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鄧廣鈞烈士故鄉已找到,再尋叔父鄧廣福老兵,您在何方?

2021-02-21 抗戰史

鄧廣鈞,1914年出生,滿族人,原姓「通顏覺羅」,檔案上的籍貫是吉林依蘭。

2016年10月12日,一個特殊的日子,鄧廣鈞烈士的兒子鄧光禹先生打通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鄧中利的電話,鄧光禹終於找到父親的故家,以及故家的親人。(原「吉林依蘭」現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該地方滿族「通顏覺羅」氏現變成漢族鄧氏。)

 

這邊,鄧光禹在找父親鄧廣鈞的故家,一直找不到:那邊鄧中利在解放後,則在尋找堂叔父鄧廣鈞20多年了,沒音訊。鄧中利是一個非常有心的人,尋找鄧廣鈞二十多年未有信息,為紀念他這個位伯父,他將自已的女兒取了一男孩的名字鄧鈞。

 

鄧中光的爺爺鄧學仁是鄧學禮的親弟弟。鄧學禮有三個兒子,即鄧廣鈞、鄧廣仁、鄧廣福。

 

鄧中利說,整個家族就只有鄧廣鈞讀書多一點。鄧家是大地主,比較有錢,這很正常,否則就供不起鄧廣鈞讀書的。鄧廣福是扛大槍的,讀書不多,可能僅僅是一個普通士兵。鄧廣仁去世了幾十年,沒有後人。

 

目前,鄧光禹先生已找到故鄉及故鄉親人,可以認祖歸宗了。但他祖父鄧學禮、叔父鄧廣仁的墓因天氣關係,現已冰封,不便祭奠,故決定待明年春暖花開之後,再回故家認祖歸宗。

 

新出現的問題是:三叔鄧廣福1940年代當兵,後來跟著部隊去了臺灣,50年代曾經從臺灣給家裡來過信。此後幾十年來,家裡再也沒有收到他的信件。臺灣那邊不知有沒有資料?如果在臺灣定居,老榮民組織或者派出所能不能找到他的戶籍資料?下一步,繼續尋找臺灣的三叔鄧廣福!

                  

至此,鄧光禹先生充滿感激地說:「尊敬的清風女士,李勇先生,永沅先生,塔山不倒先生,幸福小獅子女士,平安是福女士,我很激動,心裡平靜如水,在想?用什麼方法報答你們呢?一個謝字,己不能代表代麼!我需要你們的地址,能給我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吶! 還有許多無名義士,我在此深表謝意,有恩於我,我父子均皆犬馬相報。」

相關焦點

  • 退伍老兵張子培只做一件事:為烈士守墓
    有人把公車私用當作一種習慣,而張子培卻把私車公用作為為烈士家屬親人服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10多年的時間裡,張子培先是騎著摩託車,後是駕著小汽車,用自家的私車把烈士家屬、親人、參戰老兵等從縣城車站接到距4公裡遠陵園,又從陵園送到城區賓館或車站的。張子培牢記的是,凡是前來陵園祭奠的人員,不管是什麼時間,什麼日子,每天24小時開著手機,只要有需要,就是張子培滿腔熱情服務的對象。
  • 長眠朝鮮的建甌籍烈士羅德榮的家屬找到了!
    3月26日,閩北日報刊登了一篇《她終於知道父親安息何處!我們還在尋,另一位烈士的家屬》,另一位烈士名叫羅德榮,祖籍為建甌南雅鎮,1952年9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經過多方尋找聯繫,終於在順昌縣高陽鄉找到了烈士羅德榮的家屬。
  • 烈士的親人找到了!
    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其中,烈士林水實籍貫是漳浦縣消息傳開後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媒體和熱心讀者迅速行動起來終於在晚上八點多聯繫上烈士的親屬從中了解到這位烈士的點滴生平晚上,記者聯繫上了林水實烈士的侄孫林樹新。「我們全家人聽說叔公一枚印章在烈士遺物中,非常感動,謝謝黨和國家沒有忘記犧牲的烈士!」林樹新激動地表示。經過進一步核實。烈士林水實只有一個兄弟叫林水法(已故),林水法育有2男5女,其中兒子林美金(已故)根據當地風俗過繼給林水實當兒子。
  • 廣西桂林籍赴臺老兵莫峻峰在臺灣孤獨離世,盼為他找到親人
    劉德文也不時接到廣東、廣西親屬的求助,幫忙尋找當年來臺老兵的安葬地,並把他們的骨灰送回家鄉,幫長者落葉歸根。為此,他尋遍臺灣各地的墓園、納骨塔,儘可能為這些離世的老兵找到歸鄉的道路。在高雄的茂雄墓園,埋葬著上千位單身亡故老兵。這些老兵大部分在臺灣沒有家庭,無依無靠。很多老兵一生過著清貧的生活,對於故土的思念只能默默壓抑在心底,直到去世都是孤身一人。
  • 長眠朝鮮的志願軍烈士羅德榮家屬在高陽南亨找到啦!
    那份心心念念的牽掛一刻未斷,讓親人找到他們,讓他們魂歸故裡,是家屬的心願,同樣也是各界愛國人士的共同心願。3月26日,閩北日報刊登了一篇《她終於知道父親安息何處!我們還在尋,另一位烈士的家屬》,另一位烈士名叫羅德榮,祖籍為建甌南雅鎮,1952年9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經過多方尋找聯繫,終於在順昌縣高陽鄉找到了烈士羅德榮的家屬。
  • 三位烈士親人,全找到了!
    經過多方努力,目前,林水實、馬世賢、丁祖喜三名志願軍烈士的親人已經全部找到。 「謝謝黨和國家沒有忘記犧牲的烈士!」26日晚8點多,福建漳浦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找到了林水實的親人。記者也聯繫上了林水實的侄孫林樹新。「我們全家人聽說叔公一枚印章在烈士遺物中,非常感動。謝謝黨和國家沒有忘記犧牲的烈士!」林樹新說。
  • 這2位光山籍烈士,有誰知道他們? 共同接力幫烈士們早日找到親人!
    此次,通過對烈士墓碑上和相關資料信息的梳理,記者整理出8位烈士信息,如果您認識他們,或者是他們的親屬、戰友,可撥打熱線電話:0371-96211(也可聯繫郵箱:xunren@toutiao.com;電話:010-58341776
  • 【線索徵集】赴臺老兵後代尋找武漢家鄉親人,盼了卻父親遺願
    近日,來自臺灣的萬天福先生向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求助,希望能夠替自己離世的父親、赴臺老兵萬景友尋回失散在湖北武漢的家鄉親人,實現其畢生未了的心願。湖北籍赴臺老兵萬景友據了解,萬景友1927年10月出生,老家舊址位在湖北省漢口市三星街(疑似在現今武漢市洪山區或江漢區),父親萬志四,母親萬胡氏。萬景友在家中排行老大,其下有兩個弟弟名為萬景才、萬景德。
  • 叔父養育他十幾年 他卻狠心偷走叔父的錢
    鄧某3歲時父母離異出走,叔父養育他十幾年,他卻不知感恩,竟然將叔父的錢盜走。8月21日,記者從蓬安縣公安局錦屏派出所獲悉,鄧某已被警方抓獲。20歲的鄧某是蓬安長梁鄉人,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出走了,十幾年來鄧某一直跟叔父鄧明某生活在一起,叔父供他讀書,養育他成人。2016年,鄧某去浙江打了兩年工,去年回到家後一直沒有找事情做,成天遊手好閒。
  • 老兵畢生未能返鄉,臺灣孫女湖北尋根:想完成爺爺沒說出口的心願
    湖北,距離臺灣臺北900多公裡,是老兵李德甫口中的故鄉,也是他一輩子都到不了的地方。
  • 為安厝在臺灣桃園楊梅的3位老兵尋找家人
    有許許多多的赴臺老兵,從去到臺灣後就再沒有機會回到家鄉,直到老死異鄉,也希望自己的骨灰能落葉歸根;而他們的親人是不是也一直在惦念著離散的親人?機緣巧合之下,曾女士認識了一位臺灣的朋友。朋友說他那裡也有三位老兵的骨灰的信息,想為他們尋找大陸的親人。因為曾女士的父親和堂大伯也是老兵,所以曾女士很能理解老兵想要回家的心情。
  • 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
    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 今年是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2014年至2020年 中韓已連續七年
  • 在四會市的這個村子裡,有這樣兩位孤獨的烈士父母.
    1月8日,在三水參戰老兵陳國強的陪同下,我專門趕往四會市石狗鎮謳坑村,看望陳新忠烈士的父母。在四會市境內分布著13個烈士家庭,而13個烈士家庭中,目前只剩下了6位烈士父母,且父母雙全的也僅剩下了陳新忠烈士和另外的一個家庭;餘下的兩個家庭中,目前都只有烈士母親仍然健在。
  • @老兵,苦等23載,終覓我的「軍中戀人」
    從小就有一個當兵的夢,想親自去看看,傳說中的軍中「老兵」,究竟長啥樣。當兵之前,我就設想過,「老兵」嘛,八塊腹肌,拳頭如鐵,跑步箭步如飛,或者帶個墨鏡,攜槍帶彈,一股子氣橫掃,壞人就倒下一大片,只幹粗活、力氣活,畢竟電視劇裡都是這樣的。現如今,我下連一個月了,我似乎懂事了,感覺是「導演」騙了我,因為,天天見的「老兵」就站在我的前一列。您看到了什麼?
  • 離家77年,97歲臺灣老兵胡定遠爺爺今日登機回四川
    關於胡定遠老人,此前我們已經發布過《離家77年 97歲臺灣老兵胡定遠找到親人》(點擊標題查看)的文章,我們將每天及時更新老兵回家進展情況。視頻:胡爺爺拿著臺胞卡,好開心!4月18日,臺灣志願者餘蓉蓉和臺灣聯合報記者、新京報記者來到胡定遠爺爺家,給爺爺帶來了臺胞卡,赴臺71年,胡爺爺終於有了證件。
  • 跨越62年終了卻心願 烈士朱隆準親人淚灑晉江
    11日下午,在一場由晉江市退役軍人局組織的集體祭掃活動上,不少黨員志願者和小學生代表都見證了這感人一幕:兩位從浙江趕來的烈士家屬難掩淚水,一邊擦拭著墓碑,一邊絮絮叨叨地向烈士介紹著家裡情況。  「朱隆準是我的三伯公,常聽外公說他的英雄事跡,多年來我們一直都在打聽他的消息,卻始終沒有線索。」
  • 雲南籍烈士黃志明親屬找到,未婚妻苦等無果,「父親去世前還穿著他唯一留下的軍大衣」
    後來我們家裡的人還去祭拜過兩次,再後來就找不到地方了,不知道葬在了哪裡。」黃志明去世前沒有給家人留下任何囑託,唯一的遺物只有一件留在家中的軍大衣,「那件軍大衣後來一直是我父親在穿,老人家捨不得扔也捨不得燒,穿到了他去世。」後來,那件軍大衣被黃志仁和家人燒在了父親的墳前。「我父親最喜歡我二哥那件衣服了,燒了給他,這樣他在那邊也用得上。」
  • 烈士!
    附近居民介紹,這條河看似水面平靜,但水下漩渦非常多,再加上當天氣溫只有10來度,河水冰冷,唐超和黃曉洪遊得非常吃力。參與救人的司機黃曉洪說,後面突然感覺到下肢沒力氣了,而且水太涼,下面的水而且還是在打漩,有時候都生怕把自己拉進去了。
  • 第1674期:守墓老兵
    陳俊貴,1959年生,遼寧省遼中縣人。1979年入伍新疆,參加修築天山深處獨(山子)庫(車)國防公路大會戰。八一前夕,陳俊貴為犧牲的班長和烈士墓的戰友們「斟酒」。7月22日,臨近八一,有不少老兵前來掃墓。
  • 別讓沒掃過墓的烈士家屬再等30年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3月30日)有媒體報導說:「至今麻慄坡烈士陵園,還有三分之一的烈士家屬迄今因為家庭生活困難沒有去掃過墓。他們已經等了30年,希望他們不會等更久!」清明節前夕,三分之一的烈士家屬迄今因為家庭生活困難沒有去麻慄坡烈士陵園為自己親人掃過墓的消息,讓人深感震驚!這種事實,是對所有中國人的心靈重擊!這個事實,不啻對軍人的羞辱,也不啻為國人的羞恥!允許這種事實繼續存在,就是放任羞恥繼續存在。一個國家,不厚待前赴者,哪來後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