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電動車流行的今天,騎個車只要刷刷卡或掃掃碼就能一路前行了。不過,生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人們就沒這樣幸福了,因為那時自行車還沒有大量普及,買輛自行車不僅要花費家裡收入的大半,而且還要到公安部門辦理行車證件,上個牌照,一年一驗,就像現在的汽車年檢一樣。
以前在青島,馬路上經常有查自行車的,在那個自行車是「奢侈品」的年代,自行車執照也是一本神聖的讀本,行車時必須像今天的「機動車駕駛證」一樣隨車攜帶,發現沒有攜帶自行車執照和照、車不一致的,查車人員就要扣自行車或罰款。
你經歷過那個年代嗎?你的手裡是否還保存著當年的那個小本本呢?今天帶你回到那段年月,感受每一個老物件背後的那些時光的記憶。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據記載,青島是中國最早擁有自行車的城市,早在20世紀初德國傳教士就將自行車帶到了青島。在自行車形成一定的規模生產以後,經常出現道路擁擠及交通事故。於是,開始出現相對的管理規則,然後自行車駕照誕生了。
自行車執照是指在經過有關部門的考核後而取得的駕駛資格證書,簡稱自行車照、自行車證等,自行車駕照在青島最早的記錄竟然可以追溯到民國。
這是一本民國青島特別市腳踏車執照,也是發現最早的青島地區自行車行車執照,其中嚴格明確的標註了各注意事項。可見在八十多年前,青島的自行車車輛管理就較為規範了。
民國自行車的車主要定期繳納車捐,類似於現在的車船稅。 現在汽車的車船稅基本是統一的,只要車輛類型相同,無論在哪個城市,繳費數目是一樣的。而民國車捐則是一個城市一個標準,北平市一年繳一塊大洋;上海市一年繳兩塊大洋;青島市則對自用自行車和營業自行車進行不同徵稅,家庭自用單車每季度繳納大洋六角,等於一年繳納大洋兩塊四角,如果是出租性質的單車,則每季度繳納一元,一年繳納四元。
這是1956年的自行車行車執照,青島市在建國後對於自行車的管理依舊是嚴格規範的。
五十年代自行車使用牌照稅收訖章
八十年代的青島自行車行車執照,在內容上有所增加,在車體顏色、品牌、車式、使用性質等更加明確。
九十年代的青島自行車行車執照,與八十年代相同。
自行車年審收據
青島自行車年驗牌照(1981年)塑料制
青島自行車年驗牌照(1986年)鋁製
這是1997—1998年自行車車驗牌照,印象裡好像再往後就基本消失了。
那時候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未去辦理,也是會有滯辦金的。
那時候在單位停自行車,都是要辦證的。
上世紀80年代,從「大國防」到「大金鹿、小金鹿」,青島生產的自行車曾經輝煌一時。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交通工具越來越多,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樣化,自行車執照也不知何時被取消,但是,過去的自行車執照卻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
文章編輯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請關注我們,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