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曬出了兩張照片,兩張照片的主體都是字節跳動的大樓,一張拍攝於6月份,另一張拍攝於8月份。區別就在於,6月份大樓的文字是中文,8月份大樓的文字是英文。
也就是說,由「字節跳動」改成了「ByteDance」。是不是名字改為英文,更彰顯國際化公司的形象?字節跳動的這波操作有點讓人看不懂。有的網友直接開噴,不愧是國際企業,跪得太徹底了。
當然,也有人質疑說,兩張圖片可能取自大樓的兩個面,拍攝位置是不一樣的。處於風口浪尖上的字節跳動,一舉一動都被關注著。所以難免會出現帶節奏的人,這是字節跳動走全球化路線必然會經歷的。
有網友提到,噴也要理智一點,阿里總部也是英文的Alibaba,騰訊大樓也是用Tencent,滴滴也是用DiDi,小米也是用MI。
字節要做全球化企業,企業形象標識更換是遲早的事,現在英語才是全球通用語言這是事實,而且也不是TikTok事件以後剛換的。這是兩件事,要理智一些分開討論,就事論事。
本來字節跳動有機會在海外地區打下一片天地,但是印度,美國相繼開始抵制,禁用。雖然字節跳動旗下的產品TikTok足夠火爆,用戶群體忠實度高,但是在國家禁令面前,他們一樣要低下頭來。
字節跳動似乎一直在追求全球化,這體現了他們的野心。野心大未嘗不是好事,但是在現實面前,字節跳動可能會屈從於美國政府的壓迫,接受微軟的收購計劃。淨身出戶,還是拿錢走人,字節跳動好像沒有選擇的餘地。
所以,落井下石似乎並不好。字節跳動經歷的事情,是華為經歷過的事情。中國的企業要想在國外立足,必須經歷更多的困難。或許最後字節跳動真的會出售給微軟,這樣才能彌補損失。
企業就是企業,公司就是公司,盈利才是目的,說其他的都沒用。去中國化不一定可以得到美國的認同,川普要你走,你就得走。或許字節跳動沒有想到,自己面對的是多麼無恥的一個國家吧。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