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身在浙江的消費者而言,最為關注的莫過於「315晚會」曝光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的卡樂比食品時,畫面中還提到的「杭州倉」。
3月16日,從浙江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已在第一時間對跨境電商入境的進口食品進行了排查,特別是對來自日本的食品進行重點布控核查。
經調查,深圳海豚跨境電商平臺從未向浙江檢驗檢疫部門備案過日本「卡樂比」系列食品。該企業從未從杭州保稅區以及跨境園區進口過日本「卡樂比」系列食品。經反覆調查確認,浙江局轄區內從未進口過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的食品。
「對於進口日本食品,我們一直嚴格按照質檢總局2011年第44號公告和相關規範文件的要求進行操作,在進口申報時,要求提供原產地證和輻射合格證等證明文件;同時加強基層工作人員培訓,杜絕來自日本核輻射區的進口產品入區。」浙江檢驗檢疫局通關業務處科長朱國東介紹,儘管浙江局轄區內從未進口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食品,防範於未然,未來他們也將加強對網購保稅進口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動植物源性食品準入的審核和把關,進一步加強進口日本食品放射性相關證明文件審核。對於不能滿足要求的暫時入倉暫扣,或者作退運和銷毀,確保問題產品不會通過跨境電商渠道流入國內。
據了解,跨境電子商務檢驗檢疫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國家監測中心就在杭州,那麼,這一監測系統監測到核輻射商品的信息了嗎?
浙江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高風險敏感商品,國家監測中心的大數據中心通過網絡機器人、數據對接等方式。
一是抓取了截至2017年2月14日,各大電商平臺在售的日本「卡樂比」相關商品110餘種,涉及小零食、膨化食品、麥片等。目前,幾大電商平臺均已下架「卡樂比」相關商品,無在售商品。
二是獲取到2016年12月5日來自京東全球購「卡樂比」食品的一條評論提及疑似核輻射地區相關內容。
三是2016年12月10日至2017年3月6日,網絡機器人先後在4個網站抓取了日本食品核輻射預警的相關輿情信息。這些數據和信息和消費者關心熱點的契合度很高。
下一步,浙江局將及時通過網絡機器人監控以及現場人工抽檢監測,對有問題或者違規電商平臺採取約談、產品下架、警示以及相應的監管措施,進一步淨化跨境電商網絡環境,保障消費安全。
「跨境電商進口零售商品屬於個人物品,個人物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應該由消費者和平臺共同負責承擔。」 此外,朱國東還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檢驗檢疫部門發布的消費和質量安全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