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墓位於乾陵的東南側,懿德太子墓與章懷太子墓之間,緊鄰西蘭公路,交通非常方便。因此,這裡也是乾陵博物館的所在地,在永泰公主墓兩側的展廳之中,收藏著乾陵陵園和周圍陪葬墓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
點擊下方 觀看精彩視頻
永泰公主名叫「李仙蕙」,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的女兒。由於永泰公主墓的規模宏大,過去被誤認為是章懷太子墓。1960年3月22日,郭沫若遊覽乾陵時,經過這座「章懷太子墓」,曾經寫下了《吊章懷太子墓》。1960年8月至1962年4月,對這座墓進行考古發掘之後, 出土「大唐故永泰公主墓志銘」,才證明這裡是永泰公主墓。1961年3月4日,作為乾陵的陪葬墓,永泰公主墓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3月14日,在陝西師範大學讀書期間,跟隨同學們遊覽乾陵之際,我第一次走進永泰公主墓。2020年3月4日,經過永泰公主墓,我操作自己的大疆無人機對此墓進行航拍。疫情期間,這裡大門緊鎖,停車場上空空蕩蕩,看不到一個人影兒。無人機從公路邊的停車場上升起,徑直向北飛進乾陵博物館的院子,永泰公主墓的神道和墓冢等一覽無餘。四周樹木環繞,中間草坪方正,地面從南向北,逐漸抬升起來。在迎面的臺階上,豎立著一塊巨石,上面是郭沫若題寫的「乾陵博物館」五個大字。永泰公主墓坐北朝南,曾經的陵園範圍很大,不僅限於現在院落內,南北長275米,東西寬220米,總面積6050平方米。陵園四周原有圍牆環繞,四角建築遺址高約7米,南面正中有一對夯土闕,闕門外是一段不長的神道,兩側放置著一對華表、兩對石人和一對石獅子。大門內
陵園後方偏東北側,矗立著高大的墓冢,外觀呈覆鬥形,底部呈方形,邊長為56米,高度約14米。如今,墓冢上方,種滿樹木,好像一座小山包。一條紅色的簡易樓梯,通往墓冢頂端,可以登臨其上,觀賞周圍景色。在墓冢南側大約50米處,有一座歇山頂的仿唐建築,這裡便是永泰公主墓的入口處。此墓的地下部分為斜坡土洞磚室結構,由墓道、五個過洞、六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組成,全長約88米,寬約4米,深約17米。永泰公主墓的壁畫豐富多彩,以前墓室的壁畫最具代表性,以穿著華麗服裝的侍女為主,被稱為《宮女圖》。她們手中拿著各種生活用品,體態豐盈,神態各異。高大的墓冢
眺望乾陵的主峰
點擊下方連結 觀看相關圖文——
永泰公主墓:珠胎毀月 怨十裡之無香
我是申威隆,陝西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非優秀」畢業生,著名的90後「陝西文博一哥」。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平臺《關中拍客》吧!
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