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漢說,日前野新廣西村一名村民依照政府指示,繳付1000林吉特地價,以申請延長房屋地契至99年,然而卻只獲得延長3年。
「該村民的房屋地契只剩下27年,照理在繳付1000林吉特後,可以延長72年,然而僅獲得延長3年,即總共30年,而非政府宣布的99年,令村民大失所望。」許金漢說。
而另一村民60年地契已經滿期,以為繳付1000林吉特後即可延長至99年,誰知被告知需要繳付3.6萬林吉特,令他十分錯愕,因此決定向掌管州房屋與地方政府事務的鄭國球上訴。
許金漢指出,2018年11月,馬六甲州首席部長阿德裡曾向新村村民宣布「1000林吉特換99年」的好消息,2019年5月16日,鄭國球也曾呼籲新村村民把握時機。「如今申請者交1000林吉特,只獲得延長3年的地契,而非99年,與希盟領袖當初的宣布大相逕庭,政府必須明確交代。」許金漢說。
許金漢表示,希盟政府宣布好消息時,新村村民都雀躍萬分,而馬華負起監督政府落實政策的使命,對政府的良好政策也表示歡迎,並給予讚揚。誰知如今卻言而無信,讓村民空歡喜一場,因此馬華必須追究其責任。
許金漢認為,希盟政府推行政策時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所宣布的好消息都在於取悅人民,當政策出現問題時,卻不敢坦白告訴人民。「希盟施政也有脫節的現象,一些決策上層宣布後,指令卻未下達到下層。」
新村村長吳桂香表示,由於申請延長地契的承諾出現變數,廣西村的村民暫時採取觀望的態度,而不急作出申請。她希望政府嚴正看待延長地契的問題,而不是朝令夕改,有如小孩子玩泥沙。
另一方面,許金漢指出,馬來西亞目前有17個以華人為主的重組村。在2009年,野新馬華區會曾向時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申請將廣西村、阿依滿吉列為重組村,也協助已經成為新村城市的新邦木閣鎮恢復了新村的地位,擁有與馬來甘榜一樣的村委會和村長,每年獲得房屋部的撥款用作發展。
免責聲明:本平臺部分圖文信息轉載自網絡,其內容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平臺僅供信息傳播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