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解釋了,快關注我就對了▪
導語:「德國亞琛市政府向民眾發碘片防核輻射。」德國《明鏡》周刊3日報導稱,亞琛市距離比利時蒂昂日核電廠只有70公裡,由於很多市民擔心該核電廠發生核事故,市政府從上周五開始向民眾分發碘片當地所有45歲以下者、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有權領取免費碘片。(來源:環球網)
一、 什麼是「核事故」?
核事故是指核設施或者核活動中發生的嚴重偏離運行工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若有關的專設安全設施不能按設計要求發揮作用,則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會達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二 、核應急
核應急是為了控制核事故、緩解核事故、減輕核事故後果而採取的不同於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緊急行為,是政府主導、企業配合、各方協同、統一開展的應急行動。核應急事關重大、涉及全局,對於保護公眾、保護環境、保障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三、核事故發生後,如果有核輻射來了,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據國家原子能機構網站介紹,應急狀態下為避免或減少工作人員和公眾可能接受的核輻射劑量可採取一定的應急防護措施,如隱蔽、撤離、服碘防護、通道控制、食物和飲水控制、去汙,以及臨時避遷、永久再定居等。
四、吃碘鹽不能預防放射性碘的攝入
核輻射突發事件發生後,人有可能攝入放射性碘,併集中在甲狀腺內,使這個器官受到較大劑量的照射。此時服用穩定性碘可減少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碘化鉀是穩定性碘,它可以使甲狀腺內的碘飽和,從而阻止放射性碘的攝入。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時服用穩定性碘,能阻斷90%放射性碘在甲狀腺內的沉積。在吸入放射性碘數小時內服用穩定性碘,仍可使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