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條新聞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
那就是:「聯合國認定92後已經可以被稱為中年人了」
新華社旗下的《新華每日電訊》一文中提到:「中年危機,確實存在」。原因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帶來雙重焦慮。@聯合國 對於「青年」的定義為 15~24 周歲,因此 1992 年出生的人如今開始步入中年。
這突如其來的心塞頓時撲面而來
有網友評論
35歲以下算青年
我國是這樣劃分年齡階段的:
古代:童年是12歲以下,12歲以上的「總角」時代稱為少年。20歲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認為18歲以後為青年。30而立,就進入了中年,40不惑,稱為壯年。50知天命,當然算老年了。
上世紀80年代:童年為18歲以下,青年為18-40歲;中年為41-65歲,又區分為壯實期(41-48歲)、穩健期(49-55歲);調整期(56-65歲);老年為66歲以後。
現階段:18-34歲為青年,35-59歲為中年,60歲以上為老年。
1994年以前:童年(0歲—6歲)、少年(7—17歲)、青年(18歲—40歲)。青春期(18—28歲);成熟期(29—40歲)、中年(41—65歲)、老年(66歲以後)。
世衛組織提出的年齡分段: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60歲至74歲為年輕老年人;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這5個年齡段的劃分,把人的衰老期推遲了10年。
聯合國秘書處:青年為15-24歲。
而有網友用表情包戲謔此事
最美不過夕陽紅,請問你「中年危機」了嗎?
本文部分新聞資料引用自重慶晨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