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建立一個遊戲開發團隊,需要花很多的工夫,不僅要有資金,有實力的成員和堅定的開發意志同樣不可或缺。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可以把所有這些事都做對的開發商值得人們的稱讚。
以下是2016年十家最棒的遊戲工作室,它們不僅在過去為我們帶來了令人難忘的遊戲體驗,現在和未來也在繼續為我們創造優秀的遊戲作品。
第十位:Klei Entertainment
我們需要更多像KleiEntertainment這樣的遊戲工作室。他們在遊戲製作中會優先考慮藝術方向與角色設計,在之後的每一部作品之中,都會重新利用之前的設計,並與新的體裁相結合。
《忍者之印》(MarkoftheNinja)、《閃克》(Shank)、《饑荒》(Don'tStarve)以及《隱形公司》(InvisibleInc)等都是他們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他們總是將自己的作品打磨得像鏡子一樣閃閃發亮,他們所創造的角色總是讓人在一投入遊戲之中就會愛上。
自2010年依靠《閃克》打出名堂之後,KleiEntertainment就開始按照自己的風格開創事業,並且完全沒有打算減慢腳步的樣子。
第九位:育碧
所有人都憎恨育碧不斷榨取「搖錢樹」《刺客信條》(Assassin'sCreed)的價值,但是,老實說,如果你處在他們的位置上,你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不過,《刺客信條》只是育碧的暢銷大作寶庫中的一員。
《成長家園》(GrowHome)、《勇敢的心》(ValiantHearts)以及《光之子》(ChildofLight)則顯示出開發商與發行商一體在為小型作品提供巨大支持上的優勢。
還有像《雷曼:起源》(Rayman:Origins)和《雷曼:傳奇》(Rayman:Legends)這樣的「中型」平臺作品,以及《孤島驚魂3》(FarCry3)和《孤島驚魂4》這種與市場常見作品有所不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在全力衝刺的比賽中,育碧或許會有些後勁不足,但是無論何時,他們都是值得人們留意的開發商之一。
第八位:FromSoftware
最近可能只有兩款大作的名字和他們有關係:《黑暗之魂》(DarkSouls)與《血源》(Bloodborne),但如果你深扒一下歷史,還會在《天誅》(Tenchu)和《裝甲核心》(ArmoredCore)包裝上找到FromSoft的名字。
與2000年前後的Rockstar一樣,在2010年時的FromSoftware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感覺,通過一系列的元素建立起自己的代表性風格,這些都讓他們成為遊戲業內最具天賦和創意的遊戲公司。
第七位:Bioware
和Bethesda一樣,Bioware的作品也總是嫻熟地在科幻世界與幻想世界之間跳躍,《龍騰世紀》(DragonAge)與《質量效應》(MassEffect)則是它使得最拿手的雙叉戟。
除此之外,他們開發的第一部《星球大戰》遊戲也同樣非常傑出,即《星球大戰:舊共和國騎士》(StarWars:KnightsoftheOldRepublic)。
Bioware或許每隔好幾年才會推出一部作品,但是每當他們推出新作品的時候,總是會取得一些不錯的成就,並在當時引起強烈的反響。
第六位:任天堂
如果沒有任天堂,這份名單中的其他九位開發商的名字或許都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任天堂與遊戲的結合,遠比美國隊長與鋼鐵俠在一起更加登對。它的每一個可愛角色與每一個設計理念都是遊戲產業中的珍貴禮物。
從遊戲產業誕生的第一天起,任天堂一直都是它的支柱,但是,2016年對任天堂而言卻非常重要。
新主機NX、新的《塞爾達》遊戲,《超級馬裡奧製造》(SuperMarioMaker)的新內容等等,他們挑起了各種令人興奮的想法,只要實現其中任何一個,這一年都將是令人難忘的一年。
第五位:Bethesda
因為所發行的遊戲中的BUG經常比學生的試驗品還多,Bethesda常常因此而飽受抨擊,但是在開放世界遊戲的設計上,沒有人可以比他們更加熱情。
《上古捲軸》(ElderScrolls)與《輻射》(Fallout)所創造的都是可以讓人盡情探索的世界。
互動設計深度極高的AI系統,讓遊戲中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可以與之進行互動的內容。
作為發行商,《毀滅戰士》(Doom)、《德軍總部》(Wolfenstein)、《羞辱》(Dishonored)以及《惡靈附身》(TheEvilWithin)受到更多人的喜愛,而作為開發商,他們自己本身就是這個世界有史以來最好的開放世界遊戲的製作工作室。
第四位:Blizzard
暴雪的遊戲都有一定的品質保證,並且都是非常傑出的作品。
最近推出的《守望先鋒》(Overwatch)也在繼續鞏固著人們的這一認知,輝煌的設計和完美的動畫射手則說明,無論創下了多大的裡程碑,他們都不會感到滿足。
事實上,《魔獸世界》或許正在走下坡路,但是在宅男們的流行文化圈裡,它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員。
每一個打上暴雪之名的項目,嫻熟的技藝和應用的價值都會滿溢而出,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讓人們知道這些作品背後的團隊對遊戲絕對是滿滿的真愛。
第三位:CD Projekt RED
這個名字在最近九年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並「只」開發各種各樣的《巫師》作品,但這些足以證明他們擁有其他開發商所不具備的潛力。
實際上,在《巫師3:狂獵》(Witcher3:WildHunt)推出之後,整個世界仿佛已經進入到了CDProjektRED時間,這款遊戲不僅是這家開發商的標誌作品,同時也是所有遊戲主機世代的標誌作品。
在從作家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AndrzeiSapkowski)手上買下了開發版權之後,過去接近十年的時間內,CDProjektRED全神貫注地只為開發出完美的幻想類角色扮演遊戲而努力。
利用新一代主機的硬體性能,CDProjektRED在《巫師3:狂獵》中為主角傑洛特(Geralt)創造出了一個高品質的開放世界。
無論是比三A級遊戲平均內容還要多的旁支任務,還是每一隻都能使用特殊策略擊倒的野獸,玩家可以沉浸在這個遊戲世界中數百小時的時間而不感到膩味。
第二位:Rockstar Games
一直深受期待的《荒野大鏢客》(RedDeadRedemption)很快就要公布新作了,Rockstar從來都不會讓玩家等待得太久。
不過最令他們感到自豪與驕傲,同時也是最成功的遊戲系列,則非《俠盜獵車手》(GrandTheftAuto)莫屬。
但即便是在旁支作品系列的項目中,Rockstar也展示出了在故事敘述方面深厚的功底。
約翰·馬斯頓(JohnMarston)的故事會在遊戲中一點一滴地滲入到你的真實欲望之中,喚起你對其他角色展開復仇的想法。
雖然你在遊戲中所做的任何決定全憑自己的意志,但是,當你用憤恨的子彈解決了仇人,並將屍體丟入河中讓其順流而下時,你就會意識到,Rockstar掌控媒介的嫻熟手法,幾乎沒有其他任何開發商可以做到。
但只是幾乎而已,因為前面還有一個NaughtyDog。
第一位:Naughty Dog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內流失了一些重要的團隊成員,但是NaughtyDog(頑皮狗)的實力卻似乎從來沒有減弱,特別是在《神秘海域4》(Uncharted4)再一次呼嘯而來的時候,我們更是為之感到震撼。
從《古惑狼》(CrashBandicoot)到《傑克與達斯特》(JakandDaxter)到《神秘海域》(Uncharted)再到令人震撼的《美國末日》(TheLastofUs),我們一路見證了NaughtyDog成長為一個比其他任何開發商都更為成熟且更加自信的遊戲工作室。
Bethesda對不斷試水新世界充滿了熱情,CDProjektRED因為與粉絲們保持良好關係而深受喜愛。
但是,NaughtyDog同時具備這兩點,並且比他們做得更好。無論是執行力還是未來的潛力,NaughtyDog都表現出滿滿的鬥志。
他們將利用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作品,向世人證明遊戲這種媒介究竟可以走得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