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老人都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功能下降,有點便秘很正常,不用勞師動眾的去醫院檢查。
但肛腸醫生提醒:如果老人哪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排便的規律發生變化,或者是便便發生了質的改變,那就應該儘快去醫院檢查。因為,這種突然出現的排便規律變化很可能是腸癌的徵兆。
半月前,一位患者家屬電話諮詢醫生,稱其父親最近便秘情況突然加重,老人家肚子脹得厲害,開始不吃東西。家人要送老人到醫院檢查,老人卻總堅持自己就是普通的便秘,堅決不去醫院就醫。
「醫生,我父親便秘突然加重,要不要緊?」患者家屬詢問。
醫生立馬詢問:「你父親除了便秘還有別的表現嗎?」
「最近比以前消瘦了許多,也不想吃東西。」患者家屬回答。
「還是儘快帶老人來醫院看看吧。」醫生語氣嚴肅地建議其帶著父親儘快到醫院來做檢查。而老人到了醫院一查,被診斷為直腸癌,而且已造成了腸梗阻。所幸發現及時,老人及時接受了手術治療。
醫生介紹,大腸癌是結(直)腸癌的總稱,在我國直腸癌較常見,約佔60%左右。排便習慣變化是直腸癌患者最為明顯的症狀表現,包括排便時間、次數、便條形狀等都會發生改變。這是由於腫瘤的刺激,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會增加,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同時伴有排便不盡感。
而結腸癌患者排便習慣改變不如直腸癌患者那麼明顯,但是便秘是結腸癌患者較常見的症狀之一,有的患者可在便秘後出現腹瀉,或便秘與腹瀉反覆交替。
醫生提醒,腸癌便秘常常是因為腫瘤堵塞腸腔引起,而臨床上卻有不少患者把腸癌便秘錯以為是普通便秘而延誤治療。
因此建議患者出現便秘要警惕,可先問問自己這四個問題:
1、便秘是最近出現的嗎?
2、有便血的情況嗎?
3、伴有消瘦嗎?
4、伴有進食困難嗎?
如有以上症狀,就需及時就醫進行徹底檢查,以篩查腸癌。
最後醫生提醒:腸癌只要及時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期治癒率可達90%以上,而定期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腸癌的最重要方法。
建議:年齡50歲以上的市民,如無明顯症狀應3-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而有腸癌家族史、腸息肉家族史,或身體肥胖、有酗酒抽菸習慣、有長期便秘腹瀉症狀的市民需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昆明東大肛腸醫院,醫保報銷高達92%,節假日不放假,專家照常坐診,堅持「專業、誠信、尊重、感恩」的管理理念,實現「價格透明化,程序公開化」,堅持把方便讓給患者,把實惠送給患者,把溫馨留給患者,被患者稱為「昆明老百姓自己的肛腸醫院」。
部分圖文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