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今天,我們向每一位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附視頻)

2021-02-23 南國都市報

捐獻兒子角膜和遺體:

把愛留下,讓生命永續

活動現場,已捐獻遺體(器官)志願者的家屬們心情略顯沉重,文藝博的父親文兵一度哽咽,他對兒子的離開依然難以釋懷。

「讓兒子以另一種方式活著,把愛留下,讓生命永續!」強忍失去兒子的悲痛,文兵做出一個令人欽佩的決定,將孩子的眼角膜捐出救人,將兒子的遺體捐獻給給醫學院。

文兵是海南五指山市人,因為他和藝博的母親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文藝博很不幸成為重型地貧患兒。所以,兒子出生的這14年來,文兵一邊奔走打工救兒,一邊義務宣傳地中海貧血症防控知識,以親身經歷告訴他人要重視婚檢和孕檢。他曾走遍了海南18個市縣去宣傳地貧防控。文兵還建了一個地貧患兒家庭互助團,他教別人如何正確的照顧和護理地貧患兒,還組織地貧患兒家庭見面會。

小藝博的母親在得知兒子患重病後就離開了父子倆,多年來,文兵和老母親撐起家庭。文兵四處打工賺錢給兒子輸血治療,老母親在家細心照顧藝博。文兵帶著兒子四處求醫,從未放棄。他曾經渴望有朝一日兒子能進行骨髓移植,得到新生。

但在撐了14年後,2014年6月6日,小藝博還是病倒了,突然的高燒住進了五指山市醫院,接著7日、8日開始輸血,但病情始終危急。後轉至省人民醫院,早晨7時左右,小藝博離世。腦瘤奪走了他的生命。

悲痛之中,文兵做出決定,捐獻出兒子的遺體和眼角膜,「孩子雖然走了,但他的遺體還能幫助到別人,讓生命以另外一種形式留下。」 他說。

轉眼小藝博離開已近四年,文兵仍在努力適應這段難熬的日子,今天參加活動又觸景生情,淚水一時忍不住在眼眶中打滾。對於當初的捐獻決定,文兵並不後悔。 

「大愛無言,奉獻無聲!是對每一位遺體器官捐獻者最好的詮釋,對每一位捐獻者的緬懷,為你們傳頌讚歌,皆因你們都把愛留在了世間,讓生命永續之歌長唱不絕。藝博兒子,你是爸爸生命中永遠的驕傲,爸爸要向你學習,爸爸也會永遠想念你!」24日上午,剛參加完海南省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的文兵在朋友圈說說裡,他寫下了這一段話。

相關焦點

  • 福建舉辦音樂詩會追思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現場人員向紀念碑獻花。(東南網記者陳楠攝)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報導(記者陳楠)今天上午,由福建省紅十字會和福州市紅十字會聯合主辦的「生命如花」——2019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音樂追思悼念活動在三山陵園舉行。
  • 致敬!器官捐獻者!
    2019年7月24日,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為牟先生舉行了簡潔又莊重的器官捐獻儀式。牟先生的名字將進入南壽山博愛園,和其他捐獻者一起,留在紀念碑上。牟先生,一路走好!近年來,我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大幅度提升。近四年來,器官捐獻量年均增幅達到32%,器官移植手術量年均增幅達到23%。截至2019年3月28日,全國已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116萬餘人,成功實現捐獻2.2萬餘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6.5萬餘名。
  • 「遺愛人間」六周年 致敬器官捐獻的天使們
    文/幫女郎 雯婉截止到現在,共有350名志願者實現了器官捐獻,其中164名長眠在長沙鳳凰山陵園,在感恩他們的大愛無私時,幫女郎和V客們用這朵代表著延續和永恆的「藍色生命花」,向他們致敬。生命花是由4顆愛心組成的,象徵著一個生命的重生。
  • 向大愛致敬!神東一礦工正值壯年,卻籤下遺體和器官捐獻同意書!原因是…
    患者需要時就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檢索,初配成功後,就會通知捐獻者進行身體檢查、並做高分辨。這也就意味著,此後,肖永偉要隨時做好準備,隨時為有需要的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當一切事宜交代清楚後,護士發現肖永偉坐在那並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護士疑惑地問:「您後悔了?」  「不,我是想問問,我將來還想捐獻遺體和器官,這個需要怎麼做?」
  • 爭 議 遺體器官捐獻 如果是你,你捐麼?
    29日,柳州市首次為20多名逝世後捐獻遺體、器官及組織的逝者舉行追思會,捐獻者家屬、紅十字會志願者一起追憶逝者奉獻精神,表達對他們的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29日下午,在柳州市殯儀館舉行的遺體器官捐獻者追思會上,禮儀人員手捧捐獻者遺像走進悼念廳。
  • 紀念碑又鐫刻上45個名字,這些人值得致敬!
    何楊、程俊良……今天,位於鳳凰山西麓的遵義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上又鐫刻上了45名志願者的名字。遵義市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於2019年5月開建,2020年9月落成,這裡是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寄託哀思、懷念親人的場所,也成為了社會公眾追思、緬懷瞻仰的平臺,更是銘記捐獻者大愛、傳承社會正能量的「精神家園」。
  • 器官捐獻流程
    1.捐獻登記:您可以自己或通過器官捐獻協調員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書面向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表達器官捐獻意願,並徵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親屬的同意,我們會將您的相關資料錄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者登記管理系統,並為您保密。
  • 廣東最小遺體捐獻者 在世界只停留了兩個多月
    而他的父母,在悲痛之餘,決定將小彬彬的遺體捐贈給南方醫科大學,希望以另外一種方式,讓小彬彬在這個世界延續。能把兩個月的小孩遺體捐獻出來,給我們醫學院當教學科研用,這個是非常的偉大,所以他們做這個決定是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的。據了解,上一年全省完整遺體捐獻者不足150例,而小彬彬是目前廣東省年齡最小的完整遺體捐獻者。
  • 傳遞生命大愛的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蘭玉芹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李潔,德陽市紅十字會三獻工作者趙峻。一次偶然的機會,蘭阿姨得知自己的同事夫妻倆登記成為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自己很好奇,也很有觸動。在對遺體捐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後,2014年在德陽市紅十字會登記成為遺體(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如今的蘭阿姨長期在社區積極主動協助紅十字會對三獻工作進行宣傳科普,協助幫忙送表登記等,開展社區宣傳登記活動時也積極號召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帶動周圍十餘名社區居民登記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常年來不求回報,熱心於人道公益事業。
  • 日照女教師無償捐獻遺體,讓5名患者獲「重生」!
    2020年4月10日,日照市五蓮縣第二例器官遺體無償捐獻者王秀奎,在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堅持了四天,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一程,將生命定格在了52歲。她的家人強忍悲痛,按照她生前的意願進行了器官和遺體捐獻程序,完成了她最後的遺願。
  • 包頭一男子意外離世,器官捐獻讓3人重獲新生
    1個肝臟,挽救了一名80後的肝硬化患者2個腎臟,挽救了兩名等待了4、5年的尿毒症患者這位51歲包頭男子用大愛溫暖了這個寒冬我們向他致敬!同時,我們也向內蒙古包鋼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醫生致敬!一臺特殊的手術之後三臺器官移植手術在凌晨進行一絲不苟,爭分奪秒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關乎生命!我們向他們致敬!
  • 博愛培華 健康同行 | 遺體與器官捐獻線上知識競賽
    但有一種愛,它超越了血緣,超越了親情、友情和愛情,能夠寫出這種大愛的人就是「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們」。人體與器官捐獻就是當一個人去世時,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自願、無償的方式捐獻給國家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用於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生活質量,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 德國法律上將默認所有公民自動成為器官捐獻者?街頭民意調查結果一目了然...
    圖源:focus據德媒《焦點》今日報導,2020年1月16日(即明日),德國聯邦議院將決定是否修改德國有關器官捐贈的法律。此前,每個德國公民需要在生前主動提出捐獻器官,才會成為器官捐獻者。若新規通過,只要生前沒有反對,每一位公民將自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
  • 公民器官捐獻意願調查
    今年清明期間,我中心發起為遺體器官捐獻者祈福的倡議活動(相關情況見本訂閱號之前的報導),得到社會各界及海外友人的積極響應
  • 湖南懷化:一場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了人體捐獻
    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為了表揚捐獻者的無私奉獻、遺愛人間的精神, 2008年5月8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在增城市萬安園公墓設立了紅十字紀念園,對於規範遺體器官捐獻工作,引導民眾移風易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8年8月5日,英國衛生部發表聲明,英格蘭有望從2020年開始實施新的器官捐獻制度,把現行的「告知同意」制改為「默認同意」制。
  • 2018 我們寶福山相約
    2018年4月7日上午,貴陽市寶福山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前來了一群人。他們手捧菊花,步伐沉重,神情肅然,圍繞在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前。有人暗自啜泣,有人默哀悼念。有人低頭尋覓碑上刻著的,那最熟悉的名字。一位穿著白色彩紗裙的阿姨,為已經捐獻了遺體及角膜的丈夫獻上一曲遲到兩年的孔雀舞。一群穿著白大褂的年輕人在此嚴謹宣誓。
  • 河北一教師因病去世捐獻遺體器官 學生稱其像大哥
    河北一教師因病去世捐獻遺體器官 學生稱其像大哥 2015-01-09 19:13: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他是保定2014年的第2例遺體捐獻者,他的生前遺願,是將遺體和器官全部捐獻給需要的人,他就是河北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教師華寶山。  2014年12月30日,華寶山因罕見的「溶血性貧血病」告別了他32歲的青春歲月,告別了9年教學生涯,這天距離2015年元旦僅剩1天。
  • 關注丨遺體器官捐獻「再生之力」有多強?大數據為你揭開神秘面紗(內有福利)
    我國實行遺體捐獻已經有20餘年了,人體器官捐獻也有6年,但民眾遺體捐獻的意願仍不見提升。目前遺體捐獻登記人數僅佔我國人口總數的0.01%左右,實際捐獻的遺體僅佔登記人數的4%~20%,說明很多人對遺體器官捐獻並不了解。從各個角度來看,不知道如何去捐獻仍是最大的一個阻礙,所以下一步工作的重點還是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網絡、微信等途徑宣傳,讓更多的人清楚捐獻流程。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 器官捐獻與移植進展喜人.
    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死後捐獻器官就意味著遺體會被用作醫學研究,會被解剖,這是把器官捐獻和遺體捐獻混為一談了。遺體捐獻一般是捐獻者遺體捐給醫療單位或者醫學院校,進行科研、教學之用。器官捐獻只是在人去世後,摘取可用的器官,用以救治他人的生命。目前,可用於移植的器官有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腺、小腸等。
  • 一覺醒來,加拿大很多居民都強制變成器官捐獻者!
    大溫Top貸款經紀 五年累積貸款超過十億加元賦予每輛車靈魂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