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喬爾瑪烈士陵園,2014年7月24日清晨,陳俊貴打開烈士陵園的門,走到班長鄭林書的墓碑前,順手點燃一支香菸,輕輕地放在基座上。這個格式化的動作,老陳已機械地重複了近30年。(華商晨報 衡國良 圖/文)
陳俊貴,1959年生,遼寧省遼中縣人。1979年入伍新疆,參加修築天山深處獨(山子)庫(車)國防公路大會戰。1980年4月,施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陳俊貴等4名戰士在班長鄭林書帶領下,冒著狂風暴雪給山下的部隊送信求救。在暴風雪中走了一天一夜後,班長命令陳俊貴吃下最後一個饅頭,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最終犧牲於風雪途中。1985年,結婚後的陳俊貴重回天山腳下,為班長、為獨庫公路築路英烈默默守墓,一晃三十春秋。
守墓30年,陳俊貴早已把自己溶入到天山的草木山水中。
擦拭墓碑是陳俊貴守墓中最平常的工作之一。
八一前夕,陳俊貴為犧牲的班長和烈士墓的戰友們「斟酒」。
7月22日,臨近八一,有不少老兵前來掃墓。
「能活著陪伴這些犧牲戰友們,特別是曾經短暫相處僅僅38天的班長鄭林書,我很滿足了。等到有一天我老了,也想陪伴在他們的周圍,雖然我不是烈士,但能夠生死相伴,那是我最大的心願了,哪怕把我埋在烈士陵園的外面,只要在老班長和戰友們的身邊附近,我心就足了。」陳俊貴說。
守墓30年,陳俊貴覺得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家人。
每天清晨陳俊貴和妻子孫麗琴總是最先進入墓園。兩人1984年在遼寧老家結婚,1985年來到陵園守墓,30年的時光裡,妻子孫麗琴付出了一個普通女人難以想像的大愛與支撐。
7月23日,因為接待遊客的細節,陳俊貴和妻子發生了爭吵。
當晚,陳俊貴主動向妻子道歉,夫妻倆和好如舊。
在墓園裡,陳俊貴既是管理員、講解員、又是炊事員。
東北大餃子是陳俊貴最喜歡的,有時遊客們趕上了就一起動手分享。
日復一日的講解和勞累,陳俊貴經常牙疼。
很多遊客慕陳俊貴的名而來,時不時把他堵在廚房要拍合影。
夜晚,天山腳下的喬爾瑪烈士陵園大門口燈光昏暗,陳俊貴拖著疲憊的身影,抽著煙,與自己對話著……
騰訊圖片《中國人的一天》(微信號chinaoneday),真實生活,點滴記錄,展現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投稿或來信可以發送郵件至:1311211184#qq.com (發送郵件時請把#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