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退伍軍人意外過世 捐獻器官給生命「添彩」(組圖)

2021-02-24 神州萬安人

縣委宣傳部和紅十字會走訪慰問許伍峰家屬

許伍鋒的戰友為其捐款

中國江西網吉安訊 通訊員謝星星、葉彥報導:「爸爸雖然走了,但是他的生命能在別人身上延續,也會讓我感受到他永遠活著。」許伍峰兒子守在父親的病床前,含著淚和母親說道。這番話,讓人不由得為之動容。

禍從天降,不幸將生命「停止」

正月初一下午兩點左右,許伍峰在戰友家聚餐時突然頭暈目眩,暈倒在地,戰友立刻送他去醫院。半小時後,許伍峰的妻子廖瑞英趕到醫院時,許伍峰仍然昏迷不醒,醫院診斷結果為突發性腦溢血,且腦幹出血嚴重,隨即便立馬轉至ICU病房搶救。2月19日,在ICU搶救了半個月的許伍峰終究沒有挺過去,在元宵佳節這天,永遠的離開了.

早在2016年許伍峰就曾因腦部毛細血管破裂住院治療過,身為全家頂梁柱的許伍峰,面對清貧的家境,只能放棄住院治療,拖著未痊癒的身體繼續工作。也許是長期的勞累,也許是從未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況,讓年僅47歲的許伍峰,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天.

捐獻器官,大愛讓生命「延續」

2019年2月18日,在ICU病房搶救了近半個月的許伍峰也未見好轉,當接到醫院的病危通知時,許伍峰的家人們悲痛不已。妻子廖瑞英想到,丈夫生前的遺願:如果我哪天不在了,就把我的全身器官捐獻出去,去幫助更多的人。

廖瑞英和家人們商量,遵循丈夫生前遺願,捐獻全身器官為社會做點奉獻,去挽救更多的生命。本以為會遭到家人的反對,可不想自己讀高中的兒子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父親的遺願。才有最前面感人肺腑的一幕。

當天,妻子廖瑞英就來到萬安縣紅十字協會,為丈夫辦理了全身器官捐獻。在捐獻器官的第二天,2月19日許伍峰就靜靜的走了……。許伍峰捐獻的一個肝兩腎,一對眼角膜救治了五位病人,雖然匆匆的離去了,但卻為他人延續了生命……

樂於助人,無私給生命「添彩」

據了解,許伍峰生於1972年11月,是萬安縣彈前鄉上洛村人,1993年許伍峰退伍歸鄉後,便在萬安縣蠶絲廠上班。

在廠裡工作時,許伍峰是出來名的「老好人」,平時單位上的苦活、累活都能看到許伍峰的身影。蠶絲廠越來越不景氣,廠裡為裁員而猶豫不決,許伍峰覺得自己有門修車的技能可以自己創業,不想給單位增添負擔,主動申請下崗。

2001年下崗後的許伍峰在戰友的店裡幫忙修車,可那幾年,戰友店裡的生意不太好,經常好幾個月發不了工資。面對兩個小孩要讀書,一家老小要養活,妻子廖瑞英經常為他著急。可許伍峰總是笑著說:「沒關係,我就喜歡幫忙。」

也許是許伍峰的這種愛幫忙、能吃虧的性格,戰友們只要有事都會找他幫忙,他都是義不容辭。

就在許伍峰病倒住院的當天,他的戰友們自發組織了捐款,為他墊付了住院的醫療費。廖瑞英透露,丈夫生前的時候說過:親戚和戰友們這麼關心、幫助我,我也沒什麼能回報的,以後我就把器官捐獻出去,去幫助更多的人。

許伍峰的生命雖然短暫,也很平凡,但他卻一直在給身邊的人快樂和溫暖,哪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無私的貢獻自己的所有,讓這種無私的愛、這種生命的希望永遠延續,依舊可以為自己的生命「添彩」。

相關焦點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 器官捐獻與移植進展喜人.
    什麼是器官捐獻?當一個人去世後,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器官捐獻就沒有全屍了嗎?並不是這樣。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死後捐獻器官就意味著遺體會被用作醫學研究,會被解剖,這是把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混為一談了。遺體捐獻一般是捐獻者遺體捐給醫療單位或者醫學院校,進行科研、教學之用。器官捐獻只是在人去世後,摘取可用的器官,用以救治他人的生命。目前,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等。
  • 建水首例器官捐獻,大愛讓生命延續!
    器官捐獻是在人體腦死亡以後,也就是整個大腦在不可逆狀態下,死亡的情況下,才進行捐獻的,捐獻者不會有任何意識和痛苦,一個捐獻者的器官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2015年 完成器官捐贈2766例  截止 2018年 完成器官捐獻6302例(全國範圍)位居世界第二位器官捐獻是一場陽光下的生命接力12月16日上午該患者的器官捐獻手術在建水縣人民醫院進行這是建水縣首例器官捐獻
  • 器官捐獻流程
    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工作按照捐獻過程和主要內容共分報名登記、捐獻評估、捐獻確認、器官獲取、器官分配、遺體處理、緬懷紀念、困難救助等
  • 你了解器官捐獻嗎,紅十字會器官捐獻怎麼辦手續?
    問題一:捐獻器官對捐獻人本人有什麼要求?對年齡等有要求嗎?答:滿十八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獻活體器官,捐獻前應當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捐獻人捐獻活體器官,應當不危害其生命安全。問題二:如果沒有同意捐獻的書面證明,能捐獻器官嗎?又應符合哪些條件?
  • 【熱點評析】器官捐獻,北大女博士最後的願望讓人淚奔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
  • 萬安:一場7小時的生命搶救
    點上方"花樣萬安"免費訂閱驚喜不斷!萬安生活一手掌握萬安地區綜合資訊平臺
  • 你對器官捐獻怎麼看?快來填調查問卷,你的意見很重要!
    一、什麼是器官捐贈?        當一個生命不幸離去時,根據本人和家屬意願,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獻給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生命,讓生命得以延續。二、如何表達捐獻意願?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願意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救治他人,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三、捐獻登記的方式有兩種:        1、到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填寫並遞交《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www.codac.org.cn
  •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1、無惡性腫瘤(原發腦腫瘤除外);  2、無愛滋病;其他傳染病,在特殊情況下,為了挽救生命,在採取積極防治措施後亦可考慮;  3、無嚴重的全身感染  4、有關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一、心臟供體的要求:  1、達到器官捐獻的基本要求  2、均為腦死亡患者;  3、年齡(男性<45歲,女性<50歲),但是由於對供心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來源困難,已逐漸放寬年齡範圍,甚至更大年齡組(55-60歲)的移植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4、無心臟異常(左室和冠狀動脈造影);  5、無嚴重低血壓與心停跳史
  • 【活動預告】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線上音樂節直播
    生命是一首歌充滿了熱愛與嚮往
  • 傳遞生命大愛的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蘭玉芹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李潔,德陽市紅十字會三獻工作者趙峻。一次偶然的機會,蘭阿姨得知自己的同事夫妻倆登記成為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自己很好奇,也很有觸動。在對遺體捐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後,2014年在德陽市紅十字會登記成為遺體(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如今的蘭阿姨長期在社區積極主動協助紅十字會對三獻工作進行宣傳科普,協助幫忙送表登記等,開展社區宣傳登記活動時也積極號召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帶動周圍十餘名社區居民登記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常年來不求回報,熱心於人道公益事業。
  • 巢湖市:90後接線員成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16日,巢湖市社會指揮調度中心接線員張欣晨收到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寄來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光榮地成為該基金會「施予受
  • 湖南懷化:一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了人體捐獻
    11月7日上午,由湖南懷化市紅十字會和鶴城區紅十字會主辦的「生命之約·大愛傳遞」——懷化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暨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活動圓滿舉辦
  • 「遺愛人間」六周年 致敬器官捐獻的天使們
    今年是「遺愛人間」六周年,上周六(3月28日),幫女郎和V客們帶著親手摺疊的藍色生命花,共同前往長沙鳳凰山陵園,參加「遺愛人間」器官捐獻者祭掃活動,把生命花獻給那些長眠地下的天使們。文/幫女郎 雯婉截止到現在,共有350名志願者實現了器官捐獻,其中164名長眠在長沙鳳凰山陵園,在感恩他們的大愛無私時,幫女郎和V客們用這朵代表著延續和永恆的「藍色生命花」,向他們致敬。生命花是由4顆愛心組成的,象徵著一個生命的重生。
  • 更多中國人選擇死後「器官捐獻」
    已經完成自願捐助器官登記的人數為251萬人。根據中國紅十字會黨委書記、執行副主席在人體器官捐獻十周年紀念會上表示,目前已經有3萬多人在死後捐獻自己了的器官,拯救了9萬多人的生命。11月7日,中國紅十字會在中國東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了一場宣傳活動,慶祝中國人體器官捐獻10周年。活動的主題是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Voluntee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marked the 10th anniversary by walking 10 kilometers around the West Lake.
  • 「活體器官捐獻」公證 體現人間真情
    父親把肝臟移植給兒子……這些關於活體器官移植的報導越來越多地見諸於報端給眾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帶來希望但是活體器官移植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久前,蘭州恆信公證處接到蘭州陸軍總院普外科電話,稱一患者需要對活體器官移植進行公證,希望我處為其提供幫助。
  • 器官捐贈者必須符合哪些標準,才可以捐獻遺體?
    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50多萬人需要接受器官供體才能繼續生命的延續,但是最終只有約1萬人能夠得到他人捐獻的器官而繼續自己的生命
  • 博愛培華 健康同行 | 遺體與器官捐獻線上知識競賽
    但有一種愛,它超越了血緣,超越了親情、友情和愛情,能夠寫出這種大愛的人就是「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們」。人體與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時,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生活質量,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 公民器官捐獻意願調查
    由於時間限制的原因,參與回答問題的人數不算太多,但是統計結果仍然可以看出社會公眾對於器官捐獻態度的些許端倪,現將結果及簡要分析呈獻給大家。         第一個問題:「如果不得不進行器官移植才能恢復健康,您能否接受別人的器官?」
  • 【新時代文明實踐】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召開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會
    關注器官捐獻,傳遞生命美意,為宣傳人體器官捐獻這項公益善事,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和志願服務工作開展,宣傳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傳遞「器官捐獻,生命接力」理念,樹立良好的社會新風尚,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2020年11月25日,定州市愛心義工協會召開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會。
  • 爭 議 遺體器官捐獻 如果是你,你捐麼?
    29日,柳州市首次為20多名逝世後捐獻遺體、器官及組織的逝者舉行追思會,捐獻者家屬、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追憶逝者奉獻精神,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截至今年3月20日,柳州市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20例,眼角膜捐獻9例,遺體捐獻8例,共捐獻心臟3個,肝臟18個,腎臟38個,眼角膜16對。這20例中,有4位女性,16位男性,其中有6人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死亡後捐獻器官。他們當中有稚嫩的孩子,有耄耋老人,也有正值人生盛年的爸爸或者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