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則新華社的新聞很多人都聽說了,臺灣剛剛查獲一百多噸的日本進口食品,明明是來自當年的日本核汙染區,產地標識卻被改成了其他非汙染區。其中很多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比如日清方便麵、森永牛奶糖。
據臺灣當地醫生介紹,如果這些食品被驗證放射性物質超標,比方說銫137,那麼就會增加人體得癌症的機率。
教你分辨進口食品的安全性事實上,福建很多進口食品來自日本,那麼,消費者究竟如何分辨進口食品,確保自己吃的安全放心?
一、了解禁止進口產地清單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發布的通告,鑑於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的影響,經銷商不能從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瀉縣、長野縣、琦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十個都縣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
二、辨別進口食品真假
市場上進口食品魚龍混雜,要確保食品安全,消費者首先須辨別進口食品的真假。如果外包裝上沒有標明食品出產地、原料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經銷商等信息的中文標識,那就一定不是真的進口食品。
三、正規渠道購買
目前有些渠道對於進口食品的審核非常嚴格,如果要上架銷售,必須提供如下資質: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食品流通許可證,酒類流通許可證,海關衛生證明,報關單,商標註冊證,只有這些正規的手續,那食品才安全。
四、查看進口食品中文標籤
按照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出口食品標籤管理辦法》規定,進口食品標籤必須事先經過審核,取得《進出口食品標籤審核證書》,進口食品標籤必須為正式中文標籤,這可是中國海關規定的, 沒有中文標籤的進口食品,那渠道就有嫌疑了,別以為沒有中國字才是進口的哦,這是個誤區。
五、查看「進口食品衛生證書」
該證書是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合格後籤發的,證書上註明進口食品包括生產批號在內的詳細信息。可以說該證書有如進口食品的「身份證」,只要貨證相符,就能證明該食品是真正的「洋貨」。出口的東西需要在產品上標明生產地,一般都會有原產地證明。對於水果還需要有進出口檢驗檢疫證明。
六、查看商品的「報關單」
只有正規進口的商品才有報關單,說明經過了正規的報關手續和出入境的檢疫,每個商品均在海關備案登記,一旦發生質量問題,看隨時追溯和召回,保證了進口食品的絕對安全。
日本核輻射事件
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後核輻射檢監測情況
2011年,日本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洩漏,周邊大片地區遭受核汙染。當時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在內,紛紛對核汙染波及地區的日本食品、農產品下達進口禁令。
新聞隨身 福建隨行
❤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 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
❤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喜歡的話,贊一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