裡開始了他們嶄新的人生。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被判定為腦死亡後,家長含淚捐出了孩子的肝臟、腎臟和角膜。肝臟被分配給了外地匹配的等待換肝的小朋友,兩隻幼小的腎臟移植到了一位腎衰竭的患者體內,幫助他重獲新生。
  • NCCST2015 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在鄭州隆重開幕!
    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華器官移植雜誌承辦的「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今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吳明江教授,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業務部高新譜部長,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杜冰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夏穗生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李炎唐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陳實教授,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克立教授,上海長徵醫院閔志廉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嚴律南教授,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楊廣順教授
  • NCCST2015 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在鄭州成功召開!
    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華器官移植雜誌承辦的 「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 昨天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吳明江教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業務部高新譜部長,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杜冰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夏穗生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李炎唐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陳實教授,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克立教授,上海長徵醫院閔志廉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嚴律南教授,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楊廣順教授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 器官捐獻與移植進展喜人.
    什麼是器官捐獻?當一個人去世後,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器官捐獻就沒有全屍了嗎?並不是這樣。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死後捐獻器官就意味著遺體會被用作醫學研究,會被解剖,這是把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混為一談了。遺體捐獻一般是捐獻者遺體捐給醫療單位或者醫學院校,進行科研、教學之用。器官捐獻只是在人去世後,摘取可用的器官,用以救治他人的生命。目前,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等。
  • 山東首例最小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成功!
    圖中的嬰兒就是六個月大的小傑,就在前天,小傑剛剛接受了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現在仍躺在省立醫院的小兒重症監護室裡,還沒有度過危險期,讓人十分揪心
  • 我在人民醫院捐獻的器官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查不到!
    本號值班微信:yyyzwsgzh,歡迎醫療人添加這類事應該發生過多起,只不過沒報導出來,誰有關係,誰出錢多,誰可能先做器官移植
  • 瑞士對器官捐獻的需求達到歷史最高峰
    法國從2017年元旦起引入「預設默許」器官捐獻新法,而瑞士仍然需要捐獻者或其親屬明確表示同意,才能捐獻器官。
  • 器官捐贈者必須符合哪些標準,才可以捐獻遺體?
    由此可以看出,在器官如此缺乏的今天,希望更多的死者器官能夠被有效利用也是顯得十分重要的,但是事實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捐獻」還必須先通過法律和倫理等方面的審查,只有符合要求的患者才能夠進行自身的捐獻。那麼,對於能夠有資格捐獻的患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標準呢?
  •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3、無嚴重的全身感染  4、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一、心臟供體的要求:  1、達到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2、均為腦死亡患者;  3、年齡(男性<45歲,女性<50歲),但是由於對供心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來源困難,已逐漸放寬年齡範圍,甚至更大年齡組(55-60歲)的移植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4、無心臟異常(左室和冠狀動脈造影);  5、無嚴重低血壓與心停跳史
  • 【關注】一附院薛武軍教授當選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器官捐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6年9月9日,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器官捐獻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西安舉行,一附院腎臟病醫院腎移植科薛武軍教授當選主任委員,燕航副教授當選秘書長,李楊博士當選工作秘書。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器官移植醫師分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會員部高峰主任出席本次成立大會。
  • 建水首例器官捐獻,大愛讓生命延續!
    器官捐獻是在人體腦死亡以後,也就是整個大腦在不可逆狀態下,死亡的情況下,才進行捐獻的,捐獻者不會有任何意識和痛苦,一個捐獻者的器官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2015年 完成器官捐贈2766例  截止 2018年 完成器官捐獻6302例(全國範圍)位居世界第二位器官捐獻是一場陽光下的生命接力12月16日上午該患者的器官捐獻手術在建水縣人民醫院進行這是建水縣首例器官捐獻
  • 中國聯航一日轉運2例活體器官
    接到信息後中國聯航第一時間召開服務保障協調會▼地服部商調值班員立即協調外站為醫生旅客辦理乘機手續,安排客艙前排座位協調活體器官放置位置以便下機時工作人員快速領取▼20:20左右就在聯航人爭分奪秒全力投入保障包頭-南苑航班時中國聯航又接到KN5900廣州—南苑活體肝臟緊急運輸任務
  • 你了解器官捐獻嗎,紅十字會器官捐獻怎麼辦手續?
    問題一:捐獻器官對捐獻人本人有什麼要求?對年齡等有要求嗎?答:滿十八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前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捐獻人捐獻活體器官,應當不危害其生命安全。問題二:如果沒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能捐獻器官嗎?又應符合哪些條件?
  • 器官捐獻,這三種方式都很便捷
    有意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的人,該如何進行登記呢?7月30日,記者採訪了遼寧省紅十字事業發展服務中心捐獻科工作人員白羽,請他介紹具體流程。白羽表示,成為人體器官捐獻者首先要進行志願登記,獲取登記卡。目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方式有三種,其中一種為線下登記,即到當地的紅十字會領取紙質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進行志願登記,就會得到一張《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卡》,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另兩種方式為線上登記,十分方便簡單。一是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官網。
  • 器官捐獻流程
    1.捐獻登記:您可以自己或通過器官捐獻協調員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書面向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表達器官捐獻意願,並徵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親屬的同意,我們會將您的相關資料錄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者登記管理系統,並為您保密。
  • 現實中的器官、遺體捐獻與民法典1006條的衝突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利誘其捐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據前款規定同意捐獻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訂立遺囑。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該自然人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決定捐獻,捐獻應當採用書面形式。」這一條實際上繼承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八條的規定:「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甘肅省已有4家醫院獲得器官移植執業資格 | 第22批援馬達加斯加醫療隊員開始選拔
    來源:西部商報我省已有4家醫院獲得器官移植執業資格  1月29日下午,甘肅省衛生計生委發布消息稱,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專家進行材料及現場審核後,經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審議,同意認定蘭大二院獲得肝臟移植執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